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清晨,俄首都莫斯科梁赞大街一栋居民楼外发生爆炸,俄罗斯武装力量辐射、化学和生物防护部队司令基里洛夫及其助手在爆炸事件中身亡。
18日,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公布的官方消息,俄执法人员已抓获谋杀基里洛夫的两名犯罪嫌疑人。
此次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调查算得上及格。
其一,从时间上看,17日发生的袭击,18日就抓捕了嫌疑人,短短24个小时,这个速度还算可以。
其二,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审讯,俄方弄清了爆炸案的过程,掌握了一系列作案的细节。
据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犯罪嫌疑人艾哈迈德·库尔巴诺夫交代,他将一个简易爆炸装置安装在电动踏板车上并将踏板车停放在基里洛夫住宅门口。
再租用了一辆共享汽车,在车内通过摄像头向乌克兰情报部门实时直播现场画面并远程启动了爆炸装置。
其三,俄罗斯没有再回避问题,其侦查委员会已经将该爆炸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
12月12日,多家媒体报道,俄罗斯导弹科学家米哈伊尔·沙茨基在莫斯科郊区遇刺,乌克兰国防情报局也公开“认领”了这次刺杀,但是俄罗斯自始至终保持沉默,官方始终没有确认该消息。
也许俄官方想减低此事的负面影响,不想过分渲染这一事件,但是事实证明:俄方的“鸵鸟”做法完全做错了。如果当时俄方积极介入,调查与公布此事,迅速抓捕凶手,也许能够延缓或阻止这一袭击案的发生。
但是调查到这个阶段,俄联邦调查局只能说刚刚及格,因为这名犯罪嫌疑人的角色不过是一个“白手套”而已,据他交代受乌克兰情报部门的招募,谋杀成功后可得10万美元,并且获得机会前往欧洲国家生活。
显然这位嫌疑人智商一般,他多半不知道要实施爆炸对象的特殊身份,这个10万美元这个钱他是有命拿,没有命花的。
对于俄联邦安全部门来说,嫌疑人背后必然有“内鬼”,且这个内鬼层次不低。
这一起爆炸案,有一个细节更为重要:对方是如何掌握基里洛夫个人的行踪细节?
基里洛夫可不是一般的军人,地位高,身份特殊,所从事的工作也异常敏感,对他个人的安保也一定有措施。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提前获取基里洛夫的行踪细节,包括工作住宅地点、出行时间,出行地点……再告知这个实施袭击的外围人员,这样的爆炸是无法实施的。
揪出这个内鬼,敲掉乌克兰在莫斯科的间谍组织网络才至关重要,否则这样的暗杀事件不是第一起,也绝对不是最后一起。
目前俄乌双方正处在你死我活的战争状态,今年3月22日莫斯科音乐厅已经发生过令人震惊的恐怖袭击,已经给俄罗斯的安保敲响了警钟,但是现在连基里洛夫如此重要人物的安保都出现如此大的漏洞,应该说俄罗斯的联邦安全局工作是不及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