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极越的天塌了。
12月2日,极越汽车法务部曾发布微博,称网传关于极越管理层和经营方面的内容系谣言,公司运营一切正常。10天后,所有的“谣言”却一夜成真,这种突如其来的崩盘不止令极越一家公司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整个汽车行业都充斥着一种别样地感觉。
从各大媒体梳理的“极越事件”时间线来看,12月11日,网友发现极越汽车CEO夏一平清空小红书账号,就此传出极越将就地解散;稍晚时分,夏一平发内部信称,公司正遇到困难;当日晚间,疑似极越内部员工表示:“极越全员大会CEO就说全员不发工资不交社保”。
12月12日,极越汽车公关负责人徐继业回应公司财务困境,称公司因缺钱需找资金生存。随后便传出极越员工上海总部围堵夏一平的视频。最新的进展是,百度和吉利会为极越员工缴纳11月社保。
极越出现困境,究其原因是原定百度方面的30亿资金没有到位,而网传资金不到位的原因,是极越存在70亿的烂账,致使百度不再继续投资。
“极越事件”正是中国车市近两年来内卷下的缩影,如同极越上海总部墙上的标语,“中国智能汽车史上,必将拥有每个极越人的名字”,极越的员工生活还将继续,而极越品牌,即将成为历史。
极越,还未体验过巅峰
按照官网的品牌介绍,极越是由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团联合打造。的确,极越背靠百度和吉利两棵大树,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百度的AI技术加上吉利的造车经验,以惯性思维去想,极越想不火都难。
但事与愿违,极越从品牌推出至今,在品牌力层面一直未表现出很大的声量,与之相反的是,极越的产品好评度非常高,可以说是“叫好不叫座”的典型。
比如今年9月上市的极越07,无论是三电技术、智能化技术,还是实用性产品力,均堪称20万级高端电轿标杆。上市后,极越07在10月份销量达到近2000辆,大有突围之势,但11月销量跌至1030辆,体现出产品后劲不足。
极越另一款产品极越01,销量巅峰是在今年8月实现了2000多年辆,随之而来的是销量三连跌,最近的11月月销不足千辆。
巧合的是,上一家有着与极越同样经历的品牌正是高合。高合于2023年底曝出企业内部问题,在持续了几个月的挣扎之后,宣告了一个品牌生命的结束。高合同样属于“叫好不叫座”,只是高合品牌的调性要比极越更高,平均售价要更贵。
在9月份极越07的发布会上,极越曾表示,由吉利、宁德时代和百度共同打造的极越07,研发投入达到千亿级,作为对比,小米SU7(参数丨图片)的研发仅用了100亿。无可否认的是,极越07无论是哪一部分的技术都在向行业发展趋势靠拢,甚至可以达到引领行业趋势的程度,但越是如此,越能将极越品牌力不足的事实无限放大。
极越成立于2021年3月,正值中国新能源车企全面高端化的起步阶段。2021年之前中国新能源车企的高端化,或许是受限于无法有效降低整车成本,从而被动主打“车价高端化”,而2021年后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才真正开启了品牌高端化进程。
极越赶在市场没有内卷、全面向上的阶段,却没有真正打出品牌效应,主要原因就是进程过慢。公司成立后同年7月,极越确定了首款产品的造型设计,直到次年9月,极越01的首个白车身才正式下线,而直到2023年10月,极越01才正式发售。从造型确定到新车发售,极越01用了2年零2个月。
如果放到从前,极氪01的研发周期如此之短可以算得上奇迹,但在新能源时代,尤其是抢占市场的时代,极越并未占得先机。作为对比,小米SU7的研发周期为三年,与当下大部分燃油车研发周期无异,但极越的品牌力无法与小米抗衡,因此从先发热度的层面,也无法做到小米SU7那样一炮而红。
极越,掀起了行业恐慌
与高合不同的是,极越的崩塌没有缓冲期,似乎一夜之间品牌就沦陷了。这就是为何高合破产并未引起行业恐慌,而极越却不同的原因。
一方面,极越背靠百度和吉利两棵大树,加上先进的技术能力以及具有前瞻性和差异化的技术理念,极越的前景本应一片广阔。一夜坍塌首先说明新兴品牌背靠大树,也不好乘凉。毕竟自身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需要从大树中不断汲取营养。
二是,一个极具前景的品牌一夜坍塌,道出了近两年车市内卷的最终结局,并非一切向好,而有可能是一地鸡毛。
三是,汽车品牌的崩盘意味着整条产业链都将受到影响。前有哪吒面临困境,哪吒的代理公司迪思追讨欠款提起诉讼的案子,后有极越倒闭,或许相应的服务公司、供应商也面临迪思同样的困局。
四是,近期全行业的热议,都集中在2025年谁能活不下去这个话题,相比于前些年有些调侃意味的分析,面对极越的崩盘,目前已经没有人还能笑对此事。
今年年终的车市,的确预示了2025年汽车行业将迎来重大变革。从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的内部信被曝出,再到车企相继传出倒闭传闻,以及部分头部新能源车企财报方面的问题,加上三季度众多大集团的利润断崖式下降,2025年车市继续内卷下去,或将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