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他黑口黑面一副严肃的模样,但是这些都是影视剧或者民间传说当中包拯的形象,现实当中的包拯和民间描述可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根据正史的记载,包拯不仅长得不黑,还是一位面容清秀的官员,虽然为官十分的清廉,但是身家却十分的富有,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财主。
包拯的收入到底有多雄厚
说起包拯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刚正不阿和清正廉洁,所以想当然的便认为包拯一定是一位两袖清风的清官,但这其中却有一个误解,那就是为官清廉说的是包拯不贪不强,这跟他本身是否富有完全是两回事。
要知道当时包拯在朝中可是深受皇帝的重用,虽然只是有一位开封府尹,但是手中的权力却高得吓人,放到现在那就是全国公安部的总指挥,就没有他不能办的人,所以位高权重的包拯所有的俸禄定然也不会少。
作为京都开封的第一把手,包拯每个月的俸禄便有30石粮食,260斤柴火、40捆干草和1500贯工钱,这份收入放在当时不可谓不高。
除此之外,宋朝在当时会根据官员的品级发配良田,根据包拯京都公安局局长的身份,那就是会得到20顷良田,要知道一顷相当于一百亩,换算下来就是拥有2000亩地。
朝廷不但给包拯的良田多,还允许他将田地租出去,就按一亩地收取一石粮食来计算的话,包拯每年便可以收取粮食2000石,这下大家知道保证到底有多么富有了吧。
而且这还不算完,要知道包拯可是宋朝皇帝最喜欢的朝臣,而且还是十分有能力的臣子,在朝堂和民间都很有口碑,所以包拯也是经常会收到来自皇帝的赏赐,这么一算下来,包拯的收入还会在2往上翻上几番,要知道皇家的东西向来都是有行无市的存在。
除了这些之外,包拯身为宋朝的公务员,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由国家来报销的,比如说伙食费,出差的补助、岗位津贴和冬天的过冬取暖费等等,所以平日里的包拯根本就不用怎么花费自己的钱,一年林林总总地算下来,包拯最终可以得到不下2万贯的收入。
在根据宋朝的货价和如今货价的对比,当时的400文钱相当于现在250元人民币,一贯钱也就相当于600元人民币,所以粗略的折算下来,包拯平均的月工资为120万人民币,一年下来就是1440万,所以包拯还真算不上两袖清风。
当然这些钱都是朝廷按照正规渠道发放给包拯的,也就是包拯得的合法收入,而他也是将大部分钱财用之于民,一旦碰上各种灾害,包拯也是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
即便如此他的家底还是十分雄厚的,但是这跟他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相比,连九牛一毛都比不上,因为他所留下的那份遗产,可是让他的后代儿孙吃了上千年,甚至还出了一位世界级的大富翁。
包拯的后人以及留下的遗产
包拯虽然位高权重且家底殷实,但是在子嗣上边却是人丁单薄,他这一生一共娶了两位夫人,第一位夫人因为身体不好,在两人结婚没过多久便早早地过世,之后包拯又娶了贤惠能干的董氏为妻。
董氏为包拯生下了两个女儿,只可惜一直没能诞下儿子,眼看年事越来越高,董氏就让包拯再找一房小妾,用来给包家留下一个后代,包拯虽不情愿,但古时候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包拯最终还是同意了董氏的建议。
然而当入了门的小妾有了身孕之后,便仗着肚子里有包拯的骨肉开始作威作福,越发的不将董氏放在眼里,甚至还多次出言挑衅,这让包拯很是生气,最终将这个怀了孕的小妾赶出了家门。
董氏知道包拯将怀孕的小妾赶走之后,就赶紧派人过去照料,一直等到小妾生下一个男孩后,这才偷偷将孩子抱回去抚养,后来包拯也就对小妾之事不再追究,也算是变相地承认了孩子是自己后代的事实。
这个孩子长大后一直奉自己的父亲为楷模,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做了不少的事情,最后也得以入朝为官,包拯在死后留下遗训,凡是他的子孙后代有登上仕途者,必须以清廉奉公为首任,当为百姓奉献,如有违背,将其姓名摘除族谱,不得再入祖坟。
包家后人一直都秉承着包拯的这份祖训,不知不觉已经传承了千年之久,其间从未有一人胆敢违背,到了近代,更是出了一位世界级的大富豪和慈善家,他就是世界十大船王之一的包玉刚。
要说包玉刚的发家之路也是非常的坎坷,虽然父母都是商人,但是干的却都是一些小本买卖,恰逢当时海上商船开始崭露头角,这让包玉刚发现这是一条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
但是有效途径往往就伴随着高风险,许多人劝说包玉刚早点放弃这条路,因为海上运输上边所要承担的风险实在太大,许多富豪之家也不敢轻易接触这类行当。
但是包玉刚却很执着,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于是带着父母东拼西凑给他的十万块钱,包玉刚踏上了他的商船之路。
但是十万元想要做商船生意实在是太少了,于是他将这笔钱全部都用来拉赞助,就这样靠着他东奔西走卖力地宣传,终于凑到了70多万美金的投资,这也是他成功路上的第一笔资金。
靠着拉赞助得来的70多万美金,包玉刚决定背水一战,正式开启了他的商运事业,不得不说他的眼光十分的毒辣,而且运气也非常的好,在短短的几年里,他是将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船王”,巅峰时期就连李嘉诚也比不上。
赚到了钱的包玉刚并没有忘记他们包家的祖训,要将赚来的钱奉献给人民,于是他花费巨资在宁波办理教学,开创赫赫有名的宁波大学,而且他还为上海交大捐赠了一个图书馆,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也总能看到他仗义出手的身影。
作为包拯的第二十九代子孙,包玉刚可谓是一直传承着先祖上千年留下的祖训,而这也是包拯给后世儿孙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
张华盛,傅腾霄编著. 包拯[ M]. 安徽教育出版社
张国华撰. 包拯身前身后事[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在上世纪80年代斥资千万美金建造大学图书馆……身为“世界船王”,时刻不忘“中国心”.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稳健 果断 远见——包玉刚经营成功之道. 国际经贸探索
世界船王”包玉刚的传奇人生. 中国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