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唱的是王权富贵,
黄梅戏唱的是儿女情长,
只有豫剧唱的是忠孝仁义,家国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豫剧并不属于河南,而是山河四省共同拥有的宝藏,是全国人民都认可的戏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很多人心里,提起京剧那就是两个字“国粹”,是坐在大剧院里看台上京剧演员们表演,但提起豫剧,大部分人脑海里浮现出的场景大概都是村头剧台吧,大家搬着小板凳,周围有卖零嘴的,长辈们坐在底下听戏,孩子们在旁边笑着闹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爱听《朝阳沟》:“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二大娘、栓保娘、银环妈、银环、巧真一齐开口,向不同意银环到农村的银环妈讲述农村的新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爱听《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花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不仅是军人中的佼佼者,更是女子报国的典范,很多男人都比不上她,可那刘大哥却对女子抱有偏见,花木兰开口一一讲述女子之功,种地、纺棉、杀敌,一点都不比男子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爱听《穆桂英挂帅》:“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穆桂英的儿女在军营校场比试中拔得头筹,因一身好功夫引起宋王爷的关注,两人表明身份带着帅印回到家中,时隔多年,已经53岁的穆桂英又披甲上阵,保护大宋江山和黎民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爱听《卷席筒》:“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我受尽饥饿熬煎”,小苍娃的母亲是他父亲的续弦,她将小苍娃父亲毒死后又嫁祸给继子的妻子,小苍娃不忍心见侄子侄女没有母亲照顾,自己顶罪换出嫂子,最后被当官的哥哥发现真相大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爱听《七品芝麻官》:“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小小七品,竟敢对上一品诰命夫人,唐成的胆子不可谓不大,但正如他所说,当官不为百姓做主一味地迎合权贵颠倒黑白,还不如辞官回家卖红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句经典台词,每一出经典剧目的背后,离不开豫剧演员的用心演出,少不了田间地头百姓的捧场,双方的合作让豫剧的戏迷遍布山河四省,让豫剧成为中华大地上常演常新的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北网友:“真不想承认我河北人被我妈妈的豫剧影响有多深,去少林寺路过登封指示牌,下意识哼出了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哈哈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来小苍娃的表演真的深入人心,这位来自河北的网友从小受喜欢听豫剧的母亲影响,自己也对豫剧颇为熟悉,豫剧中出现的地名都深深印刻在脑海里了,每次路过登封,都会下意识哼唱出小苍娃的台词,想必记住登封也有这句戏词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网友:“有个新闻,河北的兄弟在徐州工作,结婚,请了山东的豫剧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条评论一出来,浙江、河北、江苏徐州、山东都有了,唯独没有河南,还好豫剧团唱的是河南的戏剧,想想也是很炸裂,一位浙江网友提供的旧时新闻,河北的朋友结婚,虽然没有回家,但还是依照习俗在徐州当地请了来自山东的豫剧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面涉及到的冷知识一有河北人结婚会请豫剧团,据河北网友透露,有些地方早上5点就开始放《朝阳沟》了,这几乎是当地结婚的必放曲目,一听《朝阳沟》,就知道村里有人结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冷知识二豫剧团并非只有河南,山东也有专业的豫剧团,就百度百科介绍的济南、济宁、徽山、聊城、菏泽、蒙阴、曹县、邹城、兖州等地都有自己的豫剧团,听说河南卫视举办30年的《梨园春》在山东的收视率居高不下,每到周末,家家户户都准时准点收看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网友:“说个冷知识,中国豫剧四大名旦其中两个都是山东曹县的,马金凤,崔兰田,我们曹县人的骄傲,鲁豫一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豫剧四大名旦,民间有许多说法,不过马金凤和崔兰田这两位豫剧大师确实是山东曹县的,想想著名的豫剧名旦竟然是一个山东人,从侧面也能看出来山东人多喜欢豫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29日,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到山东济宁去演出,一共6天10场,每一场观众都爆满,从官方发布的视频来看,台上演员情绪饱满每一个动作都沉浸在戏曲环境中,台下座无虚席有的甚至站在了高坡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疆网友:“别说河南了,2000年左右,新疆一个镇,唱穆桂英挂帅,那时初中,冬天,唱戏都是白色哈气,人山人海,那时的穆桂英,真漂亮啊,记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就连距离河南将近3000公里的新疆都有豫剧粉丝,而且还是在2000年,想必那时候演出豫剧主要依靠新疆当地的豫剧团吧,他们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将来自河南的豫剧传播到新疆,从此,喜欢豫剧的粉丝又多了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肃网友:“不吃肉不吃盐也要看看河南新生豫剧团,跑一千走一万也去听听蔡团长的花木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甘肃的朋友将豫剧看得如此重,想必是资深戏迷了,不吃肉不吃盐都要看豫剧,走多远也得听蔡团长唱的《花木兰》,豫剧的魅力就在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漯河还有一位豫剧发烧友,每逢豫剧团有演出,他都会自费跟着剧团一起去,然后在当地好戏开场时同步直播,当天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在漯河老应村演出,他在直播平台上同步直播,在线人数高达50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网友:“我大河南的豫剧才称得上国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位老乡心中,豫剧明显超过了京剧,是他心目中的国粹,事实上,豫剧在某种程度上确实配得上国粹之称,是唯一一个不需要国家补贴的剧种,常香玉大师还曾率领剧社将170场演出的全部收入再加上自己卖掉轿车的钱向国家捐赠了一架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人到了35岁后豫剧血脉自动觉醒,真的很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豫剧的大本营河南,不管你年龄多不喜欢豫剧,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自动哼唱起小时候听过的豫剧了,人们将其称为:血脉觉醒。

你喜欢听豫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