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晚,国产新能源车品牌极越宣布“解散”,极越员工、供应商、车主上门维权,将极越CEO夏一平围堵在办公室,要求其给出解决方案。

背靠百度和吉利两大巨头,极越的“解散”或许意味着新能源烧钱大战接近尾声,淘汰赛由此开启。

截至目前,该事件全网信息总量共44.1万条,累计热搜词条235条。微博相关话题839条,阅读量累计超6.3亿次,互动量超19.1万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舆情热度图)

该事件网络舆论主要围绕“极越CEO发长文道歉”“极越留下员工将自费上班”“极越员工围堵CEO夏一平”“极越为何突然崩盘”“极越多部门就地解散”等话题展开。

01.事件脉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件发展脉络及数据图)

事件梳理及发酵过程

▲12月11日:媒体发文称极越汽车拖欠供应商36万元,当晚极越汽车宣布“解散”。

▲12月12日:多位极越员工消息称,11月、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缴纳;极越汽车CEO夏一平被员工围堵在总部,他回应:我在努力解决问题。

▲12月13日:上海嘉定区政府相关部门已介入,统计经销商欠款情况;百度吉利发布联合发声:已走完转账流程,为极越员工缴纳11月社保。

▲12月14日:极越和股东双方已建立针对员工赔偿的应急小组;百度、吉利高管承诺:保障极越车主后续用车服务。

▲12月15日:极越供应商联合声明:被欠款近20亿,百度吉利应承担兜底责任;极越:对于已购买流量服务的老车主,目前车机网络功能运行稳定。

▲12月16日:极越夏一平长文反思:自己犯了很多错,没有预见到资金问题严重性。

▲12月17日:网传极越汽车复工复产,评论称:世上最伟大的营销。

▲12月18日:多名极越员工实名辟谣:并没有复产复工,员工待遇问题也没有解决。

02.传播分析

事件峰值传播速度为1378条/小时。

传播主阵地主要以微博、APP、视频为主,共占比76.65%;参与人群主体为社会公众,共占比85.82%;其次为资讯媒体,共占比10.21%。

传播媒体中,新京报、羊城派、南方周末、封面新闻、北京商报等主流媒体及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资讯媒体均参与了事件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媒体占比及平台分布)

03.政策法规及舆论聚焦

1、媒体观点

(1)自身造血能力不佳,两大股东也未出手相救

封面新闻:在极越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时,市场并没有看见百度亦或者是吉利的高层表态“救市”,而是任由极越自己“折腾”。没有两大集团背书,加之自身极其“惨淡”的销售,市场预期基本为负数。极越终于在2025年的前夕倒下。

(2)新能源企业行业竞争残酷,投资人会更加务实和审慎

羊城派:极越的困境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残酷竞争,也促使资本市场重新审视该领域。投资者从追逐“概念”转向“盈利至上”,更加务实和审慎。极越的遭遇为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稳健经营与风险控制。

(3)新能源赛道进入淘汰赛,留给极越的时间已经不多

北京商报:背靠吉利与百度,极越汽车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但目前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车及车企均已进入淘汰赛,留给极越汽车的时间已经不多。

2、律师观点

(1)停发薪水、断缴社保,极越员工可依法维权

北京市圣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睿律师:面对停发薪水、断缴社保的情况,公司员工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友好沟通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和补缴社保。员工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支付工资及可能存在的经济补偿。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员工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车主可通过协商、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权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明:如果在购车合同中对退车有约定的,可以依照约定退车。另外,如果车辆本身存在重大质量问题,达到了国家《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及其他相关法规规定的退车标准的,可以依法主张退车。具体解决方式,包括协商、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协调、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舆论聚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夏一平是否把资产和家人转移了,表示怀疑;

(2)围绕极越等暴雷的众多新能源车企进行讨论;

(3)围绕极越的大股东百度进行讨论;

(4)围绕员工对夏一平称呼的变化进行讨论。

3、高赞评论:

@Crush1号: 百度:我都兜底了,在软件里加10分钟广告没毛病吧?(点赞量:6485)

@Z��‍��‍��‍��: 刚提车的兄弟们,车企没了,车子也没了质保,智驾估计也不能用了,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你们的车贷还在。(点赞量:6150)

@笑敬=过往: 我高合,媳妇极越,老爸众泰,房子买的是恒大期房。(点赞量:16000)

@����️: 10号刚提的车?就绝版了?(点赞量:5202)

@夏天的风: 前一天看到还夏总,今天都喊夏一平了。(点赞量:1466)

@你微笑时好美.: 夏一平低估了员工们的反抗决心,半夜微信解散公司,第二天就被堵在门口了。(点赞量:7040)

04.舆情研判

1、新能源车企频繁暴雷,售后服务保障是关键

近一年来,造车新势力暴雷速度正在加快,在极越之前,威马、高合也纷纷倒下。

时间拉的更长一点,在2020年-2024年的五年时间里,共有15家新能源车企倒闭。新能源车企倒闭之后,售后服务是一个大问题,这些倒闭的新能车企中大部分售后服务中心已关闭,有一小部分新能源车企的售后服务交给了合作方,还有一小部分新能源车企可能成立专门的售后服务团队。

对于大部分已经“没人管”的车主,他们只能选择报团取暖,比如加入车友互助群,大家可以在群里买配件,群友还可以分享一些维修攻略。

对于新能源车企暴雷之后的服务问题,专家建议:可规定车企为每辆售出的新车建立售后保障基金,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在一定年限后再将资金返还给车企,这样即便品牌破产退市,仍有一定资金用于车机系统维护、零部件供应等,保障消费者售后权益。

2、烧钱模式接近尾声,造车新势力应建立健康发展模式

极越汽车的轰然坍塌,无非就是资金链断裂!造车新势力的烧钱大战已经打了多年,有一些造车新势力已经实现了盈利,比如理想、赛力斯等,但大部分造车新势力还在亏损状态,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的今天,被迫降价促销,只能让这些造车新势力的利润摊薄,加剧资金压力,陷入经营困局。

卖的越多就亏的越多,不卖就死路一条,今天极越倒下了,必然还会有下一个“极越”。

造车新势力要想“活下来”,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注重规模化效应。规模化效应的优势在于:随着生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逐渐降低。比如理想汽车,其2023年全年共计交付37.6万辆,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同时获得了盈利。

另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创新,并且要高频创新,这样才能吸引投资人。只有融资有保障,造车新势力才能“活下去”,而融资的基础又在创新。极越交付率低,创新力不足,因此不被投资人看好,终止了一笔“救命钱”,这才导致了“爆雷”。

3、消费者要理性决策,综合考虑品牌的信誉度

一个又一个造车新势力品牌的暴雷,让众多消费者苦不堪言,极越的案例更加警示消费者,要谨慎购车,对于潜藏的风险要仔细辨别。

销售者在购买新能源车时,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品牌和厂家的信誉度,虽然市场上新能源车品牌众多,但传统知名汽车品牌在技术和售后服务方面更加成熟。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建议选择一些知名品牌,这些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时,还应考虑到车辆的售后服务中心布局情况,以确保未来的维修、维护可得性。

4、解散不意味着责任终止,应尽快出台相应法律法规

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证其后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但对于突然“暴雷”的车企,其后续售后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还是空白。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传统油车。同时,突然“暴雷”的新能源车企也在不断增加,后续售后服务大多难以保障,有关部门应尽早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商业快评丨极越汽车的“崩盘”是“突发”还是“必然”丨封面天天见

羊城派:极越总部遭员工“围堵”,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加速!|热财经

北京商报:内部信直言困难、部门合并削减项目 极越汽车再创业遇坎

新京报:极越风波48小时

【数据来源】

食安工委舆情大数据研究室、知微数据、微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