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地级市来讲,山东省威海市的科教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北京交通大学(威海)等11所高等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设立于1985年,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12000余人,设有10个学院,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8个、山东省特色专业6个,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山东大学(威海)创建于1984年,现有13个学院,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全日制统招本科生近13000人,博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教职工1250余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00余人。从这两所985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师生规模看,科教资源比较丰富,是威海市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威海市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威海市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从威海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看,2023年,威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列山东省第3位,创新能力水平位列全国城市第35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为72.65%,居山东省第1位。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689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700家。
01
地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分析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简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颁布实施,将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高校院所,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流程基本上打通了,但高校院所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通道还没有打通,即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还没有融合,还存在许多阻隔。
这些阻隔主要有:
一是缺乏一批能较好地起桥梁纽带作用的中介服务机构。尽管现在科技中介机构不少,但总体上,其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还不够强,桥梁纽带作用难以体现出来。
二是高校院所总体上还缺乏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营能力,科研活动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
三是缺乏一支可以较好地促进高校科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综合性技术转移服务人才队伍,特别是缺乏一支专业的技术经理人队伍。
四是科技创新链条比较长,从高校院所的科研到企业的转化应用之间仍有较长的“路程”要走,要经历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多个环节,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商业模式将这些环节有机贯通起来。
五是技术转移的商业模式还比较单一,难以使从事技术转移服务的机构和人才可以完全通过技术转移服务养活自己。
如何打通上述阻隔?虽然目前还没有“一招鲜”的办法,但还是要努力突破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特别是科技部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加以破解的。正因为如此,威海市科技局将工作重心放在促进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上,特别是促进产学研结合上。
在威海,一方面有比较活跃的民营经济,对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有较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院所有不少科技成果,但这些科技成果还难以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旺盛需求。为此,威海市科技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促进产学研之间合作;选派科技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引导科技人员与企业老板交朋友,进而敏锐地捕捉到企业老板提出的技术需求,以委托开发方式承接企业的研发任务。
02
威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比较有特色的做法
威海市采取了许多办法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比较有特色的做法有:
(一)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威高研发计划”
2010年4月,在威海市科技局的推动下,威高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山东省科技厅、威海市政府签署“中国科学院—威高集团有限公司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威高研发计划”)框架协议。协议约定四方共同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和资助中国科学院系统在医用材料、医疗器械、医疗仪器和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2016年6月,四方又签署了“中国科学院-威高研发计划”第二期框架协议,持续支持国产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产业研发。2021年10月,威高集团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威海市政府、威海高新区签署新一轮“中国科学院-威高研发计划”框架协议。此次协议旨在打造“中国科学院-威高研发计划”升级版,即放开两头,在项目端面向全国高校院所,在企业端面向威海市各医疗器械企业,充分体现了“企业主导、自主选题、协同攻关、市场验收”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通过实施该计划,威高集团与中国科学院系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医疗仪器、医用材料、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着力提升威海市,乃至山东省医疗器械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市场竞争力。
自2010年启动以来,中国科学院系统与威高集团面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在应用技术研发、产品试制、创新平台建设、信息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合作。现已累计投入3亿多元资助支持66个项目,建立了10个高水平研发平台,13个项目实现转化及产业化,已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证15个。目前,17个在研项目实现与20家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专项支持资金1.09亿元,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0多亿元。
(二)与齐鲁工业大学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
为促进山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科技成果在威海转化,威海市与山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共同出资设立了校(院)地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每年1000万元,双方按照3∶2的比例出资。从山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与地方共建产学研合作基金的模式看,校(院)专家教授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由校(院)与当地科技局联合评审立项、中期检查和验收,并给予经费资助:由校(院)拨付一定经费给承担项目的校(院)项目承担单位,由合作的地方政府将该出资的那部分拨付给项目承担企业,企业自筹不低于50%的经费,用于合作项目的研发。威海市的做法是,采用事中支持方式,即按照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技成果项目落地威海市并签订技术合同,经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后,按照技术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
目前,除与威海合作外,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还与枣庄、东营市东营区、济南市商河县等市县政府合作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已经发展到21只基金,基金规模每年超过9000万元,原则上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与地方人民政府各占50%。设立该基金的宗旨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速推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技术成果在地方企业转化与应用;二是引导地方企业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所属单位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对象是签约地所辖企业、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所属单位。到目前为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累计实施校(院)地基金项目173项,校(院)资助经费6400万元,地方政府资助经费8557万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3.89亿元,校(院)实现技术收入1.61亿元。
截止到目前,在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合作中,威海市已累计立项32个项目,补助资金3257万元,占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合作项目总数及地方政府资助经费的比例分别为18.5%和38.1%。其中,7个项目实现了产业化,攻克了西洋参绿色种植技术、冷链食品加工、先进电机技术等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实现新增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可见,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设立的21只基金中,与威海市共建的基金资助的项目多、支持力度大,成效也显著。为何威海市项目数和资助额均比较高,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威海市高度重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力支持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成果在威海转化;二是威海市的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意愿较强,有较强的创新活力;三是威海市科技局在执行环节找准了切入点,即在技术合同经认定登记后,按照核定的技术性收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
(三)组建工作专班组织科技人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在促进产学研合作中,政府科技行政部门如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威海市科技局的做法给出了一份较好的答卷。威海市科技局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设立了8个创新链,并在局内部组建了8个创新链工作专班,分别由处级领导牵头,优选43名干部按其所学专业、擅长领域加入各个专班,实现工作专班与科室“优势互补”。各个专班梳理挖掘11所驻威海高校的153个研发团队,包括186名博士生导师、571名教授在内的1319名高校教师,优选聘任25名首席科学家,精准匹配到8个创新链上。组织专家团队与企业共同凝练重大关键技术,并推动专家团队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技术攻关项目270余项,实施了126个市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86亿元,形成了185个新产品,新增销售收入11.2亿元。例如,在工作专班的组织推动下,山东大学(威海)王丽教授先后与威海有研稀土、迈世腾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由有研稀土公司出资1000万元,合作成立磁性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院,实施电机用超高性能稀土永磁制备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立项支持996万元,项目实施后新增收入4850万元;由迈世腾公司、文登区政府共同出资900万元,围绕新一代显示技术磁性元器件开发及集成应用技术,展开了全面合作。
为进一步放大产学研合作效应,2024年威海市又出台了《威海市科技副总、协同创新工程师聘任管理办法》,由支持本地产学研合作为主拓展到全国高校院所和创新平台,试行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才到企业兼任科技副总、协同创新工程师,每两年聘任1批,科技副总每批20名左右,协同创新工程师每批80名左右,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共同破解技术难题、共同推动成果转化。聘期内明确协同企业创新目标任务,并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由本人支配使用。科研人才到企业兼任科技副总、协同创新工程师进一步提升了人才与企业合作的紧密度,使他们能更深入地下沉到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更有利于整合全国高校院所各类创新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变“企业围着高校院所转”为“高校院所围着企业转”,通过创新供给端、企业需求端、政府服务端协同发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研成果加速产业化。
威海市科技局的上述做法就是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组织高校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选题并组织研发,政府再择优予以立项资助,或申请山东省科技计划资助,充分体现了政产学间的结合。
同时,威海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人员梳理了880名高端人才、851项科技成果,推送给894家企业,已有18名专家与企业建立了长期联系,5名专家与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乍看起来,18和5两个数字与880相比显得很小,即工作量很大,成效却似乎不显著,但实际上已经很不错了。这也进一步说明,高校的科研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的问题。
(四)打造“1+4+N”创新平台体系
其中,“1”是指2019年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方面作为龙头载体,负责统筹全市创新平台建设,另一方面灵活运用市场机制,针对全市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引进资源要素,组织技术攻关,专业、高效、精准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4”是指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通过将国家部委大平台的号召力、“双一流”大学的原创力以及威高等行业龙头的影响力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吸引力的“创新策源地”,对产业创新发展发挥关键支撑作用;“N”是围绕全市细分产业及各区市、开发区创新需求,采用共建、加盟等方式建设若干特色平台。按照做实“1”、做强“4”、做活“N”的指导思想,通过抓平台聚合、产业契合、人才耦合、多链融合,为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探索了新路径。该体系现已纳入高端平台29家、延伸设立创新机构160多家,覆盖威海市八大产业集群和所有区市、开发区。体系内汇聚了33名院士、119名省级以上领军人才、480名博士,成为全市密度最大、增长最快、创新最活跃的人才高地。通过平台企业“双走进”活动,精准匹配创新资源,实施“一链一主题”的“融链”行动,实现上下游供需、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卡位入链”;通过建立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发布了重大技术需求18项,“悬赏”金额6600万元,以有组织科研、任务型攻关,实现多个领域引领性突破。体系内平台累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14项,转化科技成果243项,争取省级以上支持项目184项。
另外,为促进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发展,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实行备案。对于促成技术转移合同收入300万元及实现技术转移服务收入30万元以上的服务机构,可以申请备案为山东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威海已有8家机构备案为山东省技术转移机构。经山东省科技厅对其绩效进行评估,评估为优秀的,可获得50万元补贴;评估为良好的,可获得30万元补贴。
从上述做法看,威海市政府贯彻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的地方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更加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以及威海市科技局贯彻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将工作重心放在促进企业成为成果转化的主体上,为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条件,引导高校院所向企业输送科技成果或与企业开发产学合作,引导科技人员、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
03
威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威海市紧紧围绕企业的创新需求,从市内市外两个方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一)威海市政府采取了更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
无论是“中国科学院-威高研发计划”还是与齐鲁工业大学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威海市政府都发挥了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引导了中国科学院、齐鲁工业大学的科技创新资源流向威海市的企业。同时,威海市科技局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与推动作用,并利用行政资源,组织威海市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或任职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深入威海市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针对企业的实际问题开展研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难题,是一举两得:一是解决了高校科研项目的来源问题,使其面向企业的技术难题开展研发,加强了研发与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程度,促进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二是帮助企业发现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促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坚持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举措,威海市牢牢把握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这一定位,以企业为主体对接市内外高校院所的科技资源,其着力点始终围绕企业的科技创新需求,重心放在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从中可知,威海市的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迎难而上,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威高集团借助三轮十多年的“中国科学院-威高研发计划”,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基地,其他医疗器械企业也从中受益。
(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实现。威海市通过打造“1+4+N”创新平台体系,发展一批具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平台型机构,每一个机构不仅具有一定的成果转化能力,也都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这些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四)必须引导高校院所的研究开发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威海市科技局组织向894家企业推送880名高端人才、851项科技成果,却只有5名专家与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表明威海市高校院所的科研与当地产业发展的结合度有待加强。这一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科研不够深入,取得突破的科技成果缺乏。
本文刊发于《科技中国》2024年第11期。吴寿仁,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工。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