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钦州12月16日电 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明清建筑群,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村内现存305副沿用至今的古楹联,涵盖修身、持家、创业、报国等主题,每一副都寓意深远,体现着文明家风的深刻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全国文明村”大芦村。新华网发(灵山县摄影协会 周昌好 摄)

大芦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这里是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三古闻名的广西三大著名古村镇之一,是广西境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清建筑群。近年来,大芦村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入挖掘和利用丰富的楹联文化资源,将传统家风家训与现代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村中不仅成功举办了多项楹联文化活动,如楹联书法大赛、家风故事征集等,而且还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治理,涵养了文明乡风。大芦村因此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古村落”等称号。

“楹联传承”涵育移风易俗好家风

大芦村依托深厚的楹联文化底蕴,通过常态化组织楹联文化宣讲、学生“研学教育”、书法爱好者志愿者书写楹联赠送等活动,让群众深切感受楹联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大芦村劳氏家族勤俭节约、孝悌规范的家风家训。同时更让楹联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养,逐渐摒弃铺张浪费、邻里纠纷等不良风气,涵育睦邻易俗沃土,形成文明和谐的新风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大芦村组织学生开展古楹联文化研学教育活动,讲解优秀古楹联文化。新华网发(灵山县佛子镇人民政府 供图)

大芦村党支部书记劳忠健介绍:“大芦村古楹联文化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组织大家聚在一起学习楹联文化,延续手写楹联的传统,了解楹联背后的历史,是传承劳氏先人优良家风家训、焕发新生代活力的生动体现。”

“一约四会”助推乡村风气展新貌

大芦村依托本村古楹联文明家风阵地,坚持以“一约四会”为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在红白事办理标准、规模等方面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立足村情实际,突出本村特色,将家风家训、办酒办席、环境整治等内容加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此外,不断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充分发挥群众自治能力,推进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切实做到聚村民之力,兴文明之风。

“以前哪家的喜事办得有排面,哪家的人脸上有风光,但是其他随份子的人情负担就重了。现在可不一样了,在理事会的倡导下,大家都自觉谨记先人前辈的家风家训,明白了不是排场越大越好,要量力而行。”大芦村村民代表李成锦说道。

如今,村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明显减少,人情债和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乡亲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真正成为文明乡风的倡导者。

“积分制度”引领共治共享新风尚

佛子镇大芦村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制定村级“文明实践积分制”,细化量化积分管理办法,围绕移风易俗、村级事务监督、平安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公益事业等方面,制定评分和积分奖励标准,探索出了一条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积分促动、群众主动的文明创建新路子,实现家家户户共享共治文明新风尚。

“我们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打扫好房前屋后卫生、减少铺张浪费等就可以获得积分奖励,看到我们村的环境日渐变得干净整洁,游客络绎不绝,环境美心情美,干活的劲更足了。”大芦村群众江远兰高兴地说道。“文明实践积分制”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村民真正成为文明乡风的践行者和引领者。此外,大芦村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服务于民,充分整合机关单位、社会组织、经济能人等多方力量,建立“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工作制度,助推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现如今,大芦村乡亲们人人争做文明人,户户争当文明户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乡风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新华网 芮静 张倩 灵山县文明办 韦丽媛 佛子镇政府 黄世杰)

▍图文来源:新华网

▍图文整理:宣传和对外交流科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署名或删除,电话:0777-2839841。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