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七十周年记(九)
上甘岭之战从10月14日开战到11月6日,美军第7师负责攻打攻打的597.9高地始终未能占据,兵力损失已大大超出预估的底线,加之时日美国国内大选民主党杜鲁门落败,共和党艾森豪威尔胜出,美第八集团军第十军随即召开记者会,宣布美军正式放弃对上甘岭597.9高地的攻打,但537,7高地北山的攻占则继续由南朝鲜第2师进行。
由一次战斗演变升级到一场战役,由营连级的攻击与防守失控为军师一级的兵力投入,尸横遍野,堆积如山。开国元帅林彪形象的把上甘岭之战比作“肉礳子”,在西方人的眼中上甘岭战役是东方的“凡尔登绞肉机”。
美军承受不起人员伤亡的代价有多方面的因素考量,而当时美国内政治因素起到主导作用。
上甘岭战役打到第20天时,除了15军部分军师级的指挥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还在参战外,在两个高地直接和美军、南朝鲜军作战的都是接到志愿军第三兵团命令帮助15军守住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第12军31师的部队。15军45师上甘岭一战可以说耗尽的兵力,29师的两个团连同志愿军三兵团补充到15军2000名新兵和军直属队调派的增援人员在上甘岭高地争夺战中也基本耗尽了。15军主力师44师防守西方山,12军的另外两个师也不能抽调,三兵团的第60军也无法挪动地盘,如果31师接防后达到15军45师兵员损失的程度,显然上甘岭的两个高地是很难守住的。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美军队在兵力的使用和后续保供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美军主要是远东驻军和欧洲、国内部分的抽调;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员补充则完全基于国内的五大野战军。
上甘岭战役打到11月9日,国内一支整装苏械师抵达了上甘岭,这支原归属16军入朝部队,因上甘岭战事吃紧,就从尚未入朝的苏械重装16军中抽调出来,单独直接赴朝参战。虽然在整个朝鲜战争中,这样紧急入朝的师团级部队有很多,直接上战场与美军面对面的也不在少数。但是把一个完整编制的部队的兵员取消原有番号直接送到上甘岭前线,并入到15军45师、29师和12军31师,其中并入到12军31师的直接参加537,7高地北山的攻防战斗,付出了重大牺牲。
这支部队的番号是原华北野战军第62军186师,入朝前归属第二野战军第16军,入朝直接参加上甘岭战役,大部分兵员归建给15军45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