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就在12月的重磅会议前:
不少这几年沉默的民营企业“大佬”,最近一段时间又开始集中露面了。
比如马爸爸,一个月内就现身重要场合并公开讲话了2次;
还有小马哥,也作为企业家代表在头部的媒体上发表了重要的署名文章。
这些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民营企业家突然集中亮相,背后传递的信号极其重要
——就是经济大环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而民营企业将作为经济转暖的关键,迎来巨大的机遇拐点。
并且关系到所有人的就业、收入,也都将迎来新的变化。
事实上,近期一系列政策的接连出台,已经表明了高层对民营企业家的重视与呵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尤其此前的10月10日,司法部、发改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了《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是第一部专门给民营经济发展制定的基础性法律。
可以说,它的推出,为的就是稳定大家的预期,提振大家的信心。
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可太重要了。
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能解决大家的就业、增加大家的收入。
业内曾用“456789”这一连串数字来概括民营企业的地位与贡献,即:
40%左右的银行信贷 50%以上的税收收入 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 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显而易见,民营企业正是吸收就业的最大容纳池。
所以稳住民营经济,就是在稳住我们的就业、收入,同时增加我们的信心预期。
另一方面,扩大内需,同样是我们当前最紧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月的重磅会议上,大老板再次明确了明年的政策重心是“提振消费”,并强调了这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扩大内需在当下变得如此重要?
1、跟当前外部环境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有关。
明年1月20日特一旦上台,我们的出口一定会受关S的影响,而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不能倚赖,我们就必须转移重心,放到刺激内需上。
而内需要提振,自然离不开消费,而消费取决的正是就业,是大家的收入预期。
所以对于民营企业的重视,同样是在解决我们当前内需不足的问题。
2、存量时代,只有消费回暖,我们的资产价格也才有进一步止跌转涨的基础。
消费不足,表面上看是信心问题,实际上更是债务问题,是大家手里钱够不够的问题。
所以当债务累积到利息支出大于收入增长的时候,就必须要压缩消费才能还本付息,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明水已经放出来了很多,但大部分人的体感却还是通S。
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从926开始强调“房地产止跌回稳”,前几天的会议里更是再次定调要“稳住楼市股市”。
本质上,是通过激活金R资产,给大家带去财富效应,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反过来,也就能继续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从“稳”到“涨”的过程。
还有重要的一点:未来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民企的发展壮大。
比如《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就明确提出了: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012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仅有2.8万家,占比62.4%;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猛翻到35.9万家,占比高达90.9%。
可以说,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科技研发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前两天的经J工作会议通稿里,我搜了一下,“科技”一词出现了4次,“就业”一词出现了9次,这背后的基调也很明显——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民营企业也绝对是中流砥柱。
所以就当下来说,民营企业的发展,确实迎来了巨大的机遇拐点。
但你要去注意分辨的就是,这些机遇会去落到哪里?
毕竟你的就业机会、收入,实际上也都是跟着整个政策的大方向在走的,每个人的择业也同样是跟着大盘去走的,所以只要你在这里工作赚钱、生活,就一定不能忽视政策的方向。
想想为什么这些年来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这么大就能知道,因为民营经济,永远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
那么,哪些城市是市场经济活力更高、升值确定性也更强的优质城市?
详细的我先不展开说,但我会在今晚7点的闭门直播里,结合我整理出的13个价值城市名单,给大家进行分析和解读。
包括当下周期,买卖置换、调仓换仓又应该如何做选择?如何顺应趋势去配置资产?大老板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背后刺激需求的底层逻辑和预期变化又是什么?
针对这些内容,包括12月两个重磅会议透露出的更多信息,我还将专门设置一门闭门直播课来跟大家详细地解读,总之,直播今晚7点就会开播,想听的朋友一定不要忘记添加微信获取免费的直播门票。
2025年,大概率很难再通S下去了。
这波重提民营经济,力图改善地方的营商环境,就是一个最明确的信号。
本质上,是在帮助地方化债,从而帮助我们更快地修复好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以更快地走出通S的螺旋。
可以说,我们离通Z周期的到来,其实就差一个化债周期的结束。
这里,很多人经常喜欢拿隔壁小日子“失去的30年”来跟我们当下作对比,比如人口老龄化加剧,比如房地产还存在泡沫,外部环境也从相对友好变得压力巨大,然后来断定我们很可能会跟他们一样陷入长期通S。
诚然,我们当下和小日子面临的压力是相似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也会落入跟他们一样相同的结果。
如何说?
3点最重要的佐证:
1、小日子当年对房价下跌没有采取及时的政策支持,而我们从2022年开始就已经在救市
1990年之后,小日子的房地产市场大概跌了10年,之后在低位徘徊了很长时间,这是他们陷入30年停滞的根源。
相较而言,老美在2007年由于实施了史无前例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房价只跌了3年就企稳了,之后就反弹了。
对比两者的经验教训,要让房价稳住,ZF就一定要干预,也一定要救市,且是明显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
显然,在当下,我们大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像今年926的新提法就是一个最明确的转向——
我们不再提“房住不炒”,而是在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且不仅是在提,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出台中。
而截止到目前,我们也确实看到了一线城市成交上涨,部分城市价格上涨的利好预期。
2、小日子当年在经J没有完全好起来的时候就放弃了扩张性的宏观政策,而我们甚至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扩张”提法
比如,在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1998年亚洲JR危机爆发、2007年全球JR危机爆发后,他们都通过实施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让经J有所提振;
然而,只要看到经J好了一些,它们又开始收紧调整、放弃扩张性的宏观政策了,最后才导致了功亏一篑。
而我们,并没有看到有好转预期就开始轻易地改变扩张性政策的方向,且就目前来说,明年持续性的降准降息预期都还在;
包括会议也明确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全部是史无前例的提法,所以明年只会更刺激,当然也意味着这股水流会很大。
3、小日子当年在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选择的技术创新路线并非是最终的主流路线
举个例子,比如电视,当时松下电器等日企选择的是等离子技术,但最后却是液晶技术成为了主流。
换言之,日本当时有很多技术创新的资金,都“投歪了”。
而我们在提出“新质生产力”之后,其实方向和目标都很明确:就是搞科技创新。
并且也在有意识地布局,在转型的同时,在多个城市甚至多个方向去做维稳,为新一轮的趋势做准备。
比如体量更加庞大的基建开发,我们开始“挖运河”,开始修建新的高速公路、铁路,开始打造一小时的城市圈、都市圈;
比如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还有一些产能的主动出清和洗牌——取消出口退税、撤销本科专业1670个、同时新增国家战略亟需专业布点1673个,本质上也是为了扩大内需;
当然还有对棚改的重启,从35城扩围到300城,本质上是在去库存的同时促投资,让我们房地产止跌企稳。
由此,落到现在,对于各行各业而言,明年是转折的一年。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明年更是做选择的一年。
关键在于,你有没有选对城市,才能避免踩坑,并薅到这些城市里面所谓的创新红利。
这里,我认为当下有一个维度大家就可以去重点关注起来:
也就是城市的一般公共预算和财政自给率,相当于城市的化债能力。
同样是我刚刚提到的,我们离通Z的到来,其实就差一个债务周期的结束。
因为化债越快的城市,就越有机会快速度过转型迭代的阵痛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去接到水流,拉升通Z,从而恢复存量资产价格的上涨。
刚好,这里我们团队最新整理了一份《城市化债能力榜单》资料包,里面梳理了全国化债、赚钱能力最强、且最有价值的一批城市。
想知道自己关注的城市有没有价值,同步学习完今晚7点的闭门直播后可以找我们领取。
包括每个城市的财Z情况到底怎么样?该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做好选择?选择城市之外,又有什么是我们当下应该关注的?如何做才能抵御社会变革下,产业转型所带来的影响?
这些问题,我都会放到直播中去进行详细讲解,大家记得先扫码添加微信,到时候把开播链接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