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止一次看到说:苏联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严格控制逻辑学的传播教育。中国的学校也不教逻辑学,被灌输的“辩证逻辑”只是诡辩术,所以培养出一大批杠精,只有形式逻辑才是真正的逻辑。
事实真的如此吗?
逻辑的起源与发展
无论形式逻辑还是辩证逻辑,都产生于古希腊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
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是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强调思维的形式结构和规律,注重推理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它通过对命题和推理的形式分析,确定其逻辑形式是否正确,不考虑命题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意义。
亚里士多德总结出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逻辑基本规律,被广泛应用于哲学、数学、科学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清晰、准确的思维工具,帮助人们进行严密的推理和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辩证逻辑的奠基人是赫拉克利特,他强调 “客观事物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提出了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等著名论断,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思想。
辩证逻辑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变化性和发展性,认为事物是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发展变化。它注重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认识事物,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看待问题。
在之后的两千年间,形式逻辑的发展比辩证逻辑快得多,形式逻辑被广泛应用于分科知识的归纳整理当中。例如,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形式逻辑被广泛用于对神学教义的论证和阐释,其规则和方法相对固定和明确。
辩证逻辑则长期处于比较朴素和萌芽的阶段,它更多地是一种对世界变化和矛盾发展的直观印象,缺少形式逻辑那样严密的推理和论证体系。
到了康德时,康德认为逻辑(形式逻辑)是在主体对对象之间进行思维,将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使之成为有联系有规律性的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
黑格尔认为传统逻辑存在着局限性,它只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思维方式,无法把握事物的辩证发展和内在矛盾,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辩证逻辑来超越传统逻辑。黑格尔将辩证法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他以唯心主义的形态,系统地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以及诸多的辩证法范畴,使辩证法成为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和严密推理的理论体系。
辩证法三大规律:
l 矛盾统一法则
l 质量互变法则
l 否定之否定法则
再后来,马克思把他的唯心辩证法批判改造为唯物辩证法,并开辟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分歧
随着数理科学的发展,形式逻辑逐渐被发展为逻辑主义哲学,在罗素时期达到顶峰。
秉持逻辑原子主义的罗素认为辩证法是基于错误的假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他对黑格尔和马克思极其蔑视,贬低辩证法以及他们的哲学理论。
罗素认为只有形式逻辑是真实可靠的,可以将数理逻辑演绎出整个世界的逻辑,将语言符号化进行逻辑推理,就可以演绎出描述世界的语言。在形式逻辑学的影响下,各门科学一谈到自身的规律,就会想到它是一种超越时间性的永恒的事情“真相”,即便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一部分西方学者将“形式逻辑”捧上神坛,为资本主义逻辑的正当性和永恒性辩护。例如,他们认为贫富之间只有差别,不存在矛盾。
于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以苏联为中心出现了一股以辩证法否定形式逻辑的浪潮。1930年,苏联哲学界展开了对德波林学派的批判,其中包括把形式逻辑等同形而上学加以全盘否定,这也是我国30年代批判与否定形式逻辑的背景。
但在50年代之后,斯大林和毛主席都恢复了形式逻辑的地位,并逐步加强对逻辑学的研究和发展。
是否将逻辑学纳入中小学课本也是经过广泛讨论,最后决定不纳入的主要原因是难度太高,中小学生的思维刚开始从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并且常用的逻辑已经包含在数学、物理、语法等学科教育当中,没必要再增加学生的负担。
因为教育的普遍化,我国全民的逻辑性是比较高的,说中国人不讲逻辑根本站不住脚,对比外国人显得正常多了。
回到罗素,苏联对罗素和形式逻辑的批判并不只是为了政治立场而反对。罗素由数理逻辑发展而来的逻辑原子主义有非常多缺陷,例如:
l “无穷公理”是一种假设,人并不能真正验证无穷;
l 以逻辑为基础的逻辑主义在根基上就存在非逻辑的因素,数学和物理学都需要几条不证自明的公理作为初始条件,这几条公理就成为悬而未决的事情,1+1=2吗?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直线吗?以人的局限性不得而知。
l 罗素为了解决悖论提出了逻辑类型论,将对象、类、类的类等进行了严格的分层。然而,这种分层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为设定的,缺乏一种自然的、基于逻辑本身的必然性。在实际的数学和逻辑推理中,不同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那么清晰,这种人为划分使得逻辑系统变得极为复杂,增加了推理的难度和理解的成本;
l 逻辑主义试图将全部数学都归结为逻辑,这种过于绝对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发展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包括逻辑推理,还涉及到直觉、经验、应用等多个方面。抛开具体内容,逻辑推理无法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逻辑主义是将“形式”当作本质从中抽象出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形式的形式”,逻辑学家们走上了一条越来越形式化和抽象化的道路。
真正击倒逻辑主义的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和近代物理学发现。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彻底否定了数理逻辑的根基,数理逻辑并不是客观实在,只有在有限范畴内是有效的。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否定了旧有的形式逻辑,比如“电子在盒子里”与“电子在盒子外”同时成立,光子同时存在1个、2个和0个的状态。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因果逻辑会得出“意识决定物质”的结论,而真正应考察的是“因果逻辑”本身,它真的是客观存在吗?
这也证明了用已知的“形式逻辑”无法推导出真实的存在,可现在还有人用罗素的观点来批判马克思和辩证法,不去了解底层的逻辑。
形式与辩证-对立与统一
虽然否定了旧有的形式逻辑,但为了认识事物,就要发展出新的“形式逻辑”来总结归纳新知识。所以虽然形式逻辑不完备,但不能完全放弃形式逻辑。人在学习实践中,仍要大量使用形式逻辑。比如,光子的存在无法被理解,但仍然被定义为“波粒二象性”的形式,人类也只能以“形式”来考察新事物。
逻辑学也“辩证”了,“旧形式逻辑”为正题,“辩证逻辑”为反题,二者的合题构成了整个“逻辑学”图景,成为新的“形式逻辑”。所以,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对立且统一的,要用形式逻辑认识事物,又要以辩证逻辑来否定,达到新的高度,逻辑学这门科学也将沿着辩证的方式螺旋上升。
和“逻辑学”一样,其他事物的存在都包含“形式”和“辩证”两部分,也都同时存在两个逻辑方向。物理学发展中,正题“牛顿力学”,反题为“相对论”,二者合题,此合题又被量子力学否定,成为新的合题。其中每个要素都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
从辩证逻辑上来看,爱因斯坦想要找到大一统理论是无法达成的,事物当中存在矛盾性来否定自己,要不断建立新的形式概念和新的形式逻辑,不存在永恒不变的逻辑囊括一切。
无论是物理逻辑还是社会逻辑,逻辑学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前提的,科学发展又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人决定了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是唯物辩证法。逻辑不是自然形成的,逻辑包含了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看待事物之间联系的方式,逻辑的发展以人的主观实践所推动的。
但西方逻辑分析学派认为唯物辩证法太过“模糊”、“无法定义,由此攻击马克思主义,以及说“中国人欠缺逻辑思维”。而在唯物辩证看来,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包括语言和逻辑,分析哲学要求的确定态是不可能达到的,比如“卧龙凤雏”一词的语义,只因为一部电影便发生了改变。 分析哲学虽然有其进步意义,推动了形而上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但其诉求的“清晰”的边界仍难以确定。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国内外的思想分歧是由哲学逻辑的分歧引起的,国外的月亮不一定圆,只有多学习才能判断哪一方才是对的。
逻辑的缺陷与适用范围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对立而统一,各有合理性,也有其缺陷。
形式逻辑需要把对象看作固定不变的抽象物,对于思维内容的实质和事物的内在本质挖掘不够深入。
辩证逻辑对对象的概念和判断相对比较模糊,结论往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很难像形式逻辑在数学计算或程序设计中那样给出具体、精确的时间节点和事件细节。
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就能明确适用范围。
在低阶的数理科学中,形式逻辑占主要地位,在几百年中,定理和规则并未发生太多改变。但在科技前沿和社会领域,就需要辩证思维了,科技前沿触碰到了“存在”的本质问题,用传统逻辑很难找到答案;在社会领域中,社会发展变化快,旧的形式逻辑会很快落伍,就需要不断产生新的知识来指导工作,比如法律、社科、新闻等行业变化非常快,需要很强的辩证思维才能做好工作,保守落后的形式会成为发展的阻碍。
虽然辩证逻辑非常重要,但前提还是融会贯通形式部分,只有全面把握形式,穷尽推理,才能发现和考察矛盾的发展变化。比如马克思首先是个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全面学习考察过以往的哲学与经济学,用形式逻辑将人类社会和资本推演到极致,得到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结论,用辩证法从经济范畴的量变到达社会范畴的质变。
如果形式逻辑不够完善,强行“辩证”只能带来更大的危害。在苏联打击形式逻辑的时期,辩证逻辑的发展也遭遇了阻碍,“辩证”变成了为立场说话。讲不好形式逻辑就没有正确的辩证逻辑,缺乏辩证逻辑就无法发展新的形式逻辑。
辩证法与诡辩的区别
很多人会认为辩证就是诡辩,只要学习过辩证法就能分清是辩证还是诡辩,二者的方法结论完全不同。
辩证法是试图全面理解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思维方式,是通过对矛盾的分析、对事物正反两个方面的综合考量,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
而诡辩的关键点在“辩”上,没有“证”的过程,通常将事物简单二分,颠倒黑白。
比如电视剧中育良书记多次用“辩证法”进行诡辩,认为岳飞被杀是因为情商太低,忽略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将自己的腐败堕落归结为外界的诱惑和他人的阴谋。
如果对事物的认知不足,也会成为诡辩,所以先要达到形式上极致,接下来辩证才是接近真相的,从形式到辩证同样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总结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共同构成了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在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形式逻辑的严谨性来构建稳定的知识结构和准确的推理体系,又需要辩证逻辑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来把握事物的动态变化和复杂的矛盾关系。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帮助人类在思维的天空和知识的道路上更好地探索前行,使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无论是在学术研究、社会实践还是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这两种逻辑方法,都将极大地提高我们思维的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