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肥新站高新区三十头社区双龙社居委“‘瓜’分幸福”文明实践项目助农采收。

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活力看基层。我省各地坚持以党建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城市社区集体经济。值得关注的是,各地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基层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结合自身资源状况、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等综合因素,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走出适合各地发展的新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盘活资产“咸鱼翻身”

注入新动力

宁国路龙虾一条街、九华山路美食一条街均为合肥“美食名片”,也是社区集体资产沿街商铺集中区域。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青年社区党委发挥“倾力青为”党建品牌优势,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资产盘活增收上开拓创新,推动集体资产和特色街区的蝶变共赢。

青年社区推进特色“龙虾街”提档升级,通过公开招标对龙虾街部分老化房屋进行修缮,改善街区商业环境,并利用集体资产的优势,吸引有品质、信誉好、社会认可度高的商户入驻,提升特色街区品牌形象。同时,推进低效资产盘活增收,街居多次商讨,聘请专业评估公司对青年大厦等低效资产进行市场评估,结合街区业态转型,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端商旅品牌,资产运营效益得到有效提升,租金由每年198万元增长至每年576万元。

青年社区还推动与区级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合作,通过改造九华山路闲置地块,建成了1.5万平方米、具有徽派风格的“庐州坊”居民配套服务街区,社区增加6000平方米的固定资产,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16万元。青年社区党委书记潘剑波介绍,社区集体经济实现稳健增长,从2018年的1426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600多万元。

铜陵市郊区桥南街道办事处白鹤社区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盘活计划,成立白鹤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租赁、流转等多种方式,将闲置资产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如今,闲置的办公区域被改造成了技能培训基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集体经济收入,白鹤社区积极探索多元化经济模式。合作社注资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承接小区物业服务,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更为合作社带来一定的收益。物业管理公司运营以来,营业收入约200万元,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此外,白鹤社区还招商引入一家农业科技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盘活闲置山场土地,将打造集农文旅于一体的田园亲子综合体项目。目前,项目一期正在建设中。“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形成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也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白鹤股份经济合作社主任汪厚明说。

生态宜居,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铜陵市铜官区西湖镇将乡村规划融入乡村振兴中,农林村盘活翻新闲置农房108套、发展民宿客栈和农家乐20余家,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塑造“多彩农林·铜艺小镇”特色文化名片。该镇还因村制宜,积极探索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有着“安徽黄金第一村”美誉的朝山村,依托村集体控股的新材料企业,通过“村企联建、村企联动、村企联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26万元,村民人均股利收益2.1万元,走出了“村企共建、共富共兴”的发展道路。

驱动创新发展模式

蓄能经济发展

随着耕地内最后一卷秸秆堆被打捆后运离田地,长丰县双墩镇富水村经济合作社便紧锣密鼓地组织冬耕冬种,辖区近600亩的冬小麦预计在5天内全部种植完毕。

田地内,农机手熟练地操作着旋耕机,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在广袤的农田中翻动着土壤。随后,大型联合播种机进场,同步进行播种及施肥作业,利用先进机械种植设备,进一步提高了种植效率。据悉,富水村将继续通过土地合并、“小田改大田”,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按照“惠农利民、提振经济、振兴乡村”的工作思路,将土地管理工作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找准、找实适合本村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近日,合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演活动落幕,新站高新区三十头社区双龙社居委“‘瓜’分幸福”文明实践项目获金奖。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当地成立“瓜”分幸福助农文明实践项目,由10名辖区党员志愿者成立“田园姐妹”助农销售小分队,帮助瓜农销售农产品。

双龙社居党委副书记钟红霞表示,通过“田园课堂”、邀请种植大户授课、基地实践,让农民掌握新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提供市场营销指导,帮助农民寻找新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线上、线下平台,推动农产品推广销售。近年来,辖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升,销售量比往年提高45%,解决了上百名群众的就业问题,辖区居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

“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政策扶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融资难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合肥高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张华对合肥经开区锦绣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

这家企业在发展初期急需政策扶持,社区了解情况后上门指导企业升规。成功升规后,得知该企业色选机技术已做到行业领先水平,正在积极研发下一代产品,是潜在高新科技企业,社区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强化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培育,帮助企业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奖补也均已兑现。2024年,当得知企业面临融资问题时,社区积极对接财政部门,帮助企业成功进入经开区园区贷白名单,解决了融资难题。

据悉,锦绣社区2024年预计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7个,科技型中小企业187家。同时,聚力培育优质企业,加快推动企业升规,全年新增规上企业39家,规上工业企业14家,超额完成30家的目标任务,并新增1家成功主板挂牌上市企业。

长丰县岗集镇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通过产业驱动,多元融合“增效益”。该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深度挖掘农业产业潜力,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大力推进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岗集镇青峰岭社区依托薄壳山核桃种植,发展收储加工业务,并结合乡村旅游打造休闲农业体验项目,增加了产业附加值。此外,岗集镇还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如乡村电商、乡村旅游等,通过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青峰岭、四十埠等精品村示范点,开发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了产业业态。

壮大特色产业赋能

助跑高质量发展

早在2020年4月,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王卫社区就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过4年多的发展壮大,可在2024年完成社区与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分账工作。

“撤村并居后的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原村级集体经济的经营实体,制定了相应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同时,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社居委、股份经济合作社‘三驾马车’的并行体制,构建了集体经济治理体系,为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望湖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李林介绍。

据介绍,根据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早在10多年前,王卫社区就积极谋划实施“跳出王卫谋发展”战略,在包河工业园区购置100亩土地,建设了王卫社区第二项目集聚区,将第一项目集聚区的第二产业区域迁往第二项目集聚区,腾出厂房大力发展服务业,即“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第一项目集聚区和第二项目集聚区的成功运营,让社区集体资产从当初的4万平方米增加到如今的近10万平方米,集体经济也随之增长,年租金收入1900万元左右。

特色产业助跑高质量发展。凤台县顾桥镇临淝村探索经营粮食深加工产业,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顾桥陈醋。村集体投资100万元,建立安徽味润食品有限公司,年产值300万元。为做好产业延伸,讲好“临淝故事”,当地还规划打造集文化、旅游、美食、购物为一体的“醋香小镇”,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0.6平方公里,通过申请专项债形式,预计投入2.8亿元,建设传统陈醋手工制作区、工艺保护传承区、陈醋系列产品开发销售区,通过手工醋非遗文化传承园、双创园的建设,结合小镇生活环境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造,发展三产融合、产城融合,进一步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将临淝村的产品名气打出去,特产“送出去”。

长丰县吴山镇着力挖掘产业集群效应,发挥本地龙头农业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村集体经济量身定制产业动能。当地深挖数字农业工厂、粮油规模种植、绿色种养循环项目潜能,建设合肥种业之都长丰瓜菜育种创新中心项目,争取到省级产业园市级奖补资金800万元,完成江淮园艺、英菲耐特、岸念农业、恒进农业等多企业提升改造。同时,借项目扶持之力,加速产业发展。2024年共申报建成薛店村羊场、梨园村家禽养殖大棚配套设施、楼南村采摘基地等三个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三个项目全部竣工验收。

截至2024年11月,吴山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012.11万元,平均每村收入125.75万元;总收益1513.58万元,平均每村收益94.59万元,村收入突破100万元、收益突破50万元的村(社区)实现全覆盖。

(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武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