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必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D放榜,哈佛在内地0录取,布朗和康奈尔录取人数增长,热议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借鉴这些数据?

美本申请ED持续放榜中,各大机构和自媒体,不停的在公布各种数据,单个大学放出的名额情况,单个高中录取的情况,地域录取的情况,甚至有“普林斯顿偏爱北方”的说法,因为2025年在内地的三个ED分别在北京和沈阳。

数据不能完全代表客观,家长希望看到的不是统计结果,大数据分布,而且想看到对自己申请有借鉴意义的信息,但恰恰是这些信息,数据无法提供,比如学生的国籍身份分布,所在高中同池竞争的情况,录取学生的个人情况,包括是否第一代大学生,是否家庭内有校友身份,数据更不能提供学生的个人学术和其他成就画像,那我们看这些数据究竟在看什么?

2025ED申请放榜后的热门数据还是集中在录取率,布朗大学ED录取率升至18%,这个数据会影响你明年的决策更倾向ED布朗?52%来自公立学校,19%是第一代大学生,两样都不符合的你是否就不考虑布朗?看到“康奈尔ED狂撒offer”这样的标题会让你明年优先选择康奈尔?

如果都不会,那我们看这些数据的意义是什么?

美本申请学校想选的学生,不是想要成为布朗学生或者康奈尔学生的人,是要选梦想并且已经成为了学校想要的那样的人,所以研究学校和研究自己,都比研究数据要更客观。

大学的价值观是长期稳定的,对学生的需求也是长期稳定的,搞清楚这些比去看录取数据和人群分布更有价值;学生本人也会有自己的特点和画像,和学校匹配度高会增加录取的概率,但是配度里还有个纬度就是程度,同样画像里成就的高度就是选择的标准了,学校先看匹配度,然后在诸多匹配里看学术成绩和个人成就高低,但因为无法预知每年申请池子里其他竞争者的情况,能做的就是优化独特性和成就高度。

好在申请人的画像会适配多所大学,这也是为什么有这样一种观点,录取是玄学,但是最终录取学校的程度整体还是合理和适配的。

理性看待各种数据,如果客观但没有参考价值,不如去看一些更本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