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诸葛亮与司马懿无论在演义还是正史,都可以说是一生之敌。
两人都是同时代顶尖的人物,双方的角逐令人叹为观止。
诸葛亮让司马懿畏蜀如虎,司马懿则“熬死”诸葛亮。
两人如此出色,但是他俩儿子的实力却相差巨大。
诸葛亮的亲生儿子仅诸葛瞻一人,司马懿则有包括司马师、司马昭等总共九个儿子,且不少都是人才。
司马师文武双全,权谋不输他爹。
司马昭心狠手辣,用人颇具慧眼。
诸葛瞻的一生,除了最后绵竹死战殉国,其实没拿得出手可以称颂的地方。
如果不是诸葛亮之后,他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毫无过人之处的凡人。
为什么诸葛瞻会比司马师、司马昭等人逊色那么多呢?
原因:
诸葛亮的儿子少
别以为这个是无稽之谈。
相反,这个原因是很直接,也是很致命的。
只要有子嗣足够多,那么成才的概率就足够大。
看看成功例子,孙坚5个儿子、司马懿9个儿子、曹操25个儿子。
看看失败例子,刘备3个儿子、诸葛亮2个儿子(一个养子)、刘表2个儿子、袁绍3个儿子......
这个是基本盘数量的问题。拼爹拼不过或者说平分秋色,岂不就是拼儿子?
司马懿就是儿子碾压了诸葛亮。
诸葛亮晚育
生的太晚,诸葛亮没有办法言传身教带到成人。
像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他就寄予厚望,一路带到25岁,奈何最终诸葛乔却英年早逝。
诸葛瞻八岁的时候,诸葛亮就去世了。往后余生,基本就只有他娘在带着他。
诸葛夫人应该还是有才华的,但是未必如传闻的那般神乎其神。
当时教导养子诸葛乔的时候,记载的也是诸葛亮本身。
毕竟,带上战场这种事情,也只有亲爹能做。恰恰在那种年代,这样的历练很关键。
像司马懿也是带着司马师、司马昭俩兄弟在左右的。
只有见识过战争的瞬息万变,经历过职场的残酷血腥,才会加速自身的成长。
国家的国力不同
不得不承认,魏国的实力就不是蜀国能比拟的,而且这种差距在后期已经越拉越大。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接班人蒋琬和费祎实际上已经看透本质了:打是不可能打得过,只能等。
等的结果是什么呢?等魏国内乱,伺机而动,亦或者,等着被灭国。
姜维是典型的好立功名不信邪,结果穷兵黩武,没有看清蜀汉的内部忧患,一味出征。
诸葛瞻其实也是反对姜维的战略,他大概也国力是耗不过的。
除了本身能力不足,诸葛瞻面对这样的蜀汉,能发挥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时人捧杀
这个是非常致命与核心的原因。
由于诸葛亮对于蜀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黎民百姓对他的哀思往往承接到他的后人。
一旦朝廷颁布了什么利民政策,群众中都会发出这样的声音:葛侯之所为也。
正是这6个字,让诸葛瞻不可避免地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
他究竟有没有因此飘飘然不得而知,但是自打成年后,诸葛瞻顺风顺水,一直生活在看起来安定祥和的成都城内。
上战场?不存在的。
面对宦官黄皓的弄权,诸葛瞻也没能加以阻止。
在时人一声声夸赞里,诸葛瞻高居庙堂之上,既没有提出什么有效的治国方针,也没有参与过北伐战争。
活得像是一个得过且过的职场打工人。
诸葛瞻人生的第一战,也是最后一战,虽然死得光荣,却也暴露了他军事方面的短板。
黄权之子黄崇给过他合理的建议:迅速占据有利地势,阻击魏军,不让其进入平原。
可惜诸葛瞻没有采纳。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