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市发展改革委公布2024贵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综合体名单,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园位列其中。数据显示,今年园区新增企业29家,总在孵企业98家,聚集各领域科研相关人员1900余人。贵州科学城科创园,正努力做好企业成长的“护航人”。
“‘立达标讯’是我们的主营业务平台,它基于海量的招投标数据和AI智能分析开发设计……”在贵阳高新数通信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向记者介绍公司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据悉,“立达标讯”是贵阳高新数通打造的专业化招标采购平台,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汇聚海量信息,每天实时向用户推送全国招标、预告、中标、采购、变更、拟在建项目等有价值的商机数据服务。
贵阳高新数通信息有限公司产品运营负责人杨敏说:“公司平台最大的优点主要是数据传输速度非常的快,数据发布到汇聚平台推送,差不多在一个小时之内,可以达到智能搜索、精准投送,提高了用户的查询速度和工作效率。”
该公司于2014年在贵阳高新区成立,2019年入驻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园,经过十年间的发展,企业不断成长、蜕变,从一家仅3个人的公司发展到目前的40人,办公室也由原来的100多平方米“升级”到了现在的1000多平方米。
贵阳高新数通信息有限公司产品运营负责人杨敏说:“我们公司是2019年入住科学城的,当时来这边有两年的免租期,刚开始我们创业资金是比较困难的,不要房租,对我们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
借助于“肥沃”的孵化土壤,企业结出了累累硕果。截至目前,公司平台的招投标数量已达到了7亿条,日更新数据近30万条,累计下载用户超过1亿次,服务覆盖了包括中国移动、华为、中国农业银行等在内的诸多知名企业。
贵阳高新数通信息有限公司产品运营负责人杨敏:“接下来我们继续围绕商业大数据的这条主线,研发出更多为提企业增提质增效的大数据产品,实现5年之内上市的目标。”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综合体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园不仅大力支持企业走出贵州市场,同时还积极推动省外优质项目、科技成果等在贵州落地转化。
2023年6月,在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南方科技大学的牵头下,贵州佳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超从深圳带着智能柔性力控机器人项目落地贵州科学城,于今年3月建成工作站,截至目前已申请专利3项,签约项目产值约500万元。
贵州佳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超说:“我们团队主要是做磨抛工作站和AGV复合机器人,磨抛工作站主要服务像异形零件的打磨、抛光等,以达到相对表面的要求,像AGV复合机器人主要是做移动、抓取、搬运、高精度的装配等工作。”
据了解,贵州绿色产业研究院是园区内的一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聚焦清洁能源、新材料、碳治理等领域,通过引进人才、项目、资金等方式,筛选和集聚国内外适合贵州发展的科技成果。自2022年入驻园区以来,动态储备科技成果项目68个,推动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主的科技成果项目落地12个,引进院士团队3个、国家杰青团队2个。
贵州佳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超说:“贵州绿色产业研究院给我们资金、资源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都比较大,贵州公司我觉得未来发展可期,发展机会也很大,不仅是贵阳,我们也在努力拓展西部的一些地方,包括粤港澳大湾区。”
精心耕耘出佳绩,用心服务助企强。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园今年新增企业29家,总在孵企业98家,其中创新平台7家、高新技术企业共22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纳入贵州省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企业2家,涉及大数据、大健康、新材料等9个行业,聚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测试机构9家。
贵州省科技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罗玉玫介绍道:“目前我们平台已经聚集了各领域的科研及相关人员有1900余人,其中有两院院士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总共有博士140人左右,硕士有236人。截至2023年,累计取得了各类科技成果3348项,累计实现产值约17.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100余项,带动了相关企业实现产值226亿元。”
作为贵州省委、省政府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吸引省内外科技人才、科技成果来黔转化而建设的重大创新平台,下一步,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园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优化园区服务体系,做好企业成长的“护航人”,当好“科技入黔”的“中间人”,为我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丨娄金芬 周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