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又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作为党员干部,就要确保改革举措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深入群众,建立多元沟通渠道,开展民意调查。党员干部要定期深入社区、乡村,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例如,街道干部每月安排专门时间到社区居民家中,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困难,像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改善需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等。网络互动平台:搭建官方的民生意见收集网络平台,如市长信箱、民生论坛等。群众可以在平台上反映诸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公交线路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政府安排专人负责回复和整理。定期进行大规模的民意调查,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例如,每季度针对居民对就业岗位的满意度、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期待等进行调查,调查样本广泛分布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群,确保能够全面反映民众的心声。

二、解决民忧,精准制定改革政策,实施项目监督。在教育领域,根据群众反映的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和教育公平问题,出台相关政策。如推行教师轮岗制度,让优秀教师能够在不同学校间流动,以均衡教育资源;加大对偏远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学设施,提高当地教师待遇等。在医疗方面,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扩大医保报销范围、降低药品价格(如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等措施,来解决民众的医疗担忧。对于民生项目,建立严格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例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中,从规划、建设到分配,全过程公开透明。同时,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接受群众举报,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

三、确保“三感”,注重就业收入保障,维护社会稳定。注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创业培训等服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推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让劳动者的收入能够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在城市和农村的警力投入,完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例如在社区安装监控设备、组建治安巡逻队等,降低犯罪率,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从而提升民众的安全感。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确保在不同情况下,民众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让民众在面临风险时有依靠,进而提升幸福感。(燕南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