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是反映社会变迁和文化脉动的一扇窗。从调侃城市品位的“city不city”,到职场摸鱼的“偷感十足”,再到社交中的“已读乱回”,每一个热词背后都承载着大众赋予的意义,在话语体系中起到赋能社会、影响文化传播的作用。
热词得以快速流行折射出大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回应。它们充满创意和幽默,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传统语言的稳定性。
city不city
美国博主保保熊在中国旅游期间,巧妙将英文单词“city”与中文疑问句结构“A不A”结合,创造出“city不city”的短语表达自己来华旅游的新奇与兴奋:“一起看日落city不city啊”“出来逛街city不city啊”……通过短视频平台走红后,“city”由本意“城市”引申为城市化、洋气、刺激的情感表达,用来评价一个地区或一件事是否国际化,是否符合“潮流都市”的标准。
“外滩的夜晚好city呀”“这套穿搭city不city?”这样接地气的表达也常被网民用在旅游打卡、时尚穿搭和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人们对空间审美的象征性表达,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现代城市文化的思考:如何定义城市的魅力?“city不city”不仅仅是一个调侃的词,背后隐含了对地域文化自信的重新认识。
北京到底有谁在啊
在热播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得知女友执意要去北京,林更新饰演的“方协文”大声质问:“北京到底有谁在啊”。这句台词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网友们纷纷用旅行转场视频回击“方协文”,摇身一变成为北京市宣传大使,视频中北京的著名景点接二连三出现。北京市相关部门也借此制作了一系列文旅推广视频,展示了首都的多元风貌。通过幽默与内容营销的结合,这一流行语成功跨越影视作品的界限,成为城市品牌宣传的一部分。同时,央视官方、各大高校、文旅部门也反应迅速,对这句台词进行二次创作——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有大兴机场,坐上飞机就能来到上海,上海有上海交通大学”;河北文旅:“北京到底有谁在?北京旁边有美丽河北在!”
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一词最早出现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王大娘子认为自己的父亲有丰功伟绩,去世之后配享太庙。
太庙是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展示皇权威严和家族传承的场所。在宋朝,配享太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待遇,主要针对对国家做出卓越功绩的官员将领这一群体。在网络文化中,“配享太庙”被网民用来形容具备卓越地位才能的人,以此表达自己的敬佩和称赞。
偷感十足
“偷”字虽然有贬义,但在这里是指偷偷摸摸、小心翼翼,不希望被大众察觉的行为态度。人们用“偷感很重”来描述在一些场合拘谨的扭捏之态,是一种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的体现。“偷感”传递了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偷懒”和“谨慎”之间微妙平衡的心态:这不仅表现为职场摸鱼的幽默感,还蕴含了一种对生活压力的变相纾解。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偷感十足”也揭示了人们如何在充满审视的环境中寻求自我表达的空间。
上班摸鱼偷偷玩手机,耳朵却一直竖着留意老板的脚步声,“偷感十足”;在公共场合录舞蹈视频,不敢放开自我,“偷感十足”;毕业后第一次去企业面试,穿着成熟,“偷感十足”。“偷感”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以他人目光来看待自我、以假想中的社会规范来要求自我的一种内在感受。
浓人淡人
相似于“i人e人”,人们用浓人和淡人来比喻不同的性格,“浓人”指情绪外放、精力旺盛、拥有强烈情感表达欲的人;“淡人”指情绪内敛,情感起伏小、遇事淡定钝感的人,口头禅多为“好”“都可以”“无所谓”。
对于独立个体的差异,网友在社交平台感叹:“浓人是心灵的避风港,而淡人却是日常的岁月静好。”在快节奏生活中,个性鲜明的“浓人”和淡然自持的“淡人”,不仅仅是一种对性格的调侃,更反映了当代社会对多元个体特质的包容和欣赏。浓人和淡人是人们轻松自嘲的说辞,但如果过度执着于此,会存在固化自我认知、形成刻板偏见等潜在危害。
已读乱回
相比于“已读不回”,“已读乱回”可以有效回避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在社交场合更加体面。这样“无厘头”的回复看似是答非所问,却能将严肃的话题解构于戏谑之中,是年轻一代特有的松弛感。
“已读乱回”的状态被年轻人应用到当代人际交流中。面对亲朋好友的催婚,他们会已读乱回:“中午吧,晚上也行”;面对不熟悉的人询问学历学位,他们会已读乱回:“北京大学美容美发”;面对其他长辈的攀比成绩心态,他们会已读乱回:“国服前三”,看似句句有回音,实则句句没答案。
蛐蛐
“蛐蛐”本意是指昆虫所发出的微弱、连续的声音,同时也是东北地区的一句方言,专门形容小声在背后议论别人的行为。在短视频平台,许多东北的短视频博主以其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让这个词迅速“出圈”。“蛐蛐你”一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被全国网民争相模仿和引用。
无论是书声琅琅的校园,学生在背后悄声议论同学的“趣事”,还是在职场中,咖啡间的低语显得意味深长,抑或是在乡村地头,老人们围坐着七嘴八舌地讨论家长里短。这样的好奇与评判让人们又爱又恨,既忍不住参与其中,感受集体互动的乐趣,又会对被议论而心生反感,引发对隐私的担忧。
硬控
“硬控”一词是MOBA游戏中的一种说法,原本是对玩家技能的一种描述——通过击飞、石化、冰冻等强制手段让对手无法动弹、失去行动能力。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这个词跳出屏幕,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对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的形象化表达,形容自己被某个人或物所吸引,从而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
“张元英转圈硬控我30秒”“被文学理论硬控整整一下午”,这些话语的背后,是对某种深深触动的情感共鸣。职场中,这种“硬控”或许来自一场振聋发聩的演讲,一次无法拒绝的合作机会;生活里,它可能是某段旋律、某幅画作,甚至是某个让你瞬间移不开目光的场景。那种让人短暂失去判断力、心甘情愿“沦陷”的状态,就被称为“硬控”。
记者思考
不可否认,在信息高速迭代的当下,作为流行文化的体现,网络热词反映了社会的快速变迁和年轻人的语言创新,不仅是平淡生活中的乐趣,也在无形中重塑了公众社会心理和文化图景。
一个更为有趣的现象是,如今,热词热梗不只是Z世代的专属,早已突破了代际圈层,在各个年龄层、各种社交场景中得以广泛应用。一场场火爆的“造梗”狂欢背后,狡黠的智慧,有腔调的幽默,正成为一种交际符号在线上线下急剧泛化,形成了一定的语用效果和交际价值。
这自然当归类于一种生活的调剂,视作点缀性语言。但也要注意,对语言文字的力量感保有敬畏之心。尽管每个热词、热梗的生命力有限,但是持久、高频甚至不当使用网络热词可能会带来沟通障碍、文化误解甚至信息过载等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的学习力和模仿力较强,在上网过程中,他们的价值观无形中被网络热词所塑造,网络用语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会对书面语言的交流造成一定混乱;一些网民被某些热衷于炒作网络热词的推手利用,成为网络流行语的复制者和搬运工,大众的语言表达存在对网络热词过度依赖的隐忧。如何在网络狂欢下,保持应有的理性和警惕,使用得体有度?这个老生常谈的课题,仍值得深入持久研究下去。
(大众新闻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张昊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