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解放战争结束后的上海,风云变幻快得就像小贩们打牌,一会儿这边大声叫好,一会儿那边大叫糟糕。李士英接手的时候,那场面忙乎得就跟过年的菜市场似的。他一到岗,就接到了一大堆警察局的印章,感觉比过节还热闹。

国民党的王鲁那时候交印章的手都在抖,怕是想着自己这印章一交,自己就得换新工作了。李士英接过印章,笑嘻嘻地说:“兄弟,你这手法比我还紧张,放松点,咱们这是接力赛,你跑完了我接着跑。”

而那些愿意留下的国民党警察,一个个也乐得紧,觉得这新官上任还挺讲道理,不至于让人家走投无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月笙那边听说陈赓要来做上海公安局长,吓得赶紧打小报告:“各位,老规矩,咱们上海的水很深,把裤腿卷好,别惹事生非。陈赓那老哥,手段比我还硬,咱们可别在他的地盘上玩火。”

青帮的哥们儿们听了,也都是点头哈腰,一个个比唐僧还诚恳,谁也不想在大风大浪来的时候出头,那不是找抽嘛?

这事一出,上海的地下世界忽然比修道院还宁静,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的小本本,生怕做错一点小事,被新官抓个正着。这安静的,连过路的猫都觉得不对劲儿。

02

那年头,南昌起义刚刚收场,大革命的势头一落千丈,上海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到处都是敌人的刺刀和枪口,正是这个时候,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特科,来点儿特别操作。

中央特科分成四大部门,总务、情报、行动、交通,样样俱全。然而,情报科这锅汤需要个厨师,于是陈赓被召唤,变身为情报科的大厨。

上海这地方,复杂得很,三教九流的人物比星星还多,要在这里混,得先和土皇帝杜月笙打好关系。杜月笙那是个地头蛇,连蒋介石都得给他三分面子,为了让上海的局势稳如老狗,老蒋也得向杜月笙伸出橄榄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接下了这个活,幽默风趣的他,可是沟通的高手。他开始了接近杜月笙的计划,两人一拍即合,没多久就成了把酒言欢的哥们。

陈赓第一次见杜月笙,地点选在了一家颇有名气的茶馆里。陈赓一进门,就看见杜月笙那威风凛凛的坐在那儿,两边跟放了两排保镖似的,气场全开。陈赓也不怵,大大咧咧地走上前去,一把拉住杜月笙的手:“杜月笙,听说您在上海那可是呼风唤雨的,今天能见到您,真是三生有幸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月笙这人虽然是黑道大佬,但见陈赓这么不拘小节,反而觉得挺新鲜:“敢这么直接,我看你也是条汉子,来来来,咱们好好聊聊。”

陈赓和杜月笙在酒桌上:“杜老板,听说你的信息网遍布上海?” 杜月笙:“哎,这点小玩意儿,就像上海的小吃,哪儿都有。”

陈赓:“那咱俩今后可得多合作,让这上海的风云变得更加精彩。” 杜月笙:“说得好,有你这朋友,我也放心多了。来,咱们干一杯,为了未来的精彩。”

就这样,陈赓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得益于他和杜月笙的“友谊”,完成了不少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03

解放前夕,上海滩的风云就像最后一场麻将,青帮大佬杜月笙手里的牌已经散了七七八八,但人家那气场还在。一听我党以陈赓的名义找上门来,杜老板颇有些潇洒地说道:“台湾?不去。上海?也不留。毕竟,新政权来了,我这黑帮的招牌再挂下去,不是找不自在嘛。”

于是,杜月笙提前打包了行李,带着他那“青帮荣誉退休头衔”,远赴香港安享晚年。然而,上海滩的水可没那么快清澈,总理这边一看,青帮的根子还扎在泥里,得找个人能压住场子。于是,总理想了想,把陈赓的名字往公安局长的牌子上一挂。

陈赓一听说自己被推到这牌桌上,还挺乐呵:“哟,我还没当过局长呢,这次得体验体验什么叫‘挂名为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月笙远在香港,消息还是灵通的,听说陈赓接管公安局,当即召集小弟训话:“以后给我规矩点儿,别再搞那些歪门邪道。陈赓可是我的老朋友,人家要抓特务,你们要配合,别给我丢人现眼。”

这话一出,青帮那帮人乖得像打翻酱油碗的孩子,连个屁都不敢放。上海一时风平浪静。可过了些时日,杜月笙才听说,上海公安局真正的一把手是李世英,不是陈赓。他一琢磨,哑然失笑:“啧,原来是摆了一道啊。不过无所谓了,这局子我早就散了,还计较啥呢?”

说到底,总理这招真是妙,凭陈赓的名字就稳住了场子。就像打麻将时亮个假牌,让人家都不敢胡。陈赓后来还打趣:“总理这招,真像在和老杜玩心理战。挂我的名,够意思!”

杜月笙在香港听说这话,估计得摸着胡子笑:“不愧是陈赓,这挂名挂得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