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为十方三世诸佛共有之法,非释迦牟尼独有之发明。2500多年前,悉达多太子降生于印度,实为古佛垂迹。世人不明示迹之道,以为悉达多新成佛果,始创佛法。故俗世历史以释迦牟尼为佛教创立者,以为此前没有佛和佛法。其实释迦牟尼只是诸佛中的一位,为现世佛教教主。而过去世的佛教教主为燃灯古佛,这位释迦牟尼佛的授记师曾显圣于湘阴县樟树港阳雀湖畔,留下了一段非常动人的传说。
据流失海外的古籍记载,上古尧帝时期,如佛和尚在阳雀湖南岸的法源山上,结草庐修行。时值洪水滔滔,如佛和尚带领弟子们四处救灾,有一天,在阳雀湖救起了一位坐于七茎石莲上已经奄奄一息的老僧。那老僧乃燃灯古佛所化,他在草庐显圣后,洪水自然退去。燃灯古佛为如佛和尚传授了《法华经》,临走时,为草庐留下了一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米,用以求助灾民,并口占一偈:“法界中兴待释迦,华族弘法功最佳。老僧今番蒙救护,寺驻万世佑娑婆。”官府和百姓都感于燃灯古佛的恩德,纷纷捐钱、捐物给如佛和尚修建寺院,历时19年,于公元前2289年在法源山上建起了法华寺的前身——如佛寺。为了纪念燃灯古佛在法源山草庐卧床休息留下的圣迹,人们将法源山改名为卧佛山。如佛寺是华夏大地上的第一座佛寺,是华夏佛文化的源头,是过去世佛教末法时期的中流砥柱。它守望在东方震旦国,等待着西方释迦佛的诞生,等待着“东方释迦”智者大师的来临。
世易时移,如佛寺在历史的烟尘中只留下了一片废墟。南梁时,高僧法绪在此重建古寺,改名为果愿寺。公元580年前后,法绪的高徒智者大师带着国师的荣光重返这座出家祖庭,决心重修古刹。在弟子杨广及其父亲隋文帝杨坚的大力支持下,到公元585年,占地千亩的古寺又重放异彩。因智者大师在此拜《法华经》而证得“一旋陀罗尼”,故将古寺改名为法华寺,以宣讲《法华经》为主。智者大师在法华寺著述宏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开创了中国化佛教的第一个宗派——法华宗。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修缮法华古寺,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又扩建古寺300亩,均命蔚迟恭监制。
公元1358年,法华宗第25代祖师东溟慧日驻锡法华寺,信众川流不息,王公大臣,贩夫走卒纷纷前来皈依、朝拜。元顺帝赐其“慈光妙应普济大师”尊号。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皈依东溟慧日,并听从大师建议,停止“血洗湖南”,并诏令湖广布政使司免税五年。
清末民初的法华古寺,佛门泰斗东林长老有二位弟子著称于史,分别是敬安和敬棠(即释敬安和左宗棠)。释敬安是清末民初的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18岁时,在此剃度出家。法师不仅佛学精湛,诗作更是脍炙人口。敬棠也就是左宗棠,少年时曾在这里读经习字、博览群书,皈依东林长老,成为法华寺俗家弟子,法号敬棠。受古寺爱国爱教传统的熏陶,释敬安和左宗棠都成为近代著名的爱国人士,前者被尊为爱国诗僧,后者被誉为民族英雄。
千百年来,法华古寺的声声木鱼穿越古今,一朝朝皇室在这里礼佛,一代代信众在这里皈依,一位位禅师在这里弘法,共同沐浴佛文化的荣光。1999年,当代名僧、湘阴县佛教协会会长早国法师担任古寺住持,古寺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早国法师俗名易国光,又名智广和尚,1962年出生,1999年出家,皈依湘阴县法华寺大慧法师。早国法师现为湘阴县政协常委、湖南省佛教协会理事、岳阳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湘阴县佛教协会会长、湘阴县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湘阴县城西镇双星学校名誉校长、法华寺住持、中国慈孝总会名誉副会长、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会副主席等职务。
从师父大慧法师手上接过这一重振祖庭的重任,早国法师在几乎是一片废墟的古寺旧址上搭起了草棚,一双草鞋,一把锄头,古寺的重建在磨难中拉开了序幕。
一个信众,十个信众,百个信众……在慈悲的召唤下,四方信众纷纷赶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历经6年拼搏,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千年古刹重现荣光:大雄宝殿、关圣殿、城隍殿拔地而起,八指头陀纪念馆初具规模……在方圆60亩的阳雀湖畔,雄伟壮观的法华古寺清净庄严,为湘北宗教旅游事业再添胜景。身临其境,在松篁幽邃之中看江波荡漾,烟霞际会,听晨钟暮鼓,闻梵音法语,令人肃然起敬,身心净化。
早国法师爱国爱教,与党同心同行,努力探索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参政议政能力较强,被评为“湘阴县优秀政协委员”。多年来,早国法师刻苦钻研佛学,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佛学精湛,弘法利生。
早国法师积极参加宗教文化交流活动,连续4次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华侨华人与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多次参加普陀山、峨嵋山、南岳、麓山寺等全国各地著名寺庙的佛学研讨会,与一诚长老、圣辉大和尚、怀梵大和尚等佛教界领袖共同探讨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
法华古寺在早国法师的努力下,已成为禅修祈福的宝刹。广大信众走进这里无一不心生欢喜,无一不虔诚礼佛。由于早国法师的高深造诣,加上诸佛菩萨的加持,诚心求佛者总能如愿以偿。
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三级佛教协会决心将法华古寺在卧佛山历史遗址上扩建重修,恢复隋唐气象,再现元明雄姿。目前,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基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假以时日,“法华明珠”必将佛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