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地段能级是有差异的。
这个差异,直接就体现在房价上。
同样的老公房,内环内的就是要比外环外的贵,黄浦的就是要比松江的贵。
所以我们买房看环线,看区位。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官方对于上海的地段,也是有分级和标准的。
开发商拿地的价格,新房的定价,拆迁的赔偿价格,多多少少都会依据这个标准。
官方对上海住宅基准地价分了11个能级。
从1级到11级,1级是最中心最贵的地段,数字越往后,地段越偏远。
大框架仍然是环线逻辑:
环线上来看,内环内基本都是1,2级地段;
内中环基本是3,4级地段,中外环大都是5,6级地段;
外环外就是7-11级地段了。
当然,也有不少突破或低于环线逻辑的地段,背后其实也有迹可循。
北强南弱
如图,不算崇明,整个上海的土地出厂价是北强南弱的。
往北一直到罗泾镇、徐行镇,基准地价还有8级的水平。
但是往南基本就只到了黄浦江,浦东的大治河,这一条东西向水系往南,大部分土地出厂价就在9级之后。
这些地方大概率是为了保耕地指标。
从这图上可以看出,上海的市区,是在地理位置上是明显偏北的。
老上海的工业基地,经济重心,传统活动区,都是在北边,南边基本都是农田和农村。
如今因为北边开发饱和,所以开始逐渐南移。
地倾西南
把地图放大,视角放到外环内及周边,可以看到:
1级地段比中央活动区还要小,是上海传统的贵胄之地,老上海心中的白月光。
包括南京东西路,衡山路,淮海路,老黄浦、老卢湾、老静安。
这些地方解放前就是富人区,如今依然是王者。
另外就是浦东奇迹陆家嘴,虹口希望北外滩等。
2级地段也基本都在内环内。
不过往西,虹桥方向,以及徐汇往南,不少地段都突破了环线逻辑。
内环外中环间的长宁古北,虹桥,徐汇田林,徐汇滨江,都是二级地段。
长宁北新泾、西郊,闵行龙柏、金汇、金虹桥,定级也突破环线的普遍水平。
这些符合我们一直说的地倾西南,背后有两方面原因:
1)一方面是因为西南链接江浙,大量的人口从西南腹地导入上海;
2)另一方面,西南的徐汇和闵行发展是真的强。
西南一哥徐家汇已经晋升为caz,成为真正的市中心。
还有莘庄这样成熟度不亚于五角场的副中心,外加漕河泾这样的巨无霸产业中心,各种资源buff叠满了,地倾西南坐实。
滨江鄙视链定了
在这张图上,滨江鄙视链官方定调了:
最顶的滨江段是外滩,陆家嘴,北外滩,黄浦滨江(部分);
剩下的徐汇滨江,浦东北滨江,杨浦东外滩,黄浦世博滨江,浦东世博、南码头都是二梯队滨江。
当然,各个滨江真实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潜力,差异大了去了。
从未来增量上看:
北外滩、杨浦滨江增量大、能级高,北外滩能级更高,杨浦滨江增量更大;徐汇滨江、黄浦滨江有一定增量、能级高。
市区洼地
黄浦旧改大军,董家渡、豫园、老西门等,地价定级是2级,是核心区地段的凹陷区域,比隔壁的衡复区低了一等,毕竟是以前的南市区。
但这些地方的新房和二手房,那可是一点都不便宜。
二级地段的天花板了,甚至不输一级地段。
没办法,寸土寸金的黄浦区,全区划进了caz,就是这么硬。
内环内同样地段定级弱一级的,有虹口曲阳、杨浦鞍山、控江路。
都是老公房扎堆的区域,老龄化严重,城市界面老旧,短时间内看没什么希望,更长远的未来,只能寄希望于旧改了。
关注魔都财观
领取上海买房攻略电子书,学习科学买房方法论!
长宁没有一级地段
作为传统老牌富人区,出乎意料的是,长宁没有一级地段,最顶的镇宁路新华路也仅仅是二级地段。
从绝对距离看,长宁离人广还是远了点,底蕴相比黄浦,徐汇,老静安也差了些。
不过这个劣势被古北和虹桥补上了。
大意外,前滩只是三级地段
前滩已经贵为中央活动区,却只是三级地段,与实际价值完全不符。
看看是这里的房价,不输浦西市中心。
背后是顶级的各项配套支撑:
浦东最强的商业之一太古里,最顶的学校华二、惠灵顿;
大片的公园绿地;
外加三轨交汇,南北高架,中环路,过江隧道,通达性无敌。
东北富人区
杨浦新江湾城虽然处于中外环间,但却属于3级地段,约等于其他大部分内中环地段,算是一块富人区的飞地。
对于新江湾城,很多人一直看不惯,槽点无非是交通死角,地段偏远。
但你实地走走,就会发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高品质的低密社区,市区北部仅此一家。
除了新江湾城外,其他明显高于周边和同等环线板块的地段,还有淞宝、临港和南桥。
临港有重大规划,南桥是奉贤之星,宝山淞宝也画了一张大饼。
地段越偏远,住宅的容积率越低;
而市中心,基本都会做高容积率的高层住宅;最近两年市中心大热的风貌别墅,是个例外和大胆尝试。
当然,地价级别越高,不意味着新房价格越高,不同产品,不同开发商,不同装修标准,周边配套的丰富程度,都会影响到房价。
价值不完全匹配
当然,上海的地段价值,并不完全匹配这个定级标准。
比如上面的前滩。
还有上海几大热门中产社区,中环外大宁是四级地段,古美、张江都是四级地段,但不妨碍中产对这里的喜爱。
所以地段的价值研判,标准不是单一的。
仅从官方的角度看,还有中央活动区,副中心,以及一江一河这些参考标准。
而从买房的角度,我们的逻辑是:
看一个地段好不好,首先看它自己强不强,产业交通配套;
其次看它周边有没有大佬(副中心、市中心),大佬实力怎么样。
如果地段本身底子不行,旁边也没有大腿抱,那基本就没什么前途了。
所以,简单粗暴的环线论,应该替换为具体板块具体分析。
富人区,中产区,刚需老公房片区,摸清板块的底色就问题不大。
不要说什么内环洼地,中环洼地,可能真不如外环的高地。
当然,这个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