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之后,时任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政治部第7处处长的梅克列尔很快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前往朝鲜营调查一个年轻人的情况。
接到任务之后,梅克列尔立即动身,而经过全面调查之后,梅克列尔很快就向上级递交了一份调查报告。
不过当时的梅克列尔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份报告不仅让一个家族在朝鲜半岛快速崛起,更是影响了整个朝鲜未来几十年的命运。
而梅克列尔奉命调查的这个年轻人,正是金日成。
形势所迫
选择金日成,苏联并未经过深思熟虑,而是在形势所迫下做出的仓促决定。
1945年7月26日,为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
而7月30日,时任日本首相的铃木贯太郎却公开表示: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
为了彻底摧毁日本的抵抗意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立即对日本展开了全面反击。
8月6日,美国率先在日本广岛投下人类第一颗用于实战的原子弹。
2天之后,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并正式对日本宣战。宣战当天夜里,苏联海军率先对停泊在朝鲜各大港口的日本军舰展开了轰炸。
在取得初步胜利之后,苏军立即从陆地和海上同时横扫朝鲜北部。
截止到8月14日,朝鲜北部80%的土地已被苏军占领,而就在苏军准备在朝鲜半岛长驱直入,彻底瓦解日军的防御时,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突然宣布无条件投降。
可这突如其来的胜利,却让美国和苏联全都陷入了“被动”之中。
当时的苏军已攻占了朝鲜半岛大半地区,而美军却仍在距朝鲜半岛600多英里的冲绳岛上。
美国非常清楚,当时的苏联已将共产主义覆盖了大半个亚洲,而一旦朝鲜半岛也被苏联控制,那无疑是对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大威胁。
为了遏制社会主义的蔓延,8月15日,就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不久,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就向斯大林发去密电,希望以“三十八度线”为界,美苏双方分别接管了朝鲜南北半岛的管辖权。
杜鲁门心中的算盘,斯大林自然心知肚明,可一周前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却让斯大林不得不接受美国的意见。
1945年12月16日,经过多番协商,美苏最终正式达成对朝鲜进行托管的协议,而托管期限则是5年。
可实际上,自从对日本宣战之时开始,美国就已经盯上了东亚这片土地,而且在日本投降之后,美国立即就锁定了统治朝鲜半岛的代理人。
在日本投降之前,李承晚就一直以大韩临时政府驻美外交委员长的身份,与美国高层交往密切。
在美国确定掌握了朝鲜南部的控制权之后,1945年9月6日,朝鲜南方快速成立了朝鲜人民共和国,而李承晚被顺理成章地推选为了主席。
看透了美国企图控制整个朝鲜半岛的野心之后,苏联立即意识到,必须立即寻找一个以苏联意志为主导的代理人,并且尽快在朝鲜笼络民心,阻止资本主义在朝鲜半岛蔓延。
在如此危急的形势所迫之下,苏联根本没有时间精挑细选,最终在仓促之下,苏联将目光锁定了金日成。
金日成的对手
朝鲜选择扶持金日成,看中的不是他的能力,也不是他的血统,而是一个对苏联最重要的特质:忠诚。
其实除了金日成之外,苏联也曾有过其他选择,李承晚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之时,李承晚就曾为独立运动奔走呼吁,并且还曾当选过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总统。
可以说李承晚在朝鲜半岛既有声望又有号召力,其无疑是统一朝鲜的最佳人选。
可巧合的是,早在1933年,李承晚在争取韩国独立时,曾试图向苏联求助,但是却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绝,这导致李承晚产生了强烈的“反苏反共”的理念。
而除了李承晚之外,当时的朝鲜半岛还有一个比金日成声望更高的人物,那就是曹晚植。
在朝鲜被日本殖民期间,曹晚植一直将振兴民族教育和振兴民族产业为主要任务,而且高喊“靠朝鲜的东西,过朝鲜的日子”的口号。
正是凭借着坚定的爱国精神,曹晚植一度被朝鲜人民视为最伟大的民族运动旗帜。
1945年11月,在日本投降3个月后,曹晚植正式在黄海道成立了朝鲜民主党,并提出要建立独立的民主主义共和国。
朝鲜民主党成立之初,一直与共产党保持着友好合作,而且还坚持与苏联友好的立场。
随着民主党的发展壮大,1945年11月,北朝鲜临时政府——五道行政局正式成立。凭借着民众的敬仰,曹晚植顺利当选为行政局委员会委员长,而担任副委员长的则是金日成。
可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曹晚植对共产主义的反对态度就越明显。
而更让苏联难以接受的是,曹晚植不仅对苏联在北朝鲜实行的军政统治极为不满,甚至公开反对信托统治案。
看透曹晚植的真面目之后,苏联突然醒悟,若继续任由曹晚植的权力生长,那日后必将成为一大隐患。
1946年1月4日,在五道行政局委员会上,曹晚植被正式弹劾下台,第二天便遭到了苏军的逮捕。
曹晚植事件发生之后,苏联也愈发意识到,要想掌控朝鲜,那就必须选择一个忠于苏联,忠于社会主义的领导人。
凭借着这两个标准,金日成很快就进入了苏联高层的视野。可在对金日成进行了解之后,苏联很快发现,要想让成功扶持金日成,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急需解决。
艰难上位
当决定选择金日成之后,麦列茨科夫元帅立即命令梅克列尔对金日成进行仔细全面的调查,而调查的重点不是金日成的能力,而是他的政治觉悟以及为人作风。
当时的金日成正在苏联远东军第八十八旅担任营长,接到任务后,梅克列尔立即赶到部队面见了金日成。
经过长时间的直接接触,梅克列尔很快就给麦列茨科夫发去了关于金日成的调查报告。
在报告中,梅克列尔称金日成不仅党性强、政治成熟,而且对时局的认识也非常有见地。
梅克列尔没想到,他这份报告递上去后没多久,金日成就正式成为了让苏联满意的朝鲜领导人候选人。
可苏联也非常清楚,单单有政治见识和坚定的党性还远远不够,要想成为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还必须有足够的民意支持。
可现实情况却是,自从1925年父亲金亨稷被日本警察逮捕之后,金日成就一直在中国生活,截止到1945年投降,金日成将近20年都没有回过朝鲜。
金正日的马列主义启蒙,是在中国完成的,而金正日的抗日履历,也是在中国土地上建立的。
为了能够让金日成更好地了解朝鲜的具体情况,1945年10月,在确定了金日成是朝鲜领导人候选人之后,苏联立即给梅克列尔下令:
金日成应当回到朝鲜,那里几乎没人认识他,他认识的人也很少,你在那里好好调教一下他。
不过苏联也非常清楚,若金日成贸然出现在朝鲜人民面前,恐怕很难服众,为了提升金日成的威望,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宣传行动。
在返回朝鲜之前,金日成在中国抗日的战绩被苏联反复宣传,而在朝鲜本土的抗日战争中,金日成也成为了总攻命令的下达者。
在苏联的宣传包装之下,金日成顿时成为了亲自指挥朝鲜人民军解放祖国的英雄。
1945年10月14日,眼见宣传效果已经达到,苏联顺势在平壤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群众大会,而金日成也正式出现在了朝鲜人民面前。
不过在此期间,苏联对金日成的宣传也曾差点败露,为了阻挡金日成的崛起,李承晚公开声称金日成是苏联包装的“假朝鲜人”。
而为了大破质疑,梅克列尔还专门组织记者到金日成的家乡进行了采访,采访中尤其突出了金日成多位亲人被日本人杀害的细节。
这次采访内容公开之后,外界对于金日成的所有质疑瞬间土崩瓦解,而金日成朝鲜领导人的身份也愈发牢稳。
获得了民意之后,金日成很快又领导了北朝鲜的土地改革运动,并且大力推动朝鲜的经济发展。
1946年11月,在金日成的主导下,朝鲜共产党、朝鲜人民党以及朝鲜新民党正式合并为如今的“朝鲜劳动党”。
1947年2月,朝鲜第一个无产阶级独立政权——被朝鲜人民委员会成立,金日成被推选为委员长;
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而金日成又顺理成章地当选为了内阁首相。
至此,在苏联的扶持之下,金日成从最初苏联远东军的一个营长,快速坐稳了朝鲜最高领导人的位置。
金日成当年之所以能够掌控整个朝鲜,与其说是苏联的扶持,倒不如说是金日成和苏联的各取所需罢了。
而如今再看这场利益交换,或许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场“交易”的最后,赢家竟会是整个金氏家族。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17-04-24:从抗日英雄到金太阳:金日成与朝鲜的半个世纪
央视国际:2007-01-11:金日成很早就进入苏联高层视野 非常感激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