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面对群情激愤的极越员工,夏一平一定会回想起三年多前他与李彦宏的那次见面。

关于那次见面的过程,外界有很多传言,有的说李彦宏不喜欢夏一平,觉得他太张扬,不是李彦宏喜欢的范儿,夏一平没有通过面试;有的说李彦宏认为他技术大咖,懂互联网、懂技术、有创业经验,很喜欢他。

没有人知道孰是孰非,极越后来对外宣传的口径是后者。极越闪崩事件后,关于李彦宏不喜欢,甚至特别讨厌夏一平的一些细节又在网上迅速流传。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夏一平入职百度。

李彦宏如果真的特别讨厌夏一平,夏一平没有通过面试,百度是大股东,李彦宏是百度的老板,夏一平真的有可能加入集度吗?

2021年夏一平决定加入集度汽车时,一定会想起2015年与胡玮炜的那次电话交流。那一次,他们相谈甚欢,夏一平决定加入这个新兴的共享单车项目,担任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2018年,摩拜被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有传言他赚得了几个小目标。传言不可信,他多少赚了些钱,即使没有财务自由,养家糊口总是可以了。

两次会谈何其相似:他都不是项目的最初发起人,也不是重要的投资人,但都搭上了车成为了高管。只能说成功的经验可以复制,也能把人带到沟里。今天回看极越的故事,夏一平被带到沟里了。

从极越的股权结构看,夏一平并不是创始人,是大股东安排的职业经理人。作为职业经理人,他在极越目前的处境应该承担责任,比如管理失职、战略失当,但不是全部责任。

2024年初大股东承诺的30亿元投资未能及时到位,是极越逐步走向困境的原因。大股东放弃投资,是压垮极越的大山,最终造成极越“闪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股东也有不得已的苦衷:2024年提报70亿亏损,亏损太大,极越已经成了无底洞。面对这一局面,百度、吉利汽车的态度可能都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积极支持变成了被动犹豫。

过去这一年,夏一平在说服大股东投资这件事上应该做了很多工作,从目前的结果看,失败了。对于大股东来说,明知道没有结果还去做,那不是傻吗?

一件事情的成功,努力很重要,也离不开时与运,时间错了,做什么都是错的,做的越多,错的越多,这是极越的“时与运”,也是当下很多人的“势与运”。

夏一平的故事结束了,极越的故事还没结束。百度与吉利承诺给极越员工续保,吉利承诺后续极越汽车相关的服务。还得靠大腿,家大业大,都是有面子的人,换上一般的创业公司,员工和车主更惨。

既然这样,对于准备买新能源车的人来说,是不是得掂量掂量了?

1

摇摇欲坠,极越“原地解散”

没能踩上新能源风口的极越汽车,却因为内部动荡接连站上浪尖。

极越汽车的突然“崩盘”甚至一度成为流量密码,无论对于员工还是媒体。有供应商表示,合作过这么多车企,但像极越这种“原地崩盘”的真没见过。此前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解散的毫无预兆。

12月2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极越汽车已经开启大规模裁员,老员工不续签,且在年前裁员40%,随后极越汽车法务部发布微博,称网络上散布的关于极越管理层及经营方面的言论不真实,公司当前的经营一切如常。

12月10日下午,极越汽车内部传出股东不再投资,整车业务即将停止的消息,且生产部门已经开始了裁员行动。

诸多极越员工纷纷爆料,称公司员工11月份的工资已经到账,但是11月和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缴纳。目前公司所有业务陷入停滞,内部大群全员禁言。

极越计划留下极少数员工维持业务。其余员工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离职,等到明年2月底拿N+1补偿;二是选择留下来,但12月开始薪资无法发放,职员将处于“自费上班”的状况。

内部人士表示,在此次裁员当中,研发部门将被全部砍掉,目前公司包括正职和外包在内共有5000多名员工,也有很多人没有办法留下。

12月11日下午,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发布内部信,表示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当日,极越直播间迎来了泼天的流量,主播纷纷在官方直播间“求职”。

杭州西溪印象城的主播炮炮在直播间里表示:“我是极越官方认证的主播,我叫炮炮,点赞1000我给大家跳个舞,我要与极越共存亡!”但她还是在直播间里,为自己的账号进行引流,据悉,极越汽车拖欠了炮炮4万块钱的工资。

12月12日上午,众多极越汽车员工在公司总部围堵CEO夏一平,提出补缴今年10月和11月的社保、医保和公积金,缴清12月工资、五险一金及个税,支付离职员工"N+1"赔偿款以及完成员工落户流程。

很多员工担心夏一平跑路,甚至要求当天结算工资,否则就扣留其护照和身份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12日下午,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夏一平在内部会议中称公司账户已被冻结,其将尽力在明天凌晨一点之前解决北京员工的社保问题,上海员工的社保缴纳问题将会在27号之前解决。

12月13日,据界面新闻报道,极越CEO夏一平和吉利与百度两大股东昨晚召开闭门会。经多轮沟通,百度和吉利内部正在走转账流程,为员工缴纳拖欠的11月社保。

知情人士表示,“极越现在账上没有钱,百度也没有直接介入,所以需要谈判沟通。”百度在极越拥有80%投票决定权,极越方面曾多次找百度申请员工赔偿问题,但百度高层拒接电话。

夏一平始终表示自己仍在积极寻求融资,公司没有关停和倒闭,整车的质保和软件服务不会中断。但12月16日中午,极越汽车在重庆最大的门店,极越汽车汽博中心店已经被贴了封条,最大门店被封、试驾车被锁。

2

出身显赫,互联网背景不吃香

极越汽车的出身显赫,背靠百度和吉利两大巨头。2021年1月,百度因无造车资质与吉利成立集度汽车合资公司,百度为大股东,车由吉利制造。当年3月,极越和集度作为“汽车机器人战略合作项目”所孵化的品牌,正式成立。

品牌最初以集度汽车名义发布,随后更名为极越汽车,致力于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百度和吉利分别持股55%和45%,互联网巨头和汽车民营巨头合力开发的极越汽车,一度被称为新能源和智能驾驶的标杆。

在初期,极越汽车以集度为名进行了两年时间的宣传,由于生产资质问题,不得不更名为极越汽车,对新公司,持股变为吉利65%,百度35%。

起大早却赶了晚集,极越错过了新势力造车的黄金时期,也没能利用好自己的优势。

发展上,极越执着于“汽车机器人”等技术,CEO夏一平直言营销做得不好。在小米汽车发布后,极越高管炮轰小米赔钱卖车、员工买小米被开除等事件也将极越推上了风口浪尖。

极越大第一款量产车型,极越01于2023年正式上市,虽然车机系统和设计获部分车主认可,但整体销量未突破市场瓶颈,同一时期的蔚小理、特斯拉等企业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这个行业当中,后来居上者甚少,除了小米汽车。小米还是依靠着整个小米集团的支持,以及雷军被全网点赞的营销模式。

极越01上市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全系降价,降价幅度高达三万。仅仅一个月,极越就开始了“低价换销量”的策略,对于老车主而言这是妥妥的一波背刺,这无疑会加重消费者对极越汽车价格的疑惑。

一年多以来,极越汽车也发布了智驾系统、多款车型,但销量却越来越惨淡。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6月,极越汽车的销量分别为218辆、147辆、511辆、362辆、1001辆和461辆‌;7月至8月,销量有所提升,分别为1019辆和2117辆;截至2024年11月,累计销量约为1.3万辆左右‌。

对此,作为大股东的百度也想出手挽救,毕竟无人驾驶、智能驾驶对于百度这种技术企业而言,需要一个落地载体。

百度想为极越投资输血,2024年,百度计划为极越投资30亿。但其财务团队在审计时却发现,极越存在数十亿的烂账,资金未正常投入公司运营,导致财务状况恶化,因此,百度放弃投资。

去年年底,极越向大股东百度提报2024年预计亏损金额70亿元,30亿研发、30亿市场营销,10亿行政费用。亏钱太厉害,这可能成为极越新一轮融资失败的原因。

有员工在朋友圈指责极越汽车CEO存在贪腐问题,他表示,“当我要求按照采购流程组织媒体比稿,他硬塞供应商进来;当他的供应商没有入围,他就拒绝签署框架;当他的人拿着几页A4纸就要我审批我到任前的一笔笔糊涂账;当我亲眼见证他特批支付十倍于市场价的费用给他的人指定的供应商。”此消息并未得到极越汽车的证实。

夏一平的确不是一位合格的CEO,甚至有极越汽车早期员工表示,“夏一平不是李彦宏的首选,他甚至最初没有通过李彦宏的面试。”

在百度其他人的力荐下,夏一平成为极越汽车的CEO,但其理念与职业经理人不符,百度希望他能够履行职业经理人的职责,他则是将自己定位为极越汽车的“创始人”。

在极越汽车的短暂历史中,公司经历了几次高管调整,每一次变动都意味着战略方向的改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导致资源浪费。

在竞争激烈的造车行业,不进就是退。跟不上内卷竞争的节奏,时代自然就会把你抛弃,极越、哪吒汽车都不乐观。

3

2025年,造车的“苦日子”会过去吗?

虽然极越汽车进入市场的时间不久,但留下的烂账却不胜枚举。公司管理出现问题、品牌规划不清晰,价格定位模糊,技术革新不明确等等,到了2024年年底,新能源汽车行业似乎也开始向“淘汰赛”逐渐迈进。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人运通投资有限公司旗下高合汽车倒闭;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哪吒汽车急需上市融资;吉利旗下的领克和极氪,也因市场竞争等问题进行了品牌合并;极越汽车更是原地解散。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存在内忧的企业还要面临外患,行业淘汰赛只会加速进行。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行业收入83320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利润3758亿元,同比下降3.2%,行业利润率为4.5%。10月份,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1%。

单车利润已经从2022年的2万元/辆,降低至2024年的1.5万元/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蔚来汽车CEO李斌表示,“未来两三年,是汽车行业竞争资格赛的最后阶段,能不能留在牌桌上参与决赛,就要见分晓了。”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占零售季度总销量的比重首次过半,达到52.8%‌。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6%,1-11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

历经多年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越来越成熟,无论技术发展还是市场营销,随着行业产能过剩,上游电池等成本下调,价格战也开始烽烟四起,未来谁能最后留在牌桌上,就看谁卖的车多,盈利甚至被很多品牌放在第二位。

在众多新势力玩家里,能够做到盈利的只有比亚迪、理想、赛力斯等少数企业。蔚来汽车还在为基建大幅投入,小米汽车也在为打开市场而亏钱卖车…

近期,比亚迪压价供应商,要求供应商降价百分之十的消息传出,让很多人觉得明年新能源车企依然会卷价格,价格战会愈演愈烈,此外,特斯拉也会推出低价车型,以此抢占更多市场。2024年,A已经退出价格战,卷不动了。

BB

比亚迪最初用来抢占市场的秦Plus,在一些特定城市,加上国补、省补等优惠,甚至不到四万元就可以落地。汽车慢慢成了消费者眼中的“大玩具”,而那些感受过低价“甜头”的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智,就连高端品牌都无法产生太大的吸引力。

12月17日,多家媒体报道,豪华汽车品牌保时捷开启中国区裁员,包含正式、外包等岗位,赔偿或按N+6的标准执行。经向保时捷内部员工核实,该员工称情况属实,公司计划裁员30%。

大浪淘沙,任何一个行业在飞速发展后,都需要一段冷静期来进行内部淘汰,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不例外。2025年,竞争只会更激烈、更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