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看《再见爱人》的时候,总是有弹幕在发类似的言论:

“XX太让人窒息了”

“他配不上你,姐姐再找一个吧”

“XXX真的是个渣男”

“我肯定不会找这样的老公”

这样类似的言论有一个内在的逻辑:问题在伴侣身上。

在《心灵的母体》一书中: “改变的困难主要源于个体对于内部客体关系中坏客体的病理性依恋,个体无法放弃这部分依恋。”

这让我们想到:经常看到一个人处于看起来很痛苦的关系当中但却无法离开,或者说人的改变为何如此之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天快速吃透"关系"问题

每天60min从基础到实例

7步觉察你的客体关系模型

仅需9元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精神分析学中,“主体”与“客体”的概念,至关重要。

主体通常指的是我们自身,即第一人称的视角。

而客体的概念则经历了演变:

正统精神分析将客体定义为中和本能刺激的对象,也就是满足我们力比多(性欲)的人。

在客体关系理论里,客体指的是响应主体话语的人,这个概念使客体获得了强烈的情感意义,而不仅仅是被当作本能冲动的目标。

客体可以被划分为外在客体和内在客体两类:

  • 外在客体:指现实世界中的人或物,如亲人、朋友和伴侣。

  • 内在客体:则指主体内心对这些外在客体形成的心理形象。

比如:你和朋友参加一个聚会,看到ta主动帮助组织活动,细心照顾其他人,这些都是朋友的实际行为,是外在客体

根据这些行为,你在心中形成了一个对朋友的形象,认为ta是一个非常体贴、善良的人,这个形象就是内在客体

在客体关系的视角下,改变的真正发生,是个体内部充满血雨腥风,死亡与丧失,理解与哀悼的抗争史,每个寻求改变的人,都是真正的勇士。

3天快速吃透"关系"问题

每天60min从基础到实例

7步觉察你的客体关系模型

仅需9元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天快速吃透"关系"问题

每天60min从基础到实例

7步觉察你的客体关系模型

仅需9元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