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一渠清水自丹江口水库一路北上,跋涉千里,奔流抵京。十年来,已经有106亿立方米南水进入北京,南水占北京城区供水量的70%以上,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600万。南水不仅改善了北京市居民的用水条件,也大大改善了北京河湖的水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水情牵十年路,共话“水缘”谱华章。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联合湖北之声、河南新闻广播、河北新闻广播、天津新闻广播、十堰综合广播、南阳广播电视台、海淀融媒,推出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十周年融媒体特别报道《水・缘》,全方位展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年带给北京的巨大变化,讲述南水北调背后的动人故事。

煮一碗粥、泡一杯茶,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千里之外的丹江水流入千千万万北京居民家中。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京市供水超106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了北京的用水紧张,改善了居民家中水质。北京通过新建“南水”水厂、铺设供水管线不断扩大“南水”覆盖范围,截至目前,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600万。未来,还有更多的北京市民将尝到甘甜的“南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午九点多,通州区云景里小区甲4号楼张女士正在给两岁多的小女儿做早饭。用自来水煮上一碗小米粥,这在小区从井水改成自来水之前是绝对不可能的。她告诉记者,之前从水管解出来的水里面有杂质,有时候甚至是黄色的。“之前我都不敢让孩子喝水管里接的水,煮饭啊、煲汤啊都是去外面打的水。现在的水直接烧开了给她喝也没事。”

云景里小区有16栋住宅楼,房龄已近30年,居住人口2300多人,在接入南水北调的市政水之前,全靠一口自备井供水。张女士说,他们家一共五六口人,改造前,即使住在一楼水,压都特别小,有时候像一条线那么细,白天就用桶接一点备着。特别是洗澡,只能白天洗,晚上就不洗澡。

除此之外,由于小区自来水管线埋深较浅,且老化严重,一旦出现跑冒滴漏,居民家里就只能停水,住在小区20多年的吕大妈提起当年那些排队接水的场景,还记忆犹新。“小区管线经常坏,就冒水。一冒水就要停水拉闸,自来水的公司开着车来给我们送水,我们居民就拿着盆拿着桶去大门口接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吕大妈再也不用受这些困扰了。在她的家里,洗碗机、智能马桶等器具都是用水大户,因为自来水改造,她的老年生活也更加方便了。她带记者参观了自己的智能马桶,这是改造后才换上的。“智能马桶最大的问题是它有个过滤网,需要一个月清洗一次,之前根本使不了,几天就得清洗一次,现在只需要一年清洗一到两次就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年来,像云景里这样接入市政水的小区在通州区有80多个,这些水全都来自于南水北调。全区居民用水当中,90%以上都是“南水”。除了连通城区两大供水干线之外,通州区还有一座自己的“南水”水厂。总供水能力达到每天37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通州水厂里,一系列的设备运转起来,保证南水的水质。通州区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通州分公司经理助理吴冬钢说,水厂在常规的处理工艺上还采用了活性炭过滤。在消毒方面,除了常规的次氯酸钠消毒外,还采用了紫外线消毒的新处理工艺。这些能应对一些原水的突发变化,保证到用户家的水质是完全符合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季度,水厂的水质标准都会在自来水集团的官方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吴冬钢拿出今年三季度的表格指给记者看,几十项指标全都合格甚至优于国家标准。他举例说,“表格里的浑浊度和色度,国家的标准是1度,咱们出厂水的标准是0.01到0.16,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性炭滤池

到2025年底,这样优质的“南水”将惠及更多通州区居民。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村庄也都将告别自备井,接入城市公共供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配水泵房

“南水”进京十年来,由最初的只能满足朝阳、海淀、丰台等中心城区逐步扩大到石景山、大兴、通州、房山等地区,惠及人口从900万人提升至1600万人。

在北京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周政的印象中,十年前在夏季供水高峰的时候,供水量已经达到298万立方米,接近城区的最大供水能力,水务主管部门包括供水企业都是非常紧张的,要制定应急措施。“不得已的时候我们会让环卫、绿化错峰用水,优先保证居民的用水需求。现在这些就成为历史了,近几年就不用启动相应的预案了。”

“南水”来之不易,为了用足用好“南水”,本市在制水、配水、用水等环节不断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效率,周政举例说,自来水集团每季度都会通过卫星的长波进行探测,划出一些风险区域,锁定之后再通过人工和机械进行排查,主动去发现一些暗漏,主动去维修。

周政表示,明年,本市还会推动丰台河西第二水厂、房山丁家洼水厂、大兴国际机场水厂以及怀柔、顺义地表水厂的前期工作,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700公里,持续降低管网漏损率和事故率。下一个五年,北京至少还要再提升100万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同步加大供水管网的新建改造力度。到2035年,北京市供水能力将达到1200万立方米每天,“南水”将惠及更多北京居民。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责编 | 宋 昕

校核 | 陈思璐

审核 | 李东海

【猜你不想错过的精彩内容】

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为“信语南水北调”点亮星标!

点亮在看,关注南水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