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都会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越来越少了,更多的似乎是利益。
虚情假意多,真情实感少。更多的人感到疲于应对一些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和社会关系;
而最令人心寒的,不是那些来自陌生人或不熟的人的冷漠或恶意,而是来自身边人的落井下石和嫉妒。
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身边人过得好,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01“同温层”导致的眼界狭窄
同温层是我们在学地理时了解到的一个名词,在这一层中,气体大体是平稳的。
我们绝大多数人,从小到大,甚至到生命结束,都生活在“同温层”里。
也就是俗称的:圈层。
在这个圈层里,你很难看到有人在垂直的跃迁,更多的人只是在水平移动,或者偶有幅度不大的跌落和上升。
大家接收到的是类似的讯息,因为地域和文化,保有相同相似的生活习惯,甚至是思维定势,拥有相似的苦恼和无力;
和别人沟通,遇到话不投机的情况不多,对这一层中的人们,多数人都能共情对方的难处和喜悦。
只有当你走出你固有的、习以为常的“同温层”中后,你才会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你才能体会到人和人从饮食、睡觉、原生家庭、恋爱结婚、交友工作,原来有着天壤之别,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隐藏在身处不同“圈层”的人中间。
但当一个人没有机会见到更广阔的世界,他身边的人,就成了他借以拿来“比较”和衡量的“标尺”。
很多人见不到别人好,是因为,他们认为,大家明明都处于同一“水平”,凭什么你就能一飞冲天,打破这个圈里原有的秩序和平衡呢?
他人的成功,从侧面“证明了”自己的无能,因此他们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很狼狈不堪,宁愿选择攻击他人,恶意揣测他人的方式让自己心里舒服好受些。
02从小耳濡目染导致的“比较”心理
很多人从小就听过不少“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
去年大火的剧《小舍得》,就讲述了三个不同家庭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上遇到的冲突和纠结。
三个家庭的孩子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可每个家长都只看到了自己家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的那部分,加以放大,并要求孩子去效仿他人,超越他人。
其中欢欢所在的是一个父母开明、教育程度高的家庭。
最初父母对欢欢实行的是快乐教育,但在发现欢欢只有文艺方面比较出色,文化课成绩却一直很“拉胯”后,焦虑感一夜爆发。
于是,他们以自己家保姆家的孩子——学霸米桃为榜样,要求欢欢向她学习,从而造成欢欢对米桃,从不比较时的友好变成了比较后的排斥和嫉妒。
小孩子间的嫉妒只是人性嫉妒心理的一个缩影,用来被比较的孩子,对自己的闪光点没有清晰地认知和定位,长大后也会在与周围人的“你追我赶”中感受到疲倦和压力。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是从小耳濡目染的“习惯”。
余秋雨说:嫉妒的起点,是人们对自身脆弱的隐忧。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走向社会后,只有在与他人的“较量”中获得胜利,他们才能找回自己。否则,就会从心中生出不希望身边人好的“种子”。
03对资源的极度焦虑
我的同学,在一家三甲医院当护士,为了能有更好的前景,业余时间充电考研,功夫不负有心人,2年之后终于上了岸;
提及那段经历,她说,每当自己钻进图书馆,或是趁着休息时间看书,总能遭到几个女同事的白眼和冷嘲热讽。
很明显,我的同学,打破了原本习惯了平凡、庸庸碌碌生活的她的同事们内心的平衡;
如今的她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却在无意中触碰到了周围人的“利益”;
因为她的成功让周围人感到了自卑和焦虑,唯恐落后的他们,既无力或不愿去提升自己,也见不到身边的人进步,收获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近几年,流行一个快被用烂的词“内卷”,内卷的重要原因在于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自己不能卯足劲往前冲和抢,好东西就会沦为他人囊中物,之后的自己,可能就因为一步或几步之遥,被原本和自己在同一个水平的人甩在身后。
这种落后是不可逆的,无论是时机还是环境,有些人的成功可以一蹴而就,但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一个过去努力不断堆砌的结果。
为了将自己成功的“基底”垒得高一些,牢一些,很多人不得不争分夺秒争取资源,并为此感到极度焦虑。
看到同学比自己多考一个证,多获得一项技能,或者知道同事比自己跳去了更好的公司; 别人在一线城市买了房,落了户;别人存款数翻了好几倍;
很多人就会立刻就会陷入无边的恐慌之中;
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我们可能无法彻底摆脱他人的嫉妒,但是可以做一个懂得独处的人;
不抗拒世俗的烟火气,也不做庸碌的俗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