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了二野名将,被誉为“小钢炮”。抗战期间的“夜袭阳明堡”,让他名声大噪。建国后他也长期受到重用,先是担任炮兵司令员,1959年又取代邓华担任了沈阳军区司令员。1973年,中央军委决定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其中北京军区司令员和沈阳军区司令员对调,陈锡联因此调入了北京军区。
他在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一直到1980年,前后有7年的时间。这期间,他经历了三任政委,其中一位还成为了他的接替者。
第一位吴德
吴德学生时代曾参加了反帝大同盟,1933年入了党。抗战前他主要从事的是工人运动,曾任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驻唐山市工会特派员,唐山市工联党团书记,华北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
抗战开始后,吴德调入了河北,主要做组织工作,担任河北省委组织部部长,冀热察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冀东分委书记。后来,他去了延安,被任命为第四室政情室副主任。
解放战争期间,吴德历任晋察冀边区政府交通局局长兼平绥铁路局局长,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冀东军区政治委员兼唐山市委书记等职。
建国后,吴德曾任中共平原省委书记,此后又担任过天津市的市长以及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可说是一位地方大员。
特殊时期,吴德调入了北京,此后长期受到重用,曾担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并兼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第二位刘子厚
刘子厚是河北人,早年读中学时参加秘密革命活动,1929年正式加入我党。入党之后,刘子厚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也曾参与领导发动冀南农民暴动,担任华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一师师长,在冀南进行抗日反蒋游击斗争。
抗战期间,刘子厚担任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五团队政委等职。皖南事变爆发后,刘子厚任新四军第五师第二纵队政治委员, 参加创建发展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刘子厚担任中共鄂西北区第四地委书记兼鄂西北军区第四分区政委,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中原突围和转战大别山的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刘子厚在湖北工作,担任过湖北省委副书记以及湖北省委第二书记、湖北省省长等职务。
1958年,刘子厚调到河北,担任了河北省委第二书记兼河北省省长,后升任省委第一书记。他主持河北十余年间,为河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后来,刘子厚又被调往北京,曾兼任北京军区政委。
第三位秦基伟
要说前两位都是兼任的角色,侧重点并不在军区,可秦基伟却并不一样。
秦基伟1927年就加入了义勇队,参加了黄麻起义。这年,他刚刚13岁,被乡亲们誉为“红色少年”。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师长一职。
抗日战场上,秦赖支队更是名誉太行山。他曾夜闯太行山下小根村日寇炮楼,老区人民说他像走亲戚一样就炸飞了炮楼,这使得他又有了“秦大胆”绰号。
解放战争期间,秦基伟是刘邓首长的一员猛将,担任过纵队司令员。解放后,他参加了抗美援朝。上甘岭一战,也让他被美军公认为最牛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之一。
1955年,秦基伟担任的是昆明军区副司令员,1957年,谢富治调走之后,他成为了司令员。1973年,秦基伟恢复工作,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75年,他却突然调到了北京军区,担任第二政委,没多久他就升任第一政委。
1980年,北京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离任,秦基伟升任司令员,成为他的接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