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个书包”“想要一副老花镜”“想要一床夏凉被”……12月16日,记者跟随“牢记嘱托这十年 云岭团结花正艳”主流媒体云南行采访团到访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倒生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棵“结”满心愿的心愿树映入眼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民们的小小心愿,我们党员一个个认领、一个个实现。近年来,我们共帮助辖区内居民完成18000多个微心愿。”倒生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亚玲介绍起了社区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形成如今各族居民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良好局面的秘诀。

倒生根社区成立于2002年9月,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59户18516人,流动人口2173人,居住着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等16个民族的群众,是一个典型的城郊结合多民族共居社区。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倒生根社区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社区治理新路径,2016年,倒生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群众“微心愿”放在心上,动员辖区资源力量,努力践行“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以党员干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倾心打造社区党群和谐新局面。

社区居民李存珍老人的事迹便是倒生根社区以解“微心愿”搭起“连心桥”的生动例子。70多岁的李存珍是倒生根社区邮电小区居民,女儿14岁的时候突发疾病导致生活无法自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李存珍老人的情况后,社区主动安排工作人员每周上门服务,为老人送去了社区温暖。“社区工作人员过来帮忙洗澡、做家务,逢年过节送水果,我感觉社区很温暖。”谈起社区对家庭的帮助,李存珍激动地说。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还看到了人社窗口、社保窗口、残联窗口等服务窗口。“社区将服务分门别类地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倒生根社区工作人员罗飞鹏介绍道,作为社区的社保专干,她经常和老人们打交道,“细心和耐心是必不可少的。”

微末之处尽显真情,为服务好群众,倒生根社区还成立了普洱市首家“初心驿站”,为周边学生、家长、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免费提供书籍、茶点、应急医药、雨具、充电设备等“零距离”暖心服务。社区还成立了连心党建工作室、退役军人之家、便民食堂、便民停车场等,一个个为民服务站点把各族群众团结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工作群众看在眼里,社区居民们也积极为建设共有家园贡献力量。

“为服务和管理好社区,社区共设15个网格长、119个网格员。”李亚玲说,“此外,社区有20多家在职单位串联挂包,辖区2000多名党员,共同参与到社区服务活动,干群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经常打趣说,‘之前是群众看我们干,现在是居民和我们一起干’。”

如今,倒生根社区成立了青年志愿队,开展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成立社区“五老说事评议室”,调解邻里大小矛盾,向社区居委会转达群众意见;建立“民族团结和谐小区”“民族团结文明楼院”管理制度,76个居民小区完善了居民公约,24个居民小组制定并上墙《小区民族团结进步管理制度》,各族居民达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识。

倒生根社区因辖区内一棵长有倒生根的大榕树而得名,已有数百岁的大榕树独木成林。如今,倒生根社区将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共融落实到社区治理各方面,推动各族居民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干群齐心共治的力量犹如大榕树一般,扎根土地,向上生长,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故事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君 文/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