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筐筐脐橙“搭乘”无人机,在飞手的操作下翻山越岭,飞跃山脊,精准降落在山脚公路旁,装车发往全国各地。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的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一到脐橙丰收的时节,这样的“科幻”场景就成为大山深处的一道风景线。
望家新从深圳回到家乡,成了一名“飞手”。最近,“九月红”脐橙成熟了,找他预约无人机吊运服务的订单不断。“原来一个人一天也就运输两三千斤脐橙下山,但无人机一天可以吊运两万斤左右,山区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科技改变生活。”
12月11日,记者来到秭归县。这里的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地广路险,但金色果海漫山遍野,“九月红”挂满枝头。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日照土壤条件,秭归县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脐橙上市,但运输的“第一公里”成了难题。为了打通脐橙“下山之路”,当地作了许多尝试。这几年,低空经济带来了发展新引擎,农用无人机成为“主力”,仅今年就有1000多名飞手,行业发展带动了超过2000名像望家新一样的年轻人返乡就业。
秭归县委副书记李波说,目前,该县柑橘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100万吨,柑橘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农用无人机作为农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从植保飞防到采收环节,让我们全面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推动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背橙客”“小火车”到无人机
去年8月之前,望家新还是一名深圳的美发师。一次,他在短视频中看到家乡有无人机在高低起伏的山坡上为果树喷药,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于是,他回到家乡后买了一台大疆农业无人机,除了管护、吊运自家橙子外,也给周围农户提供服务。
秭归县的脐橙曾经在几十年中只能靠人工背下山,“背橙客”由此而来。一根打杵、一个背篓、一双胶鞋、一筐甜橙,这是“背橙客”的“职业套装”。当地村民王兵曾经是一名“背橙客”,12月11日,他指着不远处的大山说,现在用无人机吊运120斤脐橙,从山上“飞”下来仅需10分钟,“但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背下来,一趟就要40-50分钟,中间还要休息几次”。
“脐橙产业过去最大的问题是,橙子成熟了如何出山?”秭归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韩庆忠告诉记者,2008年后,当地鼓励农民在橙园装配单、双轨运输车,脐橙开始“坐着小火车”下山。目前,约20%的脐橙采用“小火车”运输。
不过,韩庆忠也提到,“‘小火车’投入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也不能完全解决运输难题,有的地段还是需要人工解决最后几十米的运输问题”。近几年,使用无人机吊运逐渐兴起。
郭兴成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之一,有着“秭归无人机吊运第一人”之称。2021年下半年,他开始对自家的30亩果园进行试验。“当时觉得无人机既然能装药水,为什么不能用来吊橙子?”
就这样,无人机吊运脐橙的做法在秭归县慢慢铺开。
由于无人机效率高,抢农时节约劳动力,尝到甜头后的郭兴成在第二年成立了农业公司和飞防服务队,“现在我们村30%的农户都在尝试用无人机”。他算了一笔账:提供采果+吊运服务,收费是2角钱一斤,以往人工运输则是每斤2.5角,节约了5分钱。
记者还了解到,受脐橙品种、种植地形、距离远近、工价差异影响,不同乡镇及农户之间成本的降低有一定差异,呈现出“运输距离越远、地形越陡峭、人工费用越高,应用无人机吊运节约的成本越多”的趋势,无人机吊运功能已广泛应用在当地果农的采摘过程中。
相比传统人工采果,无人机吊运可实现用工和采运费用的降低。当地社会化服务调研报告(农业)显示,按平均亩产5000斤的脐橙计算,通过无人机吊运可减少250元/亩的综合成本。以秭归县脐橙种植面积40万亩地计算,无人机吊运比例占30%,即12万亩,这一项就能为当地节约3000万元的综合成本。
科技助农,让返乡年轻人更有获得感
“爸妈年纪大了,家里果树到了采果期,都是背着背篓把橙子运回来。”望家新坦言,现在村里老龄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愿意干苦力的年轻人少了,但在国家鼓励低空经济发展和支持返乡创业的利好下,“我们也愿意回来,为家乡、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
他告诉记者:“当美发师时,一个月最多挣六七千元,现在一天就能挣1000元左右,一个月能挣一两万元。”他也坦言,起初会觉得回到农村“生活很无聊”,“但踏踏实实做起无人机工作,切实看到收益后,就有成就感了”。
望家新笑称,去年最忙时,每天都能接到几十个电话预定脐橙吊运服务,“还有很多是客户介绍来的,最远的一次吊运到了四川大凉山”。谈及家乡变化,他感慨说,刚回来时,无人机也就40多台,“今年本地的飞手从之前50多人已经发展到了1000多人”。
一名当地飞手对记者说,在传统农村用上高科技产品,新农人的身份更加吸引年轻人回归了,“有了新型生产工具,年轻人觉得农业也可以有趣和科技感满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了,农村也就越来越有活力了”。
这些年,大疆农业全球市场负责人沈晓君在与用户的交流中发现,进入飞防行业的既有一直在一线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户,也有不少转行的年轻人,“有厨师、美容美发行业的年轻人成为‘飞手’,也有很多90后、00后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她感慨说,“科技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户收入的提高,更多的是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现”。
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航局原总工程师殷时军表示,“农业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从前些年的喷药、撒肥等,拓展到农业的短距离运输等,这样的新场景、新服务是我们乐于见到的”。在他看来,“农业无人机是低空经济中发展成熟度最高的领域,先进的技术应用在农业上,传统农业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