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时,日军的武器装备比我国军队要好很多,尤其是日军的炮兵部队几乎具有压倒性优势。
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只有中央军和晋绥军有较大规模的独立炮兵部队,其他各地方军只有一小部分山野炮。
对绝大多数中国军队来说,迫击炮往往就是最好的武器。
而在实战中,迫击炮往往是营级以上部队才能编配的,还要受到炮弹供应的极大限制。所以具体到步兵营连部队中,机枪往往就是最好的武器。
当时我国军队装备的机枪有很多种,大家所熟知的捷克式轻机枪只是其中的一种罢了。
在装备较好的部队,比如中央军的调整师,每个步兵连即可装备9挺轻机枪,每个步兵营可装备6挺重机枪。
在装备中等的部队,每个步兵连可装备6挺轻机枪,每个步兵营装备3到4挺重机枪。
在装备一般的部队中,每个步兵连则装备3挺轻机枪,步兵营倒未必有机枪连了,可能会集中到团一级搞个机枪连或是机炮连,装备3到6挺不等的重机枪。
装备更差的部队,一个步兵连就一两挺机枪,一个步兵团就一两挺重机枪,甚至是没有重机枪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由于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央军及各地方军均列装了为数不少的机枪,而且通过外购和自产也储备了不少。战争爆发后,通过继续外购和自产,也有相当数量的机枪供应部队(补充轻机枪85480挺、重机枪23664挺)。所以,国军部队一般都能保证尚可的机枪装备量。
到1945年时,国军陆军作战部队有轻机枪65190挺、重机枪16309挺,其实仅以机枪数量而论,已是当面日军的2倍有余了。
在对日军的实战中,这些机枪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
而在八路军中,全面抗战爆发时,全军机枪只有几百挺。抗日战争中,国府曾补充机枪大约200余挺,八路军其他的机枪来源主要就是作战缴获了。
到1940年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全军有机枪大约1590挺,而当时八路军的规模是160到170个团,平均每个团装备不到10挺机枪,当然子弹更少。
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我全军装备的机枪估计是大几千挺。其中主力部队的步兵连可装备3挺轻机枪,团有机炮连,个别精锐部队步兵连的轻机枪装备量也有6到9挺,不过这种情况不太多。
而我们回到文章题目中的问题,抗日战争中我国有那种一个军就能装备上千挺机枪的部队吗?
要说新四军在抗战后期,那肯定轻重机枪有上千挺了,但我们也知道那时的新四军其实是一大战略集团,已经不能用正常的军编制去衡量了。而如果以正常的体量来计,无论八路军还是新四军也没有那么多的机枪,所以这个问题我们主要看国军那边。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国军的编制也很杂乱,军的实力数不一致,另有大量的独立师存在。但这一时期,恰恰有个别军可以装备上千挺机枪。
我们前面说过,中央军的调整师装备的机枪量是比较大的。
以前两批基本调整完成的20个师来计,每个师理论上都会装备324挺轻机枪和72挺重机枪,两项合计则有近400挺之多。
而实际上,其轻重机枪的装备量往往还只多不少,如36师的实际机枪装备量达到了427挺。
很显然,有这样的3个师编成一个军,那么所装备的轻重机枪数肯定便破千了。而当时,恰恰就有这样的军。
我们都知道中央军三大派系之一是陈诚系,该系也有“土木系”之称,其基干部队就是第18军第11师。
全面抗战爆发时,第18军的编制很大,下辖第11师、第14师、第67师、第98师。
其中第11师、第14师、第67师在首批10个调整师之列,轻重机枪都是满编状态。也就是说,仅仅这3个师装备的轻重机枪数,就已经超过了1000挺。
而剩下的那个第98师在1937年的第三批10个调整师之列,这批部队虽然没有像前两批20个师那么充实,但轻重机枪其实也是不缺的。
所以说,在1937年的国军中,第18军便是那个装备1000多挺机枪的“超级军”。实际上也正是由于装备相对较好,该军才能在淞沪会战中与日军鏖战罗店,否则是不容易撑住的。
当时胡宗南的基干部队第1军,辖第1师、第78师和补充旅,第1师和第78师在第三批调整师之列,轻重机枪应该不会缺少,加上补充旅及其他直属队,估计轻重机枪也能装备1000挺左右。
而汤恩伯的第13军,辖第4师和第89师,这两个师在第二批调整师之列,装备约800挺轻重机枪。卫立煌系统的第14军,辖第10师和第83师,这两个师也在第二批调整师之列,装备约800挺机枪。
在实际抗战中,第94师一度加强到13军方向,第85师加强到第14军方向,所以这两个军实际可使用的机枪数要更多。
在中央军之外,各地方军其实是不会装备这么多机枪的。一般来说,地方军的步兵连装备6挺轻机枪就不错了,所以精锐地方军的师有200多挺机枪,每个军有六七百挺机枪便不错了。
比较例外的是西北军29军,该军装备的肯定上千,但这个军也比较例外,因为它实际上是一个集团军的编制,下面每个师基本都是个军的实力了。
比如张自忠将军的38师后来改为59军,轻机枪的装备量就有700多挺,不过原29军部队重机枪装备量不大,因此机枪装备量不会超过1000挺。
抗战中期国军调整编制,基本每个军辖3个师,每个师按编制装备轻机枪172挺、重机枪54挺。当然具体有的师装备多点,有的师装备少点,比较充实的三师制军可装备600到700挺轻重机枪。
这样的配置虽然较全面抗战初期的调整师精锐有所降低,但是抗战中期国军的每个师只有三个团。考虑到当时军队的编制、兵力的充实程度以及弹药的补给情况,其实每个连配发6挺轻机枪也不是不够用。
不过由于老蒋对中央军和杂牌军之间亲疏有别,所以只有中央军的嫡系部队和部分杂牌军的精锐才能够补齐机枪的缺额,对于一般性的杂牌军而言,机枪的装备量其实是不足以填充编制实数的。
抗战后期国军开始换装美械,驻印军的步兵连装备9挺轻机枪,步兵营装备8挺重机枪,此外直属队也装备轻重机枪。
其一个师编制内便有轻机枪353挺、重机枪72挺,合计达425挺。新6军辖3个师的时候,自然装备1000多挺机枪;而新1军辖3个师的时候,自然也能装备1000多挺机枪。
比如1945年新1军在广州期间,即装备轻机枪1113挺、装备重机枪279挺,合计装备机枪数高达1392挺。这个机枪装备量,几乎跟1940年时八路军全军30多万人装备的机枪总量相当了。
需要说明的是驻印军系统还不仅仅是轻重机枪装备的数量多,其枪械也全都是美英援助来的,性能和质量比国内兵工厂制造的要好。而且由于是美英提供后勤补给,所以弹药量的供应从来不用担心,即便是在训练阶段就能打掉大量的机枪弹,促使机枪手更快地成熟。
另外我们还需注意的是,机枪手的培养不仅仅是有枪可用和打掉实弹就行了。机枪战术如何、阵地如何、保养如何,其实都是门道。国内军队的机枪手多是边打边学的,有很多都是靠着经验来的。
而在驻印军中则能得到完整体系的培训,另外驻印军的兵员素质也相对较好,所以机枪手得到全面培训后,其综合实力是比较强的,能够发挥出机枪的威力来。
1945年,远征军和国内的几个主力军按照三十四年甲种军编制改装美械。这种编制参照驻印军,在部分装备指标上略有下降。
其军部及直属队装备72挺轻机枪、师部及师直属队装备69挺轻机枪、每个步兵团装备86挺轻机枪和24挺重机枪。
很明显,这个机枪的配置情况比全面抗战初期的调整师还要强,甚至比教导总队都不在下。
按照这个编制,全军一共9个步兵团,加3个师部及师直属队、1个军部及军直属队,合计装备有1053挺轻机枪和216挺重机枪。
在实际执行中,轻重机枪的装备数未必有编制表上这么齐整,会有或多或少的情况出现,但轻重机枪装备量上千挺还是没问题的。
比如汤恩伯的嫡系第13军,在1945年抗战胜利时全军装备轻机枪1068挺、装备重机枪216挺,轻重机枪装备量合计达到了1284挺。再如第74军,该军装备有轻机枪992挺、重机枪177挺,轻重机枪装备量合计也达到了1169挺。
所以说,在抗战时一个军装备1000多挺机枪还是存在的。主要是1937年时部分中央军的精锐军,以及抗战后期的美式装备部队可以达到。另外,抗战中期的第5军,应该也能达到,毕竟该军装备的大量装甲车辆上,也都是有机枪可用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抗战时国军曾得到大批苏联援助的武器,其中轻重机枪达9720挺。不过这些苏式机枪是按照国军编制下发的,并没有像后期美援抵达后,部队的编制也进行大的调整。
比如第74军,当时的攻击军之一,接装了大批苏械武器。到1943年时,该军实际装备机枪数为585挺,其中有的部队因战损尚未补齐装备。
因此苏式机枪的到来,对国军部队装备机枪数的多少影响不大,这个也是我们应当注意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