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缘起
在一次晨间点名谈话中,孩子们对同伴的出勤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初探签到
01
什么是签到?
为了让孩子们对签到有初步的概念,我们开展了“签到是什么”的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小朋友们参加各种活动时签到的场景,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签到行为。
孩子们对签到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白签到是一种证明自己到达某个地方或者参加某个活动的方式。
2.签到表格我设计。
02
设计签到表格
03
我们可以怎样签到?
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孩子共同设计有学号有照片的签到表格,表格的横列加入了数字1—5,表明一周要上五天学。
签到初体验
签到正式开始啦,可是没过两天孩子们就发现了签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解决办法:幼儿共同制定班级签到公约。
教师思考:
这些问题成为孩子们讨论聚焦的话题,在他们讨论中,我发现小朋友对于“规则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兴趣,渴望签到活动能更有规则。我们支持孩子主动的思考解决办法,自己制定规则,他们更愿意去遵守。
签到公约的设计让小朋友对这项活动更遵守规则,可是没过几天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
解决办法:
策略一:讨论签到表上有什么呢?
策略二:认识表格中的横竖轴。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后续的签到表,我们开展了《有趣的行与列》的教学活动,理解行与列的关系,增强逻辑思维。通过简单的图形示例,让孩子们认识到横竖线条构成了表格的基本框架。
策略三:区域游戏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一些表格玩具,让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进一步孰悉表格的结构和横竖轴的概念。
签到再进行
原来是甜甜周一请假了,周二的签到签在了周一那一格。
策略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不会签错的好方法。
策略二:增加日历摆件,明确当日签到日期。
策略三:增设监督员,帮助签到困难的小朋友。
教师思考:
从孩子的分享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签到表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发现,他们愿意和老师、同伴分享自己自主签到的方法,对签到表有自己的理解,知道签到表是用来记录自己来园的一种方式,也了解签到表的内容。但有的孩子请假了就容易签错,于是我们增加了日历摆台,每天请监督员更换信息,让孩子明确今天签到的日期,签到的正确位置,也请有经验的孩子做签到小老师,提供经验分享,在签到时及时帮助签到有困难的小朋友。
再次发现问题
班级的签到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师幼展开分析与讨论,并作出相应调整。在调整过后,孩子们签到的速度和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升,迟到现象也有所改善,孩子们也慢慢养成了来园先签到的好习惯,时间观念逐步树立。
教师思考:
“儿童有100种语言”,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提供开放的空间,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表征,完成签到。
成效及反思:
在来园自主签到活动中,孩子们有想法、有交流、有思考,有操作,我们始终坚持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观念,捕捉、支持孩子提出的问题,再将问题还给孩子,尊重个别差异,让孩子一次次地尝试去解决,给孩子最大的放手,最终得到最适宜的解决方案。自主签到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这也更好地体现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
图文/编辑:陈利萍、尚建红、强锡琴
初审:冉婷婷
终审:何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