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全州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六个聚焦”,实施“六大行动”,全面打造新时代“五个甘南”,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样板区,以“群众工作五个全覆盖”为抓手,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扩大就业创业,完善医保政策,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养老服务,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不断增加群众收入,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民族团结的和谐甘南、生态优良的美丽甘南、产业兴旺的富裕甘南、共建共享的幸福甘南、长期稳定的平安甘南持续焕发无限活力,展现无限希望。
甘南州融媒体中心特开设“盘点甘南新发展 聚焦民生新图景”专栏,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生动讲述民生领域的感人故事,全面展现我州在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取得的新成就、积累的新经验、探索的新路径。敬请广大读者持续关注,共同见证甘南这片热土的蓬勃发展与辉煌成就。
【盘点甘南新发展 聚焦民生新图景】
临潭:中藏药材飘香 群众致富有方
近年来,临潭县将中藏药材产业发展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思路,大力发展中藏药材种植,不断延伸中藏药材产业链条,全力推进中藏药材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中藏药材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飘香”的中藏药材成为群众致富的“良方”。
走进临潭县彩花种植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药香四溢,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藏药材铺满加工车间,药农们手法娴熟,认真地分拣、晾晒,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
在临潭县彩花种植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的郭秀花告诉记者,从春到秋都在合作社里忙活着,从拔草、挖药到分拣、晾晒,一年下来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家里也能顾得上。
今年,临潭县彩花种植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洮滨镇流转土地700亩,每亩给当地群众流转费800元,同时,每亩地还能为群众带来约2000元的务工收入。
临潭县彩花种植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蒲学珍说:“今年合作社带动了六七十户农户,每户增收约一万元。明年计划种植上千亩,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
临潭县开盛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流转了周边1500亩地,建成中藏药材种植基地,每亩地每年为群众增收800元。同时,整合技术、信息、市场和资金等资源,带动各村群众种植中藏药材。公司洮滨片区负责人安玉财告诉记者,今年种了1500多亩当归,每天用工200多人,平均每人年收入1万多元。明年打算自己育苗、自己种,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临潭县依托土壤适宜、降雨适中、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当归、党参、黄芪等中藏药材种植。目前,全县已有4家中藏药材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认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临潭当归”“临潭大黄”)。年均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产量3.2万吨以上,产值达2.9亿元以上。今年新签约总投资5.07亿元的中藏药材标准化加工基地建设项目,作为临潭县首个集种植、加工、智能仓储为一体的中藏药精深加工基地,建成后,预计实现年转化中藏药材约8000吨,年产值达4亿元。
临潭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文豪说:“2024年临潭县通过衔接资金渠道,投入6000余万元,在全县建成了当归、党参、黄芪、柴胡等各类中藏药材建设基地11万余亩,投入290余万元建设了中藏药材育苗育种基地300余亩,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受益农户达到1万8千多户,年户均增收6000余元。”
临潭县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充分挖掘中藏药材价值,积极打造中藏药材全产业链,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中藏药材产业,探索建立中藏药材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发展新路子,真正把中藏药材“产业链”变成农民增收的“致富链”。
梁文豪表示,将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群众收入为重点,加大对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和亩均扶持力度。同时,借助中国农科院和兰州牧药所的科技力量,提升中藏药材的产品质量,在中藏药材加工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多做技术文章,延长中藏药材产能链,增加中藏药材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群众收入。
甘南融媒记者:赵文俊 成回
公布东周 李治伟
临潭融媒:张彩霞 王振江 张彩玲
往期推荐 ●●
// 1
// 2
// 3
编辑丨蔡晟堃 责编丨后晶晶
审核丨张大勇
获取最及时、最全面、最权威的甘南新闻,带您了解最新的甘南动态!您还可以通过2455038805@qq.com邮箱向我们投稿,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