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水平跟美、苏、德等军事强国相比,基本是不够看的。但是在我国战场上,其武器装备却有着极大的优势。

首先日军编制中炮兵比较齐全,除了独立的重炮部队外,初期的日军师团都有炮兵联队,步兵联队中有联队炮中队和速射炮中队,步兵大队中有步兵炮小队,就连步兵中队中都有6到9具掷弹筒。

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只有中央军和晋绥军中有较大规模的独立炮兵部队,其他地方军系的山野炮多限于团、营规模。我军改编后八路军甚至只有一个山炮连,新四军全军只有一门炮。

在师属以下炮兵方面,国军只有少部分师有山炮营,大部分师/团都是装备迫击炮。不过好在迫击炮还够用些,一般每个步兵团有6门迫击炮可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我军中,全面抗战开始时除了唯一的那个山炮连外,八路军115师有6门迫击炮、120师有4门、129师有6门——这就是炮兵的全部家当了。

在之后的抗战中我们组建了总部炮兵团,各战略区也有营级规模的炮兵,主力团有了迫击炮,但总的来说炮兵规模也还是比较小的。

在当时想要动用迫击炮参战,打掉多少发炮弹,往往需要相当高级别指挥员才能拍板。

所以大家要是多看老战士回忆录或采访的话就会发现,在当时有迫击炮参战往往就是了不得的事情。而对于群众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看着八路军扛着步枪在作战,机枪也有但数量不太多,加上当时主要吃小米,所以“小米加步枪”的说法就是这时候来的。

请注意我们这里说的还是老八路,而不是土八路,因为土八路装备步枪也不多,就更别说机枪了。

而当时八路军的机枪有多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1938年初八路军实力统计,全军兵力92000余人,共装备轻重机枪594挺;据1940年初八路军武器实力统计,全军兵力已达36万人,装备轻重机枪1590挺。

由以上统计可见,尽管两年的时间中由于作战缴获,八路军机枪保有量增加了约1000挺,但部队规模也已是之前的4倍之多,机枪的平均保有量从155人/挺变成了226人/挺,平均每个步兵团的机枪装备量只有10挺左右。

当时朱老总和彭总的报告中便称:八路军的轻武器“百分之八十使用过度,来复线已磨平,口径已松,射击已失效”,而“自动火器(轻重机枪)平均每连不及一挺”。

也就是说当时群众即便看到了八路军主力部队过来,每个连百多号人中也未必有一挺机枪。

而当时的国军虽然炮一直不多,但至少在机枪方面还是不太缺的,每个步兵连编制6挺轻机枪,还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日军,那在机枪方面就更不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1941年日军华北方面军实力统计,其全军实际装备轻机枪5244挺、重机枪1225挺,另外还有缴获国军的轻机枪2187挺、重机枪264挺。

此外日军还装备有榴弹炮93门、野炮290门、山炮414门、缴获山野炮140门、缴获步兵炮/迫击炮683门、步兵炮492门、掷弹筒5880具。

日军装备的重炮一般跟我军作战时用不上,但其山炮、步兵炮以下装备(尤其是掷弹筒)是经常用到的,其光是掷弹筒可就装备了将近6000具啊!

上面还仅仅是日军的装备量,那么多伪军尚不在内,当时伪军多使用日军缴获的国军武器,一般是从库存中划拨出去,所以伪军的装备水平也比我们要好。

而且上面我们提到的还仅仅是武器装备的数量,弹药消耗量尚不在内。对于八路军来说,弹药量的不足更为关键。

据日军统计,其华北方面军在1940年作战中共计消耗各类子弹约3622万发,其余仅掷弹筒弹就打了34万多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知道八路军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打得规模很大,但在整个百团大战中全军消耗子弹100多万发,只有日军华北方面军全军子弹消耗的三十分之一。

即便局限到百团大战进行的那三个月时间内,仅计算日军跟八路军交战的弹药消耗,其弹药消耗也是我们的10倍以上。

更别说日军消耗量更大的掷弹筒弹、步兵炮弹、山野炮弹了,这些玩意我们当时根本就没多少。129师几十个团打了三个多月,掷弹筒以上的炮弹只打了2000多发。

对于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战役来说,2000多发炮弹,而且大部分还是迫击炮和掷弹筒弹,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再以129师的情况来说,全战役期间共计消耗了70多万发子弹,其中机枪弹的消耗约有27万发,占比将近40%。

实际上在大多数军队中,机枪弹消耗占比如此,甚至是更多些,都是比较正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八路军中是什么情况?一个团的轻重机枪平均只有十来挺,机枪装备量大大低于正常军队的装备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机枪弹的消耗占比反倒还占到了将近40%,这恰恰说明机枪在战斗中承担了更为重要的火力支援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129师参战部队有40多个团,总兵力占到了八路军当时兵力数的约四分之一。估计其装备轻重机枪的数量也占到约四分之一的话,就是约400挺轻重机枪。

400挺轻重机枪打掉了约27万发子弹,平均每挺机枪在战役中的耗弹量为600多发。

而129师当时参战兵力约10万人左右,大部分战斗兵都是使用步枪,步枪弹的消耗是40多万发,平均每个步枪兵能打出几发子弹呢?

我们都知道当时有个“三枪八路”的说法,打完三发子弹往往就要冲锋打白刃战了。请注意这还是主力八路打重要战斗,要是哪次战斗人均都打掉三发子弹,那也不够消耗啊!

现在大家看抗战题材的电视剧,经常会看到剧中的八路军火力全开,机枪就是突突突个不停,步枪也是噼里啪啦地打,实际上当时哪能打得起这种富裕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面说过机枪的耗弹占比比较多,这是因为当时我军的炮极少,实战中机枪一般就是最为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所以在重要战斗中,机枪是一定会上阵的。

但是机枪不是电视剧中的那种打法,那么打实在是打不起。

一般来说机枪是打点射较多,抱着机枪就打不停了,这种机枪兵是不合格的。尤其对八路军来说,子弹太精贵了,更不可能这么去打。

在当时,我军的机枪手基本都是要百里挑一的,都是清一色老兵,新兵一般是摸不到机枪的。

实战中,一般都是连排长(主力连一般有3挺轻机枪)掌握轻机枪,团营长掌握重机枪,有时候甚至亲自上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在1938年的明铺战斗中,重机枪出现了故障,717团参谋长左齐就亲自上手排故,但自己也被日军子弹击中。在这场战斗中,左齐身负重伤,右臂被截肢,而给左齐手术的就是白求恩大夫。

当时八路军药品奇缺,为了节省药品,左齐坚持不用麻药,所忍受的痛苦我们常人是难以体会到的。

而正是因为指挥员亲自掌握机枪,机枪手的素质高,我军机枪给日军造成的伤亡也极大。所以战斗时,一旦发现我军机枪参战,日军就判断是八路军主力,而且还会不惜一切代价地要干掉我军的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因如此,八路军的机枪手在战场上远比步兵危险,所以我们现在看很多八路军机枪手都是配钢盔的,主要也是尽可能减轻机枪手的伤亡。

而在机枪承担主要火力输出任务的时候,步枪兵是怎么作战的呢?

由于弹药过少,八路军的新兵训练极少打实弹,基本都是在战斗中经受锻炼的。实弹打得少,加之步枪老化、庞杂和子弹性能的问题,所以一般步兵都是通过近战打排枪来提高命中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八路军还会挑选特等射手,主要是老兵和有天分的新兵,发给好枪和缴获的原装子弹,同时配发弹药也相对多些。战斗时这些射手其实打得子弹要多些,大部分步兵一般不会老是打枪,因为手里的子弹总共也没多少发。

所以真实的战斗中,一般是八路军指挥员掌握轻重机枪掩护部队,各级特等射手在跟日军对射,其余步兵只有在较近距离才会密集开枪,大部分步兵都是在运动中接近敌人,然后通过近战拼刺刀、打手榴弹来解决战斗。

这样说起来好像也挺容易,可打起来那是很残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上所述,日军每年可以打掉几千万发子弹,我军打掉100多万发子弹基本就没库存了。实战中日军的步兵中队往往也比我们一个团的弹药量足,可想当时的战斗该有多么难?

而我们当时火炮极少,最好的武器往往就是机枪了,日军不仅在机枪装备量上超过我们几倍,其各类火炮更是数量繁多,在这种情况下敌后的抗战又有多难?

而即便是这么难,我们依然在坚持抗战,用极为简陋的武器去跟日军死战到底,背后的牺牲和艰苦卓绝,希望今天的大家能够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