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比亚迪的千亿布局与具身智能野心
日前,比亚迪发布了一则引人瞩目的招聘公告,面向2025届全球高校优秀硕博毕业生,招聘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境内院校毕业时间为2024年9月~2025年8月,境外院校毕业时间为2024年7月~2025年12月。
这份招募令覆盖机械、自动化、力学、计算机、数学、电子信息和计算等多个领域,显示出比亚迪在具身智能研究上的系统性投入。从职位来看,比亚迪此次招聘设立了多个岗位,如下图所示,具体包括了高级算法工程师、高级结构工程师、高级仿真工程师和高级机器人工程师等。
不久前,比亚迪还大刀阔斧地推进组织变革,成立了约500人规模的先进技术研发中心,包括 AI 实验室、AI 超算开发部、大数据平台部等,主攻 AI 算法、AI 基础设施、大模型等技术及平台,任务是为比亚迪集团业务提供算力、技术支持。整合了原整车仿真技术部、大数据平台部等部门员工,未来计划扩充到千人规模。
与此同时,在近期的比亚迪成立3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王传福董事长掷地有声地宣布,将投入千亿资金推进人工智能与汽车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在这笔战略性投资背后,具身智能的研发方向格外引人瞩目。
以下为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回顾三十年创业历程:
事实上,比亚迪布局具身智能的远见,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这一战略眼光在2012年就显现出轨迹。当年,公司以天使投资人身份站在了如今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科技的起跑线上,比亚迪联合创始人夏佐全不仅注资入股,还多次为优必选的发展关键时期提供有力支持。双方的合作也在技术层面开花结果。相关资料显示,夏佐全至今仍是优必选的主要股东及董事之一,也是除优必选创始人以外的第一大个人股东。
2023年,比亚迪再度展现投资睿智,以3.76%的股权比例领投智元机器人A+轮融资。彼时这家成立不过半年的新锐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估值已然突破70亿元大关。截至12月15日,智元机器人的累计产量已有962台,年底计划产量将近千台。上海临港工厂的投产,使智元机器人成为继Agility Robotics旗下RoboFab人形机器人制造工厂之后,全球第二座专门的人形机器人制造工厂。
在实际应用领域,比亚迪展现出令人赞叹的执行力。通过与埃斯顿、美的库卡等机器人本体企业以及瑞松科技等集成商的紧密合作,公司部分生产线的自动化率已突破95%,创造了每分钟7.7辆整车下线的惊人效率。2024年11月,在比亚迪长沙工厂,优必选开创了全球范围内首个人形机器人与无人物流车等协同作业的工业场景解决方案。
现在,比亚迪对人形机器人的布局正在加速推进。据悉,公司计划可能在2024年采购500至1000台人形机器人,并有望在未来两年内将采购量提升至万台级别。然而,当前Walker X的BOM成本仍高达70万元,国内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产能受限等问题也亟待破解。面对这些挑战,比亚迪正积极寻求多元化的供应商合作,以确保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从2012年的前瞻性投资,到如今的全方位技术布局,再到大规模人才招募,比亚迪似乎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系统,其布局之深、视野之广,远超市场预期。
▍群雄逐鹿:车企纷纷入局的人才争夺战
不说早早入局的特斯拉,在比亚迪之前,还有现代汽车、上汽集团、东风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小鹏汽车、丰田等接连入局。这些车企纷纷成立机器人子公司,宣布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这种“车企抱团入场”的现象背后,折射出具身智能赛道的巨大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自动驾驶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重要的人才迁徙。原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总裁李震宇加入具身智能初创公司“它石智航”;地平线创始成员余轶南博士、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刘方等多位行业领军人物,也纷纷选择了具身智能赛道。
这种人才流动并非偶然。汽车制造业与机器人产业有着深度的技术关联,尤其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的积累,为车企切入具身智能领域提供了独特优势。从技术储备看,整车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积累的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等核心技术,与具身智能机器人所需的关键能力高度重合。
比亚迪此次的招聘要求也印证了这一点。招聘信息显示,除了要求应聘者具备扎实的机器人学、运动学、动力学等专业知识外,还特别强调了智能驾驶相关经验的重要性。这种跨领域的知识技能要求,正是具身智能领域的特点之一。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曾做出一个基本判断:通过智能汽车“击穿”机器人相关软硬件技术,最终能够实现机器人产业的彻底爆发。这一判断类似于当年智能手机兴起后带动智能平板、电视发展的现象。
▍全球竞逐:从机器人到具身智能的进化之路
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探索中,全球车企展现出不同的技术路径。日系企业以本田、丰田为代表,从最初的机械运动到如今的智能交互,逐步向具身智能方向演进。
本田汽车早在1986年就开始着手行走机器人的开发,并于2000年推出第一版人形机器人ASIMO,这款机型一直服役到2022年3月才正式退役,正是从简单机器人到具身智能的缩影。在其服役期间,ASIMO不断进化,展示了诸多突破性的技术成果,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丰田则在2003年发布了第一代仿人类机器人,并在2009年和2017年分别推出换代产品,展现了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持续投入。今年2月,丰田又发布了软机器人Punyo,通过柔性交互技术,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真实世界,这正是具身智能的核心追求。
现代汽车通过波士顿动力,将具身智能理念引入工业场景。特别是在系列机器人的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久前,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在工厂环境中轻松搬动汽车发动机零件并调整摆放位置,实现全自动工作,体现了具身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实践价值。
相比之下,国内车企和科技公司有些是在近几年借助新技术的东风直接切入具身智能这一领域。小鹏汽车在2023年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PX5,展示了包括行走、抓取、智能交互等多项功能。今年11月,小鹏汽车推出AI机器人Iron。该机器人采用仿人结构设计,与智驾体系同源,运用了端到端大模型和强化学习算法等,动作更加灵活自然。该机器人已经正式进入小鹏汽车工厂工作,承担起组装等生产任务。
小米则于2021年成立机器人事业部,次年推出全尺寸仿生人形机器人CyberOne,并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优必选等企业共同成立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如今更名为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小米凭借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优势,有望在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形成独特竞争力。
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两大玩家当属特斯拉和英伟达。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积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有望为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英伟达则凭借其在芯片和AI领域的优势,从2014年就开始布局机器人赛道,通过NVIDIA Isaac平台为机器人开发提供全方位支持。今年,英伟达推出了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并计划在 2025 年上半年推出其“Jetson Thor”计算平台,提供将复杂的人形机器人变为现实所需的处理能力。
这些全球玩家的布局,展现了从传统机器人到具身智能的演进路径:以环境感知和实体交互为基础,融合AI认知能力,最终实现智能体与现实世界的深度理解和自然互动。
▍押注未来:具身智能的万亿市场诱惑
2023年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市场规模达143亿元,同比增长34.9%。预计2024 - 2026年增速超30%,2026年有望达395亿元,2030年或突破万亿元,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正吸引着各路玩家纷纷入局。比亚迪的千亿投资计划、500人研发中心的成立,正是看中了这片蓝海市场。
近年来,具身智能技术正经历快速迭代。在感知方面,多模态传感技术不断升级;在控制方面,深度强化学习带来新的突破;在决策方面,大语言模型的引入大大提升了机器人的认知能力。这些技术进步为具身智能在工业生产中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具身智能与AI大模型的深度融合,机器人的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拓展。
在实际应用层面,具身智能机器人已经开始在汽车制造领域崭露头角。优必选的Walker S系列机器人已经进入多家车企的生产线,在东风柳汽负责车身质检和油液加注,在极氪智慧工厂执行物体搬运和质量检查任务,在蔚来进行车门锁和安全带检测,在一汽大众完成螺栓拧紧和零件安装等工作。这些应用案例证明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价值。
国际车企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应用,宝马与Figure AI的合作、奔驰启用Apptronik的Apollo人形机器人都是很好的例证。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然而,具身智能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机器人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的应用仍较为有限,主要集中在简单重复性任务上,在面对需要灵活应变的复杂操作时仍显不足。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应用场景的开发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突破。特别是在人机协作、环境适应性、任务学习能力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积累。
从长远来看,具身智能与智能汽车技术的融合将不断深化,AI大模型的持续进步将为具身智能带来更多可能性。随着应用场景从单一任务向复杂环境扩展,人机协作模式也将不断创新。这个领域对跨学科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产学研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具身智能赛道正处于技术突破与产业化的关键节点,车企的积极布局无疑会加速产业发展进程。但要真正实现具身智能的广泛应用,还需要产业链各方的持续投入与探索。
胜负未分,关键在于谁能率先突破。随着更多玩家入局,这场变革正在加速。中国企业已经布局未来,在全球竞逐中迈出关键一步。
千亿布局,只是起点,万亿市场蓄势待发。具身智能这盘大棋,才刚刚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