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安区深入推进陕西省深化“三个年”活动和西安市“八个新突破”,始终从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出发,以综合窗口改革为抓手,以人才队伍为保障,以精准服务为重点,以三级联动为延伸,以数字赋能为支撑,五向协同,打造长安区“五位一体”政务服务体系,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化综合窗口改革,推动服务“提效力”

以综合窗口改革为切口,突出“易办、快办、好办”服务核心,实现窗口服务“两减一增”。

强化服务集成,减少办理时限。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审批服务模式,形成导办服务、自助服务、综合受理、特色服务、配套功能五大主要功能区+“重点项目绿色通道”“高效办成一件事”“跨区域通办”“办不成事反映”等多个特色专窗为一体的集成办理空间,有效解决群众多头跑和窗口“忙闲不均”等问题,窗口办件效率提升了约3倍,群众平均等待时长压缩了约43%。

规范服务标准,减少跑动次数。持续优化更新《综合窗口服务标准手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一窗受理”改革实施规范操作手册》,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等窗口工作制度,完善“3纲+15条”管理手册,全面推动规范化建设。强化大厅网格化巡查管理,将人员绩效考核结果和季度、年度评先选优相挂钩,窗口办理时限压缩超65%,群众跑动次数减少80%。

增强改革效应,扩展办事范围。先后协调医保、公积金、婚姻登记、公安户政、交警服务入驻大厅,不断扩大事项办理范围。延长涉企服务链条,增加市场活力,将企业开办、免费刻章、金融服务、政策咨询全链条纳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场景,为企业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抓实政务服务事项“应尽必进”,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目前,大厅入驻部门增加至37家,可办理事项由原来的540项增至1274项。

系统搭建人才梯队,增强服务“专业力”

瞄准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强化培训上岗、竞争上岗、持证上岗工作机制,以专业促规范,以规范提质量。

开展全面培训,锻造精英团队。全年组织召开综合窗口业务、作风建设教育、政务服务礼仪等培训活动80余场,开展业务能力考核9次,对综窗人员的理论知识、服务礼仪、作风建设、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打造“业务强、技能高、服务优”的政务服务精英团队。

推动持证上岗,提高专业水平。建立健全长效技能培养机制,通过开展窗口技能比武、模拟演练、实战考试等方式取优取尖。组织政务服务职业技能认定,拓展技能人才成长空间,确保窗口工作人员100%持证上岗,让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更加专业、规范。

施行5S管理,保障服务成效。以微笑(Smile)、标准(Standard)、简化(Simplify)、高效(Speedy)、满意(Satisfy)的 5S 管理制度体系为范本,每月开展“服务之星”“业务之星”等竞选活动,用好用活考评正向激励机制,持续激发人员工作热情,强化服务质量,群众办事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今年以来,获得群众有效评价139232条,满意率99.99%,累计收到企业群众的锦旗30面、感谢信52封。

做优全程帮办代办,提升服务“精准力”

叫响“安心办”帮办代办服务品牌,将全过程服务贯穿始终,以沉浸式体验呈现政务服务精准与温度。

组建专业帮办团队,服务流程标准化。组建覆盖区、街、村(社区)三级的近千人“安心办”帮办代办服务团队,推广使用“西安帮办”小程序,形成一套规范化、标准化帮办代办服务体系。编制《长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工作制度》,通过明确帮办代办任务目标,启动审前辅导服务,不断丰富帮办内涵,延展服务边界。

聚焦重点项目落地,审批服务高效化。聚焦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编写《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服务手册》,夯实审前辅导、审中帮办、事后回访“三步工作法”,对市、区重点项目实行“项目管家”全链条、一对一帮代办服务,为重点项目建设提速点燃“红色引擎”,赋能项目“轻装快跑”。今年以来,已为长安AI制造基地、秦创长安创慧中芯产业园等56个重点项目提供代办服务,提供审前辅导106次,代办事项127个,跟踪回访56次,让审批服务再次跑出“加速度”。

关注特殊群体需求,代办服务人性化。着眼于特殊办事群体“行动难、不会办、不能办”的难点和需求,化被动为主动,提供“绿色通道”“上门代办”等人性化服务。今年以来,已为高龄老人、残障人士、在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750次,提供上门服务17次,真正把“精细化”“人性化”服务做到每一位办事群众的心坎上。

建立三级联动体系,强化服务“聚合力”

推动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构建层级清晰,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模式,方便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快速办理业务。

打造“1+16+N”体系,强化服务协同。通过建立以区政务服务中心为核心、16个街道便民服务站为枢纽,延伸至N个城市社区服务点的“1+16+N”三级联动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强化服务聚合力,满足企业群众“便利化”办事需求,为区域内企业群众提供更加坚实的政务服务保障和支持。2019年以来,街道、社区、驿站共计11个政务服务站点被评为西安市标准化建设示范站点。

下沉服务事项,激活“神经末梢”。积极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把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打造成服务群众的一线阵地。分多批次持续推进180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街道、村(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咨询办理各类业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真正做到了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建设政务驿站,延伸服务触角。2024年不断探索“政务与银行、政务与园区”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在工业园区、银行、楼宇等人口密集的区域,全面建设完成长安区秦农银行韦曲南街支行、秦创长安创慧中芯等4个“标准化”“智能化”政务服务驿站,为企业群众提供市场监管、税务申报、社保缴费等56项高频事项办理,满足企业群众“就近办、自助办、网上办”的办事需求。

加速推进数字赋能,促进服务“创新力”

依托“陕西政务服务网”和“秦务员”等省市级平台,推动政务服务“数智化”迭代升级,构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政务大厅。

做强数据集成,实现“无感易办”。推出“无感续证智能提醒”服务,建立“无感续证”信息数据库,将卫生许可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涉及医疗、交通、教育、不动产10个类别的证照纳入首批试点服务范围,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证照到期的企业群众,提前30天发送“续证”提醒短信,窗口服务由“坐等上门”变“主动找人”,有效降低经营主体证照逾期风险,预计年底将有500余家企业享受“无感续证”服务。

搭建智慧场景,实现“云厅慧办”。采用VR全实景拍摄技术,将政务服务大厅720度实景拍摄,配置实景导航指引,全程搭配AI智能语音讲解、触控查询,打造出立体化、交互式的3D导航平台,群众“动动手指”就可以全方位了解区政务中心区域功能布局、窗口业务、办事指南、地址导航、咨询电话、邮件发送等内容,让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个性化办事导引、双通道咨询、微信预约服务,开启“沉浸式”政务服务新体验。

强化人机协同,实现“智答快办”。上线“长小安”云客服,开启“智能客服+人工导办”双通道咨询模式,简单问题由智能机器人自动检索、精准应答,复杂问题由人工导办个性化分析、专业答复,打造“7x24小时”不打烊咨询服务,让企业群众咨询“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云客服上线以来已为20000余人提供办事智能引导服务。开发“智能填表”系统,运用情形引导问答方式,精准采集必要信息,自动生成符合要求的申办材料,全面实现申请资料情形区分、表单填写制式规范、指尖政务即享即得。目前,首批智能表单已上线应用,涵盖了医师执业注册、商品房预售许可、新办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多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下一步,长安区将牢固树立“小窗口大服务”理念,积极回应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以“五位一体”政务服务体系为依托,进一步拓展政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政务服务从“可办”向“易办”“好办”转变,叫响“情同此心、如我在办”营商环境品牌,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