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春 / 文
李纲(1083—1140年),字伯纪,邵武人,自其祖始居无锡。政和二年(1112),进士及第。登第后,即以直言敢谏使奸佞侧目。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犯,出任亲征行营使、四壁守御使,保卫汴京有功,遭排挤,被谪贬出京。建炎元年,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又遭排挤,离开朝廷。后抑郁而死,卒谥忠定。
李纲一生,皆在风雨飘扬的两宋之际,国家动荡,山河破碎。作为坚定的抗金派代表人物,李纲献身家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负天下之望,以一身用舍为社稷生民安危。虽身或不用,用有不久,而其忠诚义气,凛然动乎远迩。”
- 一
对李纲的研究,自其去世后,已然开始。李纲《梁溪先生全集》的编撰,由其少子秀为开端。陈俊卿、朱熹、左光先等时人作序,给予李纲中肯的评价。其后宋、元、明、清各代,诸多文人士大夫给予其褒扬。
近百年来,因为政治文化的截然鲜明,对李纲的研究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前与建国后。建国前,对李纲的研究集中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包括:郭毓麟的《李纲之时代与其对国家之功绩》(《福建文化》1933年2卷12期);炯如的《南宋与李纲》(《新华日报》1940年11月8日,重庆);成亚光的《抗金护宋的民族英雄李纲》(《汗血月刊》1934年11月,卷2期);张熙的《李纲评传》(《福建文化》第一卷,1941年7月)。适逢抗日战争,对李纲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两宋之际”与“抗战中国”的时代相似性,侧重于其坚定的抗金意志,从其“抗金护宋”的行为,提出其“民族英雄”的身份,肯定其“对国家之功绩”,从而实现鼓舞民众的政治和现实目的。
建国后对李纲的研究,受限于政治形势的变换,从时间上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自《江汉学报》1963年第5期发表王瑞明《论李纲》的主要观点以来,众多学者围绕着“如何评价李纲”和“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展开了激烈的论证。众所周知,其时的社会科学研究皆是基于马列主义和阶级分析观点。从当前多元化的学术研究视野来观照前人的研究,似乎总感觉其视野之狭隘与分析之僵化;但回归到研究本身,阶级分析的学术研究方法也是研究之一种,也能够提供“李纲研究”的一种路径。
虽然争论激烈,但争论各方的研究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是结果不同而已。王瑞明在《论李纲》主要认为,“李纲是宋代卓越的政治家、抗进斗争中出色的英雄”,“一身系天下望”。除肯定李纲在抗金斗争中所表现的坚决抗战的意志和胆识外,特别强调如下几方面:1.李纲的政治、军事思想的核心和最光辉的部分,是“以圣灵为意”,是要“为人民解脱灾难”。2.李纲有“庶以消微助溟勃”的风度,把“集体利益摆在人民利益至上”,“以身许国”;他承继了古代“得民心”的思想,并在阶级斗争的推动与琢磨下,逐步加以“修订”、“提高”。3.他有“独立不愈惑”的生活意志,表现在直、刚、诚、实四点。所谓直就是“抗志希古”、“守正不阿”,刚就是“主儿忘身,国而王家,公而忘私”,不怕失败,诚就是皇帝不信任也仍竭力效劳;实就是“平生所为,皆图实效”。
而其他各方坚持的观点,虽然也肯定李纲是抗金斗争的英雄,差异主要在于,“宋朝的抗战派还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礼仪作为抗金出发点的,所以他们与投降派的斗争,仍是以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不同势力集团的斗争,其本身不能认为是阶级斗争。”
王瑞明在回应文章中认为,“李纲是两宋之际抗金斗争中出色的英雄,‘以宗社为心,以圣灵为意’,是他与投降派最大的分歧之一。从此展开的抗金派与投降派的斗争,不能简单理解为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或势力集团的斗争,主要是群众的意志,抗战派有广大的群众基础。”
这场学术论证,主要集中在历史研究的范围之内,主要是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虽然争论激烈,但学术成果却值得商榷。其他的文章有:敬贤《对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想法》(《江汉学报》1963年7期);洪流《两宋之际的抗金斗争与李纲—王瑞明同志<评价历史人物应有哪一些“想法”?>后》(《江汉学报》1963年11期);《中央民族学院分院历史系座谈对李纲的评价问题》(《江汉学报》1963年H期);熊铁基《关于李纲的得民心和对农民起义的态度》(《江汉学报》1963年12期);舒之梅《如何看待李纲对农民起义的非暴力手段和抗金斗争》(《江汉学报》1963年12期);李涵《对封建统治阶级正面人物也要进行阶级分析—再与王瑞明先生商榷》(《江汉学报》1964年1期);张炳耀《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离开阶级分析》(《江汉学报》1964年1期);邓广铭《南宋对金斗争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63年2期);《如何评价李纲》(《文汇报》1963年5月30日)。
- 二
近三十年以来,随着学术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学术视野的展开,李纲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从研究对象上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思想研究,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军事思想、三教思想等方面;二、文学研究,主要包括诗歌、词、赋等方面的研究;三、考据研究,主要包括版本、年谱、行踪、乡里、墓地等方面的研究。
- (一)思想研究
对李纲的思想研究,主要有:
1.政治思想
终其一生,虽然李纲也有大量的诗词歌赋等文学创作,他主要还是以政治家的身份出现的。李纲仕途,屡遭“旋罢旋用”,七起八落。在朝时,秉持己见,屡上奏疏,“以宗社为心,以圣灵为意”,“不为身谋”;被贬时,虽有看似寄情山水之作,内心深处却已然牵挂着江山社稷。他的政治思想主要集中在其大量的行政公文中,散见在私人书信中。
王开堂的《李纲政绩评述》认为,李纲的政绩主要表现在:主张革新,挽救政治危机;招纳义军,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发展生产, 实行“宽厚简易”之政;重以“国事”,“不为身谋”。此文从政绩方面对李纲进行考察,肯定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指出“李纲的政治功绩相比他的抗金斗争的贡献来说要小一些”。
王曾瑜的《宋高宗和李纲、宗泽》以宋高宗、李纲和宗泽的关系为主线,考察了李纲在建炎、绍兴期间对宋金局势提出的策略,肯定了李纲在政治上的“大气魄”、“大器识”,揭露了以高宗为首投降派的鼠目寸光和软弱无能,对李纲不被重用及屡遭贬谪的经历深感惋惜。
2.军事思想
在其仕途的多个时期,李纲虽然是以文官领武将任。宣和七年任亲征行营使、四壁守御使,主持汴京防务;靖康元年,受排挤调任两河宣抚使,积极收复两河故土;绍兴二年,充荆湖广南宣抚使,平定南方“匪患”。在其奏议中,散见着其军事思想。
李永康的《试论李纲在南宋初期抗金斗争中的地位》(《运城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和王丽华的《试论李纲的抗金策略与措施》两文从军事方面对李纲的抗金策略加以总结,同时也肯定了李纲在抗金斗争中的地位。王文认为,李纲抗金策略有三点,“即一反对投降,二防惩叛乱,三坚持战守”;“李纲的建立在对当时形势深入分析基础上的抗金策略和措施是正确可行的。其中尤以和、战、守三者关系的分析最为精辟, 他作为一名封建地主阶级士大夫, 能够看到人民力量, 利用人民抗金, 是难能可贵的。”
3.经济思想
欣士敏的《李纲的纸币兑换思想》分析了李纲的经济策略,认为李纲是中国货币史上较早提出纸币兑换思想的官员,应该在中国货币史上给予其一定的历史地位。此文认为,李纲“已能从纸币发行的成败与社会生活的安定来考虑问题,认识到纸币兑换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反对利用纸币敛财,认为发行没有钱币作本的纸币,会因人心浮动而发生挤兑,提出发行纸币一定要有现金准备来保证兑换的主张,否则‘其为害者不可胜言’。”
白晓霞的《南宋初年财政困境及其解决—以李纲、吕颐 浩、赵鼎三宰相的财政措施为例》,主要从南宋初年中兴名相李纲、吕颐浩、赵鼎的财政措施入手,探讨南宋政权从建立到绍兴八年财政困境的解决,是南宋基本稳定和宋金对峙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列举了李纲为相期间的财政措施,认为其措施虽未彻底解决当时的财政困难,却稳定了初建政权。
4.三教思想
李纲出生于儒学之家,严格以儒家思想及其伦理规范要求自己;其思想却又兼及儒、释、道而成系统;他喜谈佛理问题,“以儒家思想为宗,而以佛教为辅,取其所长补我所短”。
林义正的《李纲<易> 说研究——兼涉其<易> 与<华严> 合辙论》,对李纲的“易”学作重点研究,剖析李纲“易学”的内容与特质所在。此文认为,易学是圣人借象数以明道之书,“象”与“辞”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这一点李纲既不同于象数派,也不同于义理派。从思想史角度上肯定了李纲“易 说”在易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夏云侠、闫孟祥的《李纲与佛教》,认为李纲“信仰佛教,但倡导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治世思想,因而在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又指出“李纲对三教互通思想的发展,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李纲有三教融汇于一体之中的倾向。二是李纲提出的‘归本于儒’,明确强调了儒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
夏云侠的硕士论文《李纲思想研究》从李纲的儒学思想、佛学及三教融合思想、经世思想等三面来论述,指出“他的儒学思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内省”的功夫”,“他将个体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在经世方面,李纲能够把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融入到现实之中”;李纲的佛学思想中的“明心即明法”、“儒佛无二道”的观点。
张丰的硕士论文《李纲研究》,分两个部分。上篇对李纲生平遭贬原因及与张浚关系两个问题作详细考究论辩,意图以此为介入点对李纲个性、生平作全面了解。下篇就李纲的诗文创作认真解读,进而揭示其个体内在生命意义的衍进层面,展现他对宋学“为己之学”的生命实践历程及对后世的影响。
- (二)文学研究
李纲的文学创作主要有诗歌、词、赋等几种形式,在其奏议、书、记、序、题跋等应用文书中也有很多富有文学色彩的篇章。对李纲的文学研究,主要有:
1.诗歌研究
罗敏中的《论李纲的沙县贬谪诗及其对屈原思想的补正》和《论李纲的荆湘贬谪诗及其对屈原思想的补正》是较早研究李纲诗歌的两篇文章。文章指出,李纲“从政治角度着眼,站在儒家立场上,对屈赋的‘谲怪怨怼’提出批评。这些批评,在客观上起到了将儒家思想融入屈家思想的作用,是对屈家思想的发展和补正。”
姚惠兰的《论南宋四名臣的诗》,把李纲与赵鼎、李光、胡拴等南宋四名臣放在一起来考察,指出他们的“贬谪诗既有时代特色,又突破宋诗藩篱,具有个人风格,在情景交融,议论与抒情的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郑淑榕的《李纲的武夷山水诗歌创作》,对李纲贬官沙县路中所作的武夷山水诗从“论灾遭贬,寄情故乡山水”、“把丰富的想象融于美丽的传说中”、“豪迈清逸,飘然有凌云志”、“放浪江湖做散仙”等四个方面进行专题分析,指出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刘义的《李纲诗歌渊源浅析》,认为李纲的诗歌“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给予了极大关注”;又指出“李纲身处苏黄之后、江西诗派崛起之前,其创作有明显的过渡色彩。他的诗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和价值内涵,这固然与他的生活境遇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样也得益于他的‘转益多师’”,主要从李纲对杜甫、陶渊明、苏轼三者的学习借鉴来研究。
王红霞的《试论李纲对李白的评价》,指出李纲结合自己的生平遭际去解读李白,“对李白的评价或褒扬李白英豪盖世的个性,或深化其谪仙意义,或仰慕李白之“真隐”,或推崇李白俊逸之诗风”。从文学比较的视角来研究李纲的诗文,可以找寻出李纲诗歌中的文化渊源及所受影响。
刘义的硕士论文《李纲诗歌研究》,从李纲的生平思想研究入手,从诗歌艺术渊源、诗论及其影响、分期、分类研究、创作技巧、风格、艺术得失等方面对李纲诗歌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分析,认为“李纲对国家忧患和民生疾苦给予了极大关注,诗歌创作有一定成就,在当时江西诗派和中兴诗人崛起之间的诗坛有一定影响”。
李珂的硕士论文《和战之下南宋四名臣的诗》,指出“南宋四名臣在历史上的人生定位首先是政治家,我们在对其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作重新评估时,要始终注意这个问题。鉴于此,我们在研究他们的诗歌等文学作品时,除了要参照他们其时其地的政治思想和言行,更需要深入研究其生平等重要的历史问题,这样方能更好地观照他们生命轨迹中作为参政主体的一面与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一面之间,相互交叉影响而形成的互动体系,从而进一步深入他们的内心来解读其文学作品。”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进行人物批评,必须“知人论世”,也就是这个道理。
2.词研究
唐圭璋先生的《李纲咏史词》发表于1961年,是较早研究李纲词的重要文章。指出“李纲是陆游、辛弃疾的前辈,他的抗敌精神和激昂慷慨的诗文和词,正影响了陆、辛两家和其他爱国作家。在宋词学发展过程中,他也是不可忽的。虽然他不是词家,但他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发抒了他的爱国思想情感,却也是极其可贵的”。
张高宽的《读李纲<梁溪词>》、《搴旗拓路手,继往开来人—论李纲豪放词》、《李纲<梁溪词>与豪放词刍议》等多篇文章,认为“《梁溪词》的最为突出之点,是它于题材的选择方面,彻底冲破了‘诗庄词媚’传统的束缚,以词为刀剑,倾箧竭笥地反映那个动乱的年代,推动整个民族的抗金斗争”,其词风表现为“气雄调雅,意高语庄”。他高度评价了李纲的词创作,认为李纲是两宋之交豪放词派的领袖。
姚惠兰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判别李纲是否具有豪放派领袖的意识,我们也可从三方面进行衡量,即:一、李纲对苏轼以诗为词的主张持何态度?二、苏轼词的创作对他有多大影响?三、在豪放词人的唱和中,李纲是否起主导作用?”通过细致地分析,认为“既没有该词派的领袖意识,别人也无服膺他的意识。与张元干等其他南渡词人相比,李纲在当时词坛及整个词史上的影响也很有限”,得出李纲并非豪放派领袖的结论。
姚惠兰的《论南宋抗金领袖李纲的闲居词》(《南昌大学学报》第38卷第2期)和李瑛《论李纲的咏史词》(《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第28卷第3期)则对李纲不同专题的词进行研究。
3.赋及赋体文学研究
许瑶丽的《李纲辞赋简论》,指出李纲辞赋众体兼备,题材广泛;认为其“古赋富艳清便;文赋议论生花;骚体赋情深志长,兼有理感;律赋典正充实,这些正是宋赋趋于成熟、定型的表现,因此李纲的辞赋作品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评价。”
李金善、崔志博的《试论李纲的骚体文学创作》,从“故国之思、忠愤之情、咏物之作、一己之情”等四方面来论述,指出“李纲以屈原为榜样,创作了大量骚体作品来倾诉亡国之痛、思乡之情;揭露黑暗、针砭时弊,表现出了李纲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及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刘培的《国运转关与文风趋新——以李纲辞赋为中心的考察》,从南北宋之际的文学嬗变轨迹入手,从“忧患意识与旖旎情思并重、慷慨激昂与遣情释怀并举、深参悟入与直白浅陋”等几方面来论述,认为李纲辞赋“既表现忧患天下的怀抱,又展现热爱世俗生活的洒脱胸怀;既蕴含着报国无门的深重忧愤,又依靠居易俟命的思想和佛教信仰以及道家的齐生死的观念来遣情释怀。在艺术表现方面亦具有因袭继承与追求直白流畅两个方向的诉求。”此文把李纲的辞赋放在时代文学的大环境中来考察,通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悖论现象,展现了时代文学的特点。
- (三)考据研究
对李纲的考据研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版本研究
王卫婷的《<李纲集>版本综汇》,对《李纲集》版本进行总汇,是一篇资料翔实的考据文章。
王瑞明点校的《李纲全集》2004年由岳麓书社出版,在其《点校说明》中对《梁溪全集》的版本状况及点校情况做了细致入微的说明。本书由王瑞明先生历时十余年完成,也是目前李纲研究过程中较为常用的资料。
2.年谱编撰
赵效宣的《李纲年谱长编》,1968年由香港新亚研究所专刊刊印。后,作为王云五主编的《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之一种出版,刊行时,改名为《宋李天纪先生纲年谱》。即如《序》中所道,“顾当篆辑之际,亦贵得其要删,未可巨细不遗,宛如列肆账簿。凡谱中所征引,必其文其事,足以表现谱主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为知人论世之资者,复斟酌损益求归至当,而后钩立撷领润色以成篇,庶可供人阅颂。其体固为编年,修辞终尚雅洁整饬也。…世之忽视体例而偏重材料,致坐此失者多矣”。此谱,材料务求翔实,言辞也是力求“雅洁整饬”,是研究李纲的一部重要资料。
3.行踪、乡里、墓地考据研究
文章主要有:张熙的《李纲在福州—纪念李纲诞辰九百周年》(《福州师专学报》1983年11期);陈慧道的《李纲的出生地应是松江县》(《文汇报》1985年1月21日);邓龙光的《李纲的纪念祠、馆在邵武修复》(《福建论坛》1985年第3期);何圣库、傅唤民的《李纲的乡里、出生地考》(《福建论坛》1986年2期),认为李纲真正的出生地是秀州华亭,即今上海市松江县;马玉良的《李纲在绍兴二年的行踪—宁化草苍祠诗碑考辨》(《福建师大学报》1983年4期),根据宁化草苍祠中李纲的墨迹,推断出李纲在绍兴二年的踪迹,可以补正史和几部李纲年谱的缺漏;许文闽《邵武李纲祠》(《福建史志》1988年2期)。
4.史实考据
顾宏义的《李纲与姚平仲劫寨之战》,对北宋末年的宋金劫寨之战进行考据研究,指出历来史家对李纲在劫寨之战中的作用说法不一。此文经过多方考辨,指出劫寨之战的决策者为宋钦宗,由姚平仲率军执行,而李纲实为居中主持者。李纲在其著作《靖康传信录》中的刻意回避、甚至曲笔,实出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考虑。
- 三
综上所述,李纲研究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研究时间上的阶段性特点。在不同的阶段,由于受到政治文化的限制,研究方法和路径具有明显的差异。
(二)研究主体上的集中性。即如王瑞明先生历时十余年编撰《梁溪全集》,也在某一阶段引领了李纲研究的争论热潮。近几年,屡有学者以李纲为研究对象,进行学位论文写作,从多种层次对李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上的多元化特点。李纲研究,不仅在思想上、文学上、考据学等方面,都做出了足有成效的成绩。而且,“前人对李纲的研究经历了由整体评价到具体事件分析;由政治活动考察到人际关系的梳理;由诗词到思想的研究过程,此过程体现了研究不断趋向细微化的特色。”
(四)李纲研究专著并不多见,多散见在其他名目的宋史研究著作中。如邓广铭的《南宋初年对金斗争中的几个问题》,从南宋初年政府内部抗战派与屈服投降派的斗争中,来说明李纲抗战主张及其战争部署的正确;王兆鹏在《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中,对以李纲等南宋名臣为代表的志士词人群体进行了分析;张培峰在《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中,以李纲为例,来研究南宋士大夫与佛教之关系。
随着研究界更加注重学术性和资料性,研究心态的更加成熟,李纲研究肯定能找到新的研究空间和突破口。笔者以为,李纲研究尚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文体学研究。综观《李纲全集》,除诗歌、赋等部分文学作品外,大多是以奏议、书、启、记、序、赞、颂、箴、铭、辞、论、迂论、戒、说、答、非救、题跋、哀辞、墓志、祭文为主的应用类文章。通过对其公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既可以做独立的古代文体学研究,也可以为其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的研究提供佐证。
(二)李纲与地域文化之关系研究。李纲祖籍邵武,长于无锡,这是两个对其产生深刻影响的“故乡”。把李纲研究置于吴文化或闽浙文化的视野之下,探讨地域文化对其思想成长的影响。
(三)比较研究。两宋之际,风云际会,各种政治势力出现。以李纲为代表的主战派和以秦桧为代表的议和派,政治诉求不同,施政措施不同,最终结果也不一样。清秋子的《官场之惑:南宋宰相李纲的仕途生涯》一书,即是把李纲与秦桧放在同一历史平台来考察,以较为详实的资料与传神的文笔写出的通俗体传记。虽然本书在学理性方面有所欠缺,但足够为研究界提供一种学术研究的路径。对于二者的研究,也切忌带着历史的成见,而可以从整个历史局势和不同政治势力的诉求方面来研究,以呈现出不同研究结果。
注:
1.参考文献省略。
2.本文撰写于2008年。十余年来,李纲研究已经得到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然而,由于近年来并未持续关注李纲研究,故未作进一步探讨。
* 李纲与无锡 *
惠山古镇 李忠定公祠
梁溪河畔 梁溪居
~ 作者简介 ~
王永春,山东邹城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无锡市社科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无锡市乡情地情教育特约讲师。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出版专著《吴国历史编年》,主编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近年来,主要研究吴文化与无锡地域文化。
来源:一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