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11月的楼市数据,楼市出现了一年多来罕见的回暖迹象。
先看全国11月新房成交金额和成交面积:
上图是根据统计局数据整理出来的,可以看到:11月全国新房卖了8270亿元,销售面积是8188万平方米,同比2023年11月均出现了反弹。
其中成交面积同比上涨了3.25%,销售金额同比上涨了1.39%。这是去年3月以来的第一次。
今年11月的新房成交均价是每平方米10100元,同比去年下降了1.81%。但如果跟今年前10个月的均价相比,则出现反弹。今年前10个的成交均价是9862元/平方米。全国新房均价在连续跌破每平米1万元之后,重返1万元上方。
用“价量齐升”来形容11月的全国楼市,一点都不为过。
楼市的回暖,带动了建筑及装潢材料的销售。这类跟家庭装修有关的消费,11月同比增长了2.9%。而今年前10个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的销售同比下降了3%,10月同比下降了5.8%。
“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的逆转,印证了全国楼市的确在回暖。
楼市在11月的成交放量,跟9月末以来宏观政策、楼市政策大转折有密切关系。
9月末以来,央行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一线城市全面松绑楼市,楼市降税,国家宏观政策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新表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楼市成交在9月末开始反弹,但从付定金买房到合同备案需要大约20天左右,所以成交数据带有滞后性。
本周公布的11月70个城市房价走势,也印证了楼市有企稳的迹象:
1、新房环比上涨的城市从10月的7个,增加到了11月的21个。
2、二手房环比上涨的城市,从10个增加到了12个。
但新房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跟10月一样,依然是3个城市(上海、太原、西安),二手房同比上涨的城市还是0个。
综合评价70个城市过去1年的房价(新房、二手房),可以发现上海、太原、西安是最坚挺的。此前我们曾撰文分析过这几个城市为何坚挺,这里就不赘述了。
当前楼市的企稳、回暖还都是初步的,需要继续观察2到3个月才能确认。
而且楼市的成交高度分化,一线城市最热,其次是少数二线城市,大部分城市仍然处于僵持阶段或者只有轻微放量。
最近两个月,势头最猛的城市是深圳。
11月份深圳全市一手住宅网签8076套,环比上升94.46%,同比上升191.24%,新房住宅网签套数创下了46个月以来的最高;二手住宅过户7125套,环比上升16.46%,同比上升127.42%,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创近50个月新高。
其次是上海。11月,上海二手房网签量达到27050套,创下近44个月的新纪录;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68.49万平方米,环比上月上涨0.43%,比去年同期水平上涨14.12%。
今年以来,上海楼市回暖比深圳还要明显。由于前几个月基数高,上海最近两个月的回暖力度看起来不如深圳。
11月,北京二手房成交达到了18763套,创下了近20个月以来的新高;新房网签4888套,同比上涨12%,环比上涨5%。
11月,广州新房网签了8304套,虽然环比下降了2000套,但仍然是全年成交量第二高,是3月小阳春时的1.7倍;当月二手房网签11400套,创下自去年4月以来的新高。
杭州市区(含富阳、临安)11月新房成交7615套,与去年同期相当,创下近5个月新高,环比增长26.5%;当月杭州还成交二手房10429套,环比上涨14.4%,同比上涨18.5%,创下20个月来的新高。
杭州楼市不仅放量,房价也环比上涨,11月新房环比上涨了0.9%,位居全国第一;二手房环比上涨了0.8%。
成都楼市的成交量就更加恐怖,11月单月卖房3.7万套!其中新房成交超过1.1万套,环比上涨54.5%,创下年内成交最高值;二手房成交超过2.6万套,为2023年4月以来最。
楼市的回暖势头能持续吗?现在是不是买房的最佳时机?
我的看法是:市场是否真的企稳回暖,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未来2到3个月非常关键。
国内宏观政策全面“轰油门”,是支撑楼市向好的最大动力。但另一方面,我们将迎来新的不确定性:特朗普即将就职,他如何处理中美关系尤其是关税议题,尚不能确定。
特朗普最近释放了很多缓和的信号,比如邀请中国领导人参加他的就职典礼,说“美中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
他在第一个任期的前几个月,也看起来很友好,但后来关税大棒还是打下来了。后来对孟晚舟的出手,也选在2018年12月中美峰会的同一天。这说明特朗普在谈判中,惯于使用偷袭和极限施压的方法。
不过,楼市跟股市有很大的不同,股市更容易受到外部事件的冲击,波动性比较强;而楼市变动周期较长,是不可贸易商品(无法出口、进口),主要受国内政策影响。
所以我对2025年楼市的判断是:整体将好于2024年,如果中美贸易谈判顺利,不排除在2025年下半年出现明显回暖迹象。
但不同城市之间,楼市分化程度比较大。一线城市楼市回暖已经比较确定,尤其是深圳,由于部分片区取消了限购,外地富人到深圳抢房子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而且会持续。
如果北京能取消五环外限购,上海能取消外环外限购,也能产生类似深圳的效应。北京上海的引而不发,让很多资金陷入了观望。
虽然外地人也会去广州、杭州、成都等城市买房,但大家都不傻,都知道北、上、深最有价值。很多资金在等北上深进一步放松限制。
2025年如果楼市再度降温,深圳核心区是有可能阶段性取消限购的;北京、上海核心区也有可能把社保降低到1年、郊区取消限购,京沪核心区取消限购难度非常大。因为这跟京沪减量发展的战略矛盾,逻辑不能自洽。
如果你是投资,尽量选“最有钱+级别最高”的10大城市核心区。而且轻易别去郊区、新区。
10大城市之外、进入上述名单的城市,其核心区配套好的盘也有一定价值,但确定性不如前十大城市。
GDP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城市的实力只看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就够了。
比如GDP解释不了为什么天津的“汤臣一品”的单价,只卖上海汤臣一品的六分之一。但资金总量可以完美地解释。
资金总量之外,还要考虑供应量,以及这座城市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产业抓风口的能力,还有限购因素。
深圳资金总量比上海少那么多,为什么住房均价不低于上海?因为深圳商品住房存量只有上海的四分之一,深圳市场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都超过上海。
北京资金总量是深圳两倍,为何房价基本差不多?因为北京落户门槛高、限购门槛高,商品房存量是深圳的近4倍。如果北京住房不限购,汽车牌照采取拍卖方式,房价还能大涨一波。
从政策、产业、人才、财富等因素综合考虑,中国内地不动产最有价值的城市就是北京、上海、深圳。其他城市跟这三个城市相比,都有相当远的差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今天发表了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曾担任过央行副行长)的文章,提出:2025年,应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准降息,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引导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我前两天在“刘晓博说财经”公众号预测2025年的文章(点击查看)里也认为:明年LPR利率会继续下降40到50个基点,其中5年期LPR降幅会更大一些。针对房贷的定向降息,未来将主要通过LPR的不对称降息实现,而不是继续打破房贷利率下限,房贷利率优惠(LPR减点)反而会有所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