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拥有这五个特征,堪称“人生赢家”
干了二十年民生报道,见过太多退休群体。
说实话,现在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差异挺大。
有人退休后活得舒心自在,有人却面临各种烦心事。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研究和深入采访,我发现那些真正过得舒心的退休族群,基本都具备以下特征。
稳定且持续增长的养老金
养老金是退休生活的“定心丸”。一个显著的数据是,眼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基本在4000-6000元区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还要更高一些。
北京西城区退休教师王阿姨告诉我:“每个月养老金按时发放,每年还会涨。去年涨了300多块钱,今年又涨了一些。虽说不是很多,但也让人心里踏实。”
根据人社部数据,养老金已经连续19年上调。像王阿姨这样的普通退休群众,生活质量在慢慢提高。不过养老金标准各地不一,差异还是挺大。
上海浦东新区的张师傅以前是国企职工,他说:“光靠养老金确实不够打算,关键是要有涨幅跟得上物价上涨。现在每年涨个百分之四五的样子,基本能跟上花销增长。”
合理的储蓄和投资收益
采访中发现,真正活得舒心的退休群体,基本都有一定积蓄。按当前物价和医疗支出水平,50万左右的存款是个比较理想的标准。这个数字在不同城市会有差异。
深圳的林大爷退休前是企业中层,他分享了自己的理财经验:“我把积蓄分成三块,保守估计,每年能有4%左右的收益。定期存款占60%,国债占30%,剩下10%买些稳健型理财产品。”
不少退休人员都提到,存款主要用于预防重大疾病和未来养老支出。毕竟现在医疗费用不低,万一得个大病,没有积蓄真不行。
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采访中最让我感慨的是,那些退休生活过得好的老人,都特别重视身体。他们普遍有规律的作息和运动习惯。
武汉江岸区的刘阿姨退休前是护士长,现在每天雷打不动要晨练。“早上5点半起床,先是太极拳,然后快走半小时。这么多年下来,血压血糖都稳定,一年到头都不感冒。”
成都的王大爷则更注重饮食养生:“我们老两口就遵循一个原则 - 少油少盐,多蔬菜。肉类主要吃鱼和鸡肉,猪肉牛肉点到为止。”
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做。调查发现,生活充实的退休老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圈子。
广州的陈师傅退休前是中学老师,现在成了摄影发烧友:“每个星期都约几个老朋友出去拍照,有时候是街景,有时候是自然风光。照片发到朋友圈,还能收获不少点赞。”
南京的钱阿姨则痴迷于烘焙:“退休后参加了社区的烘焙班,学会做面包蛋糕。逢年过节给儿孙做点心,看到他们吃得开心,我比什么都高兴。”
和睦的家庭关系
家和万事兴。调查显示,家庭关系融洽的退休老人,普遍生活质量更高,幸福感更强。
长沙的周阿姨分享了处理家庭关系的心得:“我们老两口商量好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能自己做的事自己做,实在干不了再开口。孩子们工作忙,周末过来陪陪我们,带着孙子玩玩就很满足了。”
杭州的李大爷则说:“现在的老年人要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不能整天围着子女转。我们跟儿女约法三章:小事不打扰,大事多商量。这样相处起来都轻松。”
合理规划未来生活
人生赢家往往都懂得未雨绸缪。采访中遇到不少退休老人都提前做好了养老规划。
天津的张阿姨就很有远见:“我们夫妻俩都60出头,趁现在还能动,就把以后的事都安排好。把房子装修成适老化的,考虑了将来行动不便的情况。”
西安的孙大爷则更注重精神层面:“我觉得老年人要有终身学习的想法。我现在在社区大学学习园艺,准备等以后搬去养老院了,还能帮着打理花园。”
放眼望去,那些退休生活过得有声有色的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 他们把退休当作人生的新起点,而不是终点。只要做好规划,保重身体,充实生活,一样能活出精彩人生。
不过话说回来,要达到这些标准确实不容易。但我觉得,这些标准与其说是评判人生输赢的尺子,不如说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年轻人要未雨绸缪,退休群体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银发时代活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