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前,张学良在西安召集了一次干部会议。他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计划,大多数人都保持沉默,只有于学忠和另一位高级官员发表了意见。

12月10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商议了一项行动计划。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在华清池召开了一次秘密军事会议,没有邀请张学良和杨虎城参加。中央军的部队陆续进驻了潼关,然后驻扎在咸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1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记录:“今天汉卿表情匆忙,神情恍惚,似乎感觉到了某种异样。这或许是因为他昨天受到了我的责备,因此心情不好?还是因为他今天听了剿匪总司令部政工的话而感到不安?”。

蒋介石召开了另一次军事会议,与陈诚、蒋鼎文、张、杨等商讨“剿共”计划。他明确任命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并决定在12月12日发布第六次围剿红军的命令。

12月11日晚上,张学良和杨虎城下令行动。他们最后确定于第二天(12日)早上6点发动兵谏。当天,张学良仍然在华清池与蒋交流。蒋介石想最终确定“剿共”军事计划,因此邀请张学良、陈诚、卫立煌、陈继承等人在华清池共进晚餐。晚餐结束后,时间已经很晚,张学良又陪同几位大员前往新城大楼,直到晚上10点才结束招待宴会。张和杨分别向高级将领和幕僚宣布了兵谏计划并进行了动员。中国共产党代表刘鼎居住在张学良的公馆里,他让木匠涂胜华在这一天制作了一部100瓦的电台。刘鼎给周总理打了个电话,说“全西北蒋张对立已成不可掩饰的事实”。午夜过后,张学良率领重要将领和幕僚来到了新城大楼,与杨虎城一起指挥兵谏。

兵谏

当1936年12月12日零时一切准备就绪后,张向中共中央的刘鼎发出电报:“我已发动捉蒋,请支持。”

随后,在凌晨2点左右,东北军卫队一营营长王玉瓒乘摩托车离开西安,沿途命令部队火速前往华清池加入捉蒋的战斗。同时,刘鼎连发十万火急电报到保安军委机要科,通报张和杨在西安逮捕蒋和陈诚等高级军官的消息。接着,孙铭九和白凤翔、刘桂五也乘车离开西安,直奔华清池,加入行动。这一系列举动使张和杨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进行抗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军前往华清池捉拿蒋,但蒋的守卫使用武力阻止,导致双方爆发激烈交火。在混乱中,蒋孝镇背着蒋翻墙逃脱。为分散敌人注意力,他脱下自己的鞋子给了蒋,两人一前一后,各自逃入树林。蒋在侍卫的搀扶下朝后墙奔跑,踏着侍卫的肩膀爬上围墙,纵身一跃,落入墙外的沟中,腰部受伤。随后,蒋在晨曦中向骊山逃离,最终躲藏在一个洼坑里。东北军最终在骊山山东里逮捕了蒋,带回西安城内新城大楼。而蒋也在洞里被发现并活捉。

张随后致电毛主席,表示扣留了重要人物,并要求国民政府释放爱国分子、重组联合政府,并希望红军迅速集结在环县一带,共同防御胡宗南的北进。同时,张和杨联名邀请中共中央派人到西安商议重要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12月12日上午,张和杨向全国各地和南京国民政府发出通告,要求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释放被捕的爱国领袖以及政治犯等,以建立爱国主张,并寻求国人的理解和支持。张还将通告带到西京招待所,要求被扣留的南京军政要员在通告上签名,结果大多数人都签署支持。这些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各方力量共同抗日救国。张和杨还通过电报向地方势力解释事变动机,并征求意见,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

蒋身处西安绥靖公署杨总部新城大楼,极度愤怒,拒绝进食和与张谈判。张和杨多次公开表示他们的目的是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张在对剿匪总司令部职员的讲话中表示,只要蒋能放弃以往的主张,坚决推动抗日工作,他们愿意支持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多次试图与蒋交谈,但未能成功。此外,张还设立了一个名为“设计委员会”的机构,旨在打造共产党和红军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事变

12月12日上午,军政部长何应钦在南京首先得知西安事变。

下午3时,何应钦在公馆召集了党政军首脑,举行了一场“谈话会”,试图制造舆论谴责张学良和杨虎城。国民党右派人士如戴季陶、居正等则要求立即出兵讨伐,以张“劫持统帅”、“谋叛作乱”为由,并提议由何应钦负责军事。然而,张和杨的八项主张传到南京后,有人对他们“保护蒋安全”的承诺表示怀疑。尽管冯玉祥、孙科、李烈钧等人主张先弄清事实真相,说服张和杨放蒋回南京,但主张出兵的派别仍占据上风。南京市内外开始传播各种关于蒋的消息和传闻。何应钦在公馆内设立了临时办公处,计划发动大军进攻西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下午,力行社书记长邓文仪得知蒋被扣后,认为应立即行动,“不仅要在地面包围西安,甚至还要派遣空军监视封锁”,以防止张通过飞机把蒋送往新疆或苏联。

晚间,由丁惟汾主持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和由右任代为主持的中央政治委员会召开了紧急联席会议,与会者包括国民政府五院院长和各部门负责人,共有四五十人参加。南京主战派一方面利用《中央日报》、中央广播电台等媒体,鼓动人们谴责张学良,宣传“张学良叛国”、“红军占领西安,洗劫全城”,“蒋介石生命危在旦夕”等言论;另一方面封锁西安的消息来源,干扰西安广播电台,阻止外国记者报道张、杨的《八项主张》和西安事变。会议宣读了张、杨的通电后,与会者情绪激动,争论不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凌晨2时,各方意见仍未统一。这时,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考试院院长戴季陶突然发言,警告会议称:如果今晚我们中央不能决定讨伐叛乱,明日全国将立刻陷入混乱,政府将面临倒台,我们无法向孙中山和蒋介石交代。

会议做出了以下决定:一、剥夺张学良一切职务,将其所部军队交由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二、鉴于蒋被扣,无法履行行政院长职务,决定由孔祥熙代为行政院长;三、调整军事指挥机构,决定由何应钦等人负责常务委员会,明确规定:“军事行动归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军政部长何应钦负责。”何应钦主张坚决采取武力讨伐。

当晚,邓文仪在南京明瓦廊召开了力行社全体干部紧急大会,30多人参加。会议确定了5项应变措施,核心是“营救领袖,稳定后方”。为了“营救领袖”,力行社建议政府由军政部长何应钦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紧急调动南京附近的军队前往陕西解救蒋。同时,为了“稳定后方”,力行社要求各级组织和成员维护地方治安,密切监视汉奸、间谍和反动分子。12月13日清晨,力行社常务干事干国勋奉命前往武汉,设立“讨逆赴难”指挥部,支持何成濬主导在武汉采取应变措施,稳定局势。

事件结束

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签订六项协议,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12月25日,蒋介石最后获得释放,事件得以和平解决,张学良陪蒋介石夫妇回到洛阳,后转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