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王小彤 周凯静
“扑通,扑通……”这是来自生命最原始、最有力的节奏。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如同命运的鼓点,奏响希望的韵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持三寸柳叶刀,在心脏的起起落落间,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在修心换心中,探索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们就是心脏外科医生。
临沂市人民医院心脏医学中心副主任,心外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王恩伟从事心外科工作已经32年。“最初选择做医生,是觉得这份职业崇高而伟大,会获得人们的尊重。后来,选择心脏外科,只因为觉得这工作非常有挑战性,不断挑战高难度手术为患者重塑健康的成就感和对未知的探索吸引了我。”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心脏外科时,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道出了投身心外科领域的初衷。
以心换心
亦医亦友的守护
在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的“主任信箱”里,有一封来自一名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的感谢信。感谢信中写道,“心外科王恩伟主任,幽默风趣和待病人如亲人的风格态度,设身处地为病患着想,为病人加油打气,让患者和家属倍感亲切和温暖。在此,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我们病患家属对王恩伟主任的感激之情。”三十余载从医路,他与许多患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有的联系甚至长达30多年。
他常常对科室医护人员说,“对于心脏外科患者来说,身体的康复只是一部分,心灵的慰藉和长期的关怀同样重要,要发自内心地对他们好,不要板着脸,我们的态度对病情的影响是超乎想象的。”多年来,他一直身体力行地示范着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在他的影响下,整个科室都充满着温馨愉悦的氛围。
精研心术
不存在中途放弃的可能性
心外科医生,被称为“心尖上的舞者”,每天都在上演生死线上的极限拉扯,面对的难度和压力超乎想象。也正因如此,一名合格的心外科医生的学习曲线相当漫长。
一颗心脏的打开,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希望,一面是失望。面对复杂高难度的心脏手术,术后患者恢复不佳等问题,他陷入了自我怀疑的困境。但在科室老一辈专家的言传身教下,他开始了漫长的经验技术之旅,钻研国内外前沿医学知识,不放过每一个学术交流与培训的机会。现如今王恩伟已完成了超过8000台心脏手术,还参与了心脏移植等高难度手术,尤其擅长先心病及卵圆孔未闭的微创封堵手术,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
在医疗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科室从最初的基础薄弱到如今在全省名列前茅,有力促进了医院心脏外科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当前,已完成心脏移植21例,人工心脏1例,二尖瓣钳夹1例,熟练开展各类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置换、瓣膜成形、主动脉夹层等手术,年手术量高达1500台,其中有300多例是在王恩伟的参与下完成的。手术数量和手术质量均居全省前列。其中开展的心脏移植、全主动脉弓替换手术、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等多项技术更是填补了临沂市的空白。
医路欢歌
柳叶刀与话筒的奇妙碰撞
心脏手术,往往代表着医院的水平。为此,王恩伟练就了一双巧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主动脉夹层、冠脉搭桥手术等,凡是和心脏外科有关的手术,他都再熟悉不过。
手术台上,王恩伟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别人手术手套都带7、8号,而他的则是6号半的。为看得清晰,工作时带着放大镜,双手穿针引线,异常灵活。就比如,主动脉夹层手术,要是把撕裂的血管切除,再将合适的人工血管与剩余的正常血管缝合起来。精确度极高的缝合,加之有效的止血,对于手术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心脏外科,向来以高难度、高挑战性、高复杂性著称。每一次操刀,都是在生命的最精密仪器上“精雕细琢”,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而这些对王恩伟来说并非阻拦,“当成功修复一颗受损的心脏,让患者重获新生,那种感觉是难以言喻的,仿佛自己握住了生命的缰绳,将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
谈及未来,他致力于在微创技术创新应用、术后康复优化、术后监护队伍专业化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鼓励年轻一代到国内外知名医院学习前沿技术,带回更多创新理念与方法,使更多的患者重获心脏健康。手术的每一次成功,团队的每一次突破,患者的每一次信赖,都将成为他心中最帅事业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