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小公募机构入局被动投资。

被动投资风头正劲,不少持观望态度的中小公募机构,陆续加入到被动投资的发展浪潮中。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不乏一些中小公募机构时隔5年再度扩容指数基金。

在头部公募已占据显著优势地位下,“姗姗来迟”的中小公募机构如何掘金被动投资?其最后的结局是借助被动投资实现突围还是沦为头部公募壮大的陪跑者?

同场竞技,中小公募参战

随着跟踪中证A500的指数基金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一轮又一轮热潮,国内公募基金被动投资热度迎来新高峰。

近期,又一批公募机构携手中证A500指数基金来袭。公告显示,本周,浦银安盛基金、中金基金、东财基金旗下中证A500ETF正式起航开启发行。此外,正处于发行阶段的中证A500指数系列基金还有银河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申万菱信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和苏新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等。

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布局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队伍还有望继续壮大。12月以来,又有尚正基金、太平基金、新华基金、安信基金、金鹰基金等9家公司向证监会递交了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的申请。

不难发现,与大中型公募机构充当开路先锋打前战不同,后期参与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公募机构尤以中小型公司居多,其中不乏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募机构。如尚正基金、东财基金和苏新基金最新规模均不足百亿元。

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火爆,反映了被动投资的盛宴在公募行业如火如荼地展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被动投资市场的格局历史首次呈现出大中小公募机构同场竞技的局面。

被动投资时代来临,对此心存疑虑、持观望态度的机构越来越少。时过境迁,一些此前曾发声放弃被动投资业务的公募机构,今年重振旗鼓,重拾被动投资业务。

记者注意到曾早早就布局被动投资业务的一些中小公募机构近年来因成本等原因战略搁置了被动投资业务。今年,这些公募时隔多年首次发行指数基金产品。如国投瑞银基金上一只成立的指数基金是在2019年6月,5年后,公司今年双箭齐发,11月成立了国投瑞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国投瑞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基金两只热门基金。安信基金于2024年12月10日向证监会递交了安信中证A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申请材料。该公司上一只成立的指数基金还要追溯到2019年12月,距今也有5年时间。

“一不做三要做”,差异化布局

被动投资业务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发展格局,中小公募机构面临着不易的竞争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被动投资发展浪潮中,不少中小公募机构并非盲目追逐潮流,而是选择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进行差异化布局。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中小公募机构发展被动投资业务多数呈现出“一不做三要做”的特征,即不做ETF业务,要做指数增强、行业赛道主题、红利主题的指数基金业务。

在被动投资发展浪潮中,大多数中小公募机构选择回避场内交易的ETF业务,而是积极布局场外交易的指数基金。当前ETF竞争趋于白热化,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并且收效甚微,被称为是“贵族游戏”。当前,ETF市场头部效应显著,前十家公司的非货ETF规模占比超八成,相比之下,中小公募机构很难在团队建设、品牌认知度、市场营销能力等方面与之相抗衡,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ETF发展多强格局下,中小公募机构很难从中分一杯羹。

华南一位知名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ETF具有较为明显的先发和头部优势等特征,一个赛道可能只有两三家公司能够做大,进入规模流动性的良性循环,尾部产品的规模往往会逐渐萎缩,甚至迷你化。

从发行募集成立的门槛来看,相比ETF最低2亿元的成立门槛,场外指数基金可以通过发起式的形式率先成立,保证公司在被动投资发展浪潮中,扩充产品矩阵,及时响应市场对于指数基金的需求。发起式基金的成立门槛相对较低,仅需满足基金管理人在募集基金时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固有资金、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基金经理等人员资金认购基金的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有期限不少于三年的条件。

梳理今年中小公募指数业务,不难发现,在场外指数基金类型的选择上,中小公募机构选择了做指数增强、行业赛道主题、红利主题三大类指数基金业务。

在此次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申报和发行中,不少中小公募机构选择了指数增强赛道,如国金基金和华商基金率先发行成立了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兴证全球基金、银河基金、申万菱信基金旗下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正在发行募集途中,长信基金、博道基金申报基金拿到批文,另有近40家公募机构申报基金仍处于审理阶段。一位公募高管对记者表示,这些公司普遍希望能够充分沿袭主动投资策略的智慧,借力主动投资团队深厚的投资管理经验,力争增强产品收益潜力。

此前,不少公募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对大力发展被动投资业务与公募创造阿尔法收益的理念背道而驰的担忧。而一些支持发展指数增强基金的机构人士则认为,指数增强基金亦可产生阿尔法,可通过主动投研能力创造指数之外的超额收益,并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的超额回报。指数增强基金的优劣不仅是对指数的跟踪上,对超额收益的要求更高,对公募机构的阿尔法创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记者注意到,也有不少中小公募机构结合公司投研优势,发行特色鲜明的主题赛道指数基金。如国投瑞银发行了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融通基金发行了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积极,银河基金发行了中证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基金。

此外,无风险利率继续处于下行趋势,高分红资产的股息性价比持续存在。不少中小公募机构积极发行红利主题基金。如长城基金成立了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基金、兴业基金成立了华证沪港深红利100指数基金、国投瑞银基金成立了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基金、鑫元金成立了华证沪深港红利50指数基金。

也有中小公募机构高管告诉记者,通过发行指数基金,可丰富公司产品矩阵,也可承接一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的一部分资金,此举可延缓公司规模因主动权益基金被净赎回大幅缩水的趋势。

“之所以出现中小公募机构要做指数增强、行业赛道主题、红利主题三大类指数基金业务的格局,是因为三者的收益特征具有互补的特征。”上述机构高管指出,指数增强基金介于主动投资和指数之间,具有短期买贝塔,长期看阿尔法的特点;行业赛道主题基金一般以成长主题居多,这类产品业绩弹性较大;红利主题基金具有高股息特点,表现较为稳健。

势不可挡,警惕同质化陪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公募管理机构纷纷入局,国内被动投资迎来千军万马。

被动投资的发展势不可挡,中小公募机构可借势实现突围。不过,需要警惕的是,中小公募在指数投资业务的战略发展布局上,谨防陷入陪跑的尴尬境地。

记者注意到,一些中小公募机构今年仍在投入资源参与一些赛道过于拥挤的宽基指数基金,另有一些中小公募机构加入到ETF的激烈博弈中。从结果来看,这些中小公募机构发行的同质化产品只赚了吆喝,并不被市场买账。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赵云阳建议,在自身优势基础上走差异化竞争和产品布局路线,减低产品迷你的风险。

根据公司发展经验,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与量化投资部高级总监许之彦指出,公募基金可以进行精品化、差异化的产品布局。精品化是对未来市场进行前瞻性判断,在产品设计上精益求精;差异化是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求有一定差异的目标,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特征更为鲜明的产品。

在产品层面,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表示,公募基金可从投资标的和投资策略两个维度进行探索。在投资标的上,可开拓国内被动投资市场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在策略上,可通过开发新型指数或采用Smart Beta等策略,在传统指数框架中融入多元化因子,打造更为精细化和多样化的投资组合。

今年以来,A股指数不断“上新”,为中小公募机构提供更多选择和机遇。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监管的支持,指数化投资生态在日益完善。中证指数公司12月份发布了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中证1000成长指数、中证1000价值指数、中证2000成长指数、中证2000价值指数及中证智选1000质量均衡策略指数等7条新指数,今年新发布股票类指数总数超过了100条。

责编:战术恒

校对:吕久彪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