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谁能想到,2002年,一位来自西北农村的妇女,因一席话震惊全国。

我宁可痛苦,也不要麻木。
我不要我什么都不知道,然后我就很满足。
吃饱穿暖,住得好,就足够了?我不满足这些。
我想要充实的生活,我想要知识,我想看书……
人人都认为农民,特别是女人不需要有思想。
她就洗衣做饭,她就做家务,看孩子,或者去地里干活,然后她就去逛逛。
她就做这些,她根本不需要有思想。
我不接受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央视主持人张越,采访一位农村妇女的一段话。

节目一经播出,就引发了无数人的震惊与共鸣。

明明是一身朴实的装扮,却能说出这样直击灵魂的话语。

她叫刘小样,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不同,她刚面对镜头时没有慌乱,安静沉稳,言谈举止间都很温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唯独说这段话时,泪水几近涌出眼眶,声音也开始颤抖。

没办法,她等这一刻太久了,心中的委屈,懊悔,不甘,终于得到倾诉。

当我们层层剥开生活的表象,去触碰刘小样的灵魂时。

竟发现它是这样的滚烫,热烈......

而如今时隔22年,当张越再次遇见刘小样,她的人生又迎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央视求救

2001年秋,央视《半边天》节目组收到了一封寄自咸阳的信。

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农村,有钱能用于盖房,却不可用来买书;能够打牌闲聊,却无法前往西安。
不可擅于交际,不宜太过个性,不可表现得太好,亦不可显得太坏。
存在着约定俗成的规矩,一旦打破,便会陷入无助、绝望与孤独之感,仿若众多眼睛在紧紧盯着自己。
无需他人阻拦,你自会自觉自愿地遵循这些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人张越读完信后大受震撼,被刘小样说的话深深打动。

她立刻和刘小样取得了联系,并且表达了想要采访她的诉求。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刘小样却连连拒绝张越,一逃再逃。

她觉得一个已婚的农村妇女,心思不放在家里,竟偷偷给陌生人寄信,想入非非,这样的事情若是被村里人得知,一定会说三道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之下,张越只得独自踏上采访之旅。

而正是这次采访,为我们呈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妇女形象。

刘小样是个实打实的农村人,出生在陕西省咸阳市兴平村,成长在这里,长大后还在这里。

因为过去农村老一辈思想水平较低,认为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加上经济条件不好。

所以,刘小样仅初二就被迫辍学。

但是她很幸运,找到了一个爱她的另一半——王树生。

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刘小样在这家里过得还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丈夫王树生为人努力,有一份体面踏实的工作,攒下的钱不仅盖了房,还买了彩电。

刘小样婚后,生下了一儿一女,她每天只需要围着两个孩子转,时不时去地里帮帮忙就可以。

丰衣足食,不愁吃穿,家庭和睦,这样的生活,对很多农村女孩子来说就很幸福了,邻居们纷纷夸赞刘小样嫁了个好婆家。

可刘小样却不这样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她信中写道,“我的家乡夏天有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麦浪,秋天有青纱帐一般的玉米地,可我就是不喜欢这里,因为它太平了。

这个“平”不仅仅是土地的平,更是生活的平。

没有新鲜的人或事,刘小样感觉自己的灵魂已经被禁锢,她每天的念头只有吃什么,几点睡,孩子怎么样。

精神养分的匮乏,让她痛苦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难过之际,刘小样都会遥望家门口那趟前往西安的绿皮火车。

明明往返一趟只需9元钱,如此便利的条件,她却始终没去过。

终于有一天,王树生看出妻子的异样,决定圆了她想去西安的愿望。

那天,是刘小样第一次离开这片黄土地。

她坐在绿皮火车上,感受着窗外闪过的景色,她的内心第一次感受到了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西安后,她站在钟楼下,眼眶中竟然流下了眼泪。

看着街道上的车队马龙,看着那些穿着靓丽的男女,深深的自卑感不断侵袭着她的内心。

“尽管你向往远处的世界,可这些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张越一句话点中刘小样所有想法,她脆弱的一面再次被展开。

但这次西安之行,并没有灭掉刘小样向往外面世界的火种,而是添了把干柴,让这个想法燃烧的更为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次出走

三天时间,张越的采访结束了,离开前,刘小样抱着她哭了许久。

张越安慰刘小样,“你憧憬的大山与大海其实并不神秘,城市中人们光鲜的背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或许现实并不像想象中那般美好。”

但刘小样坚信:人的一生始终需要追求和向往,有了这些,眼里才有光。

这则采访节目播出后,震惊全国上下,她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寂静的天空,深深触动了电视机前无数个“刘小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内心萌发出强烈的愿望,渴望离开那座束缚已久的大山,踏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而不死心的刘小样,也终于开始了她的探索与突破。

2006年,她鼓起勇气去到县城的商业街,在这里找了份售货员的工作。

刘小样有了新成长,她学会了记账和商品搭配。

这算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跨越。

然而,老天总是喜欢开玩笑。

商场在两年后倒闭了,这就逼的刘小样再次踏上“出走”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她走得更远,直接坐上火车去了贵州。

可是这份工作也不顺心,无奈之下刘小样只能回到家乡县城,成为一名生活老师。

照顾孩子们的起居很辛苦,刘小样每天的时间都被填满,可她内心的仍旧很空虚,折磨的她快要疯了。

这种强烈的欲望促使刘小样选择了辞职。

她回到家后,丈夫劝她安心待在家就好,别乱跑了,就连子女也不希望她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刘小样不一样,她更看重精神的满足。

一咬牙,心一狠,她直接去了昆山,这个和家乡相差千里的地方。

在这里,她好好享受了一番,看完了大山大河,逛了图书馆,音乐会,商场,了结了过去三十多年的愿望。

然而,这些地方只能满足她一时的心情愉悦,根本无法带走她的孤单寂寞。

渐渐地,刘小样觉得自己病了,开始自我怀疑,她也变得不理解自己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婆婆病重的消息传来,刘小样只得赶紧收起自己的胡思乱想,奔回家乡照顾婆婆,继续做旁人眼中的好媳妇。

从此之后,她收起了自己探索和尝试的欲望,从前写的文字也被她烧掉。

她学会了打麻将,开始接受自己的局限,并且说道,“如果我还年轻,应该早就待不住了,可我老了,上有老下有小,我必须待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小样回到家乡后,在忙碌家里事的同时,还在院子里种上了各式各样的花朵,有雏菊,月季,郁金香,鸡冠花......

它们向阳而开,势如破竹,一个赛一个的美丽。

就好似刘小样,看似全然接受了现实,实则只是她的身体接受,而她的灵魂仍在远方飘摇。

这些花便是她灵魂的向上爬的阶梯,不怕萎靡,因为来年还会重开,不怕桎梏,因为它早晚会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隔22年,张越费劲千辛万苦,辗转多个村子,终于再次找到了刘小样。

再次见面,刘小样变得更加乐观开朗,浑身散发着一股温润气息。

她穿着非常朴素的白衬衫和牛仔裤,和之前红色衣服模样对比鲜明。

张越见到她,问了一句,“怎么不穿红衣服了?”

刘小样说,“红衣服不一定要穿在身上,还可以在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小样虽然没有走出大山,但挣扎过后,她的心已然解放,即便每天都待在田野农庄,心中也充满愉悦。

看着自己辛勤种出的“秦985”(玉米),她会骄傲的对张越说,“我现在农活干的特别好,脏呀累呀,都能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生活归于平凡,但精神的敏感和独立从来没有放弃过,晚上回到家后,她会静下心沉溺在书的海洋,感受“黄金屋”的美妙。

她说:

“我要用石头打磨我这块石头,我会一直读书,一直理解自己的痛苦。”

现在的刘小样不必再出走寻找,她的诗和远方就在书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刘小样的经历令人感慨,她在理想与现实的旋涡中挣扎。

但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她代表千千万万的基层女士。

她被世俗的婚姻所捆绑,但她的内心也是丰富的,她的责任告诉她,不能抛弃自己的丈夫跟孩子。

所以她要想让自己变强,只能默默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很多人都说女性要冲破枷锁,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冲破世俗的枷锁活出自己呢?

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因为人有感情,有感情就会有牵绊,有感情你才不能放肆的去做自己!

但当你困惑时请不要害怕,要知道:当一个人的才华不足以支撑自己内在欲望时,放下回归,返璞归真其实就是最好的华丽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鱼羡慕鸟的飞翔,殊不知鸟要面临众多天敌的压力;

家里的宠物羡慕野生动物的无拘无束,岂不知野生动物天天活在一个弱肉强食、以命相搏的环境之中。

祝围城城里与城外的人早早看破玄机,不再迷茫!也祝千千万万的女性,在认清生活的真想之后,仍然像刘小样一样热爱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
抖音账号:她的房间
新周刊,2024-12-19 12:03,22年前打动无数人的刘小样,又回来了
澎湃新闻,022-10-10 22:35,宁可痛苦不要麻木!那个出走的农村媳妇刘小样,现在怎么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