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红五军团,大家应该很是熟悉,但是说起它的第一任总指挥,大家可能会说董振堂,其实不然,那时候董振堂是副总指挥,总指挥是谁?他又为何被错杀以至于毛主席每次提起都耿耿于怀?
这人便是季振同,他出生于1901年,河北沧县人,从小过着富家少爷的日子,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前往冯玉祥麾下效力。凭借为人机敏,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他没过几年便升任14师师长。但是在军队他依然保持着大少爷的秉性,光伺候他日常的卫兵便有七八人之多,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了隐患。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兵败下野,季振同部被改编为第26路军74旅旅长,此时董振堂则是73旅旅长。对于这种非嫡系部队,蒋介石向来不放心,于是就强令他们前往江西与红军作战,接连的围剿失败,再加上环境不适应导致26路军减员严重,全军军心涣散,想要回乡充斥着全军,蒋介石得知后立马拒绝;此时,又值九一八事件爆发,26路军便联名要求抗日再次致电蒋介石,依然被拒绝。经历过这一系列事件后,他们不愿再做内战的牺牲品,拥有1.7万人的26路军选择于阵前起义。要知道当时的红军也不过四万人,26路军的起义可谓惊天动地。
26路军起义后改编为红五军团,季振同任军团长,中央委派了肖劲光担任政委,我们现在看到诸多关于季振同的回忆,均是出自肖劲光之手。后来,肖劲光回忆两人的相处,前期季是非常紧张的,生怕抓到小辫子,直到毛主席同他谈话后才真正得到思想上的转变,季不止一次流露出对毛主席的敬意。不久后,季振同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我军攻打赣州失利,巨大的伤亡让季振同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心理,他向政委肖劲光提出要离开部队去苏联学习。听到消息后,肖劲光满是震惊,季振同对他说,我是大少爷出身,不是很懂军事,现在红军每天又都在打仗,我指挥能力不够,又吃不了苦,还是个旧军阀,所以我想去苏联学习军事,你放心,我既不会投靠蒋介石,也不会回到冯玉祥那里去。
最终,组织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是没想到的是在等待出发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保卫局抓到了一名“冯玉祥代表”刘佐华,竟然诬陷时任15军军长黄中岳想要叛逃,起义前便成立的同兴旅社是反动基地。这件事不仅牵扯了季振同,还有一大批的红五军团军官,这也就是所谓的“季、黄谋叛案”。实则那个旅社也止不过解决部队供给的秘密基地。但当时,受严重左倾的思想影响,法院将其一干人等判处死刑。
毛主席得知后很是怀疑此事,直言道:季黄等人是宁都暴动的主要领导人,对革命有很大功绩,即便是此案的主谋,也应该免除一死。在毛主席的一番据理力争下,改判为十年监禁。但是谁没想到在长征前夕,博古等人还是将季振同、黄中岳二人秘密处决了。
此时的毛主席也已被挤出核心领导圈子,根本无法阻止。事后,毛主席却对二人的死耿耿于怀,到达延安后,毛主席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说过:把季振同、黄中岳两同志杀掉是完全不应该的。建国后,毛主席在一次大会上又一次提起此事,季、黄二人在宁都起义中的功劳非常大,如果没有他们,起义是难以取得胜利的,把他们处决是非常错误的。
1979年,宁都起义的参与者们纷纷上诉中央,希望能够给季振同等人平反,肖劲光也回忆说通过我们的接触发现,他的表现是好的,我们没有发现他的秘密反水活动,几十年来,我始终对这个案子有些想法,希望组织上给予一定重视。终于在1982年,党中央、中央军委联合下发文件,为季振同等人平反,这份等待了四十多年的冤案终于得到平反,红五军团的英魂得到告慰。若是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们,有人能活到新中国的大授衔,说不定红五军团还会再走出一名开国大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