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枯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一首六祖慧能作的流传甚广的佛教偈子。皈依佛教之人皆用之来开化,那么,菩提究竟是不是树呢?菩提又是指什么呢?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时代演化,逐渐形成了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国内以汉传佛教为大宗。汉传佛教以禅宗最为盛行,禅宗不立文,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自六祖慧能起发扬光大,慧能就是因为上边的佛教偈子获得五世祖的青睐,得以接过衣钵。
六祖慧能千年法身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教开山祖师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在树下跏趺坐49天,终于顿悟,开创佛教。佛祖既然是在此树下"成道",此树便被称为菩提树。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施"国宝级"的保护。
佛祖悟道之处的菩提树
菩提树是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5米,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侧脉5-7对;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云: 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梵bodhivrksa)焉。"
菩提树在中国广东沿海岛屿、广西、云南北至景东,海拔400-630米多为栽培。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布,多属栽培,但喜马拉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尼泊尔菩提树
在印度,每个佛教寺庙都要求至少种植一棵菩提树。印度非常讲究菩提树的"血脉",并以当年佛祖顿悟时的圣菩提树直系后代为尊。有种说法称,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的妹妹砍下了圣菩提树的一棵树枝,将其带到了斯里兰卡并种植成活。
斯里兰卡的圣菩提树
后来位于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树在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时被毁,斯里兰卡的菩提树便成了维系佛祖渊源的"唯一血脉"。时至今日,在印度佛教圣地所植的菩提树,包括佛祖打坐原址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树,全部由斯里兰卡的菩提树嫁接而来。
菩提迦耶的圣菩提树
两千多年过去了,佛祖当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风风雨雨,有着神话般的经历,在佛教界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我国浙江普陀山文物展览馆内至今陈列着四片菩提树叶,据说就是从这棵树上采摘下来的,所以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倍加珍惜。
1954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带来一株从这棵树上取下的枝条培育成的小树苗,赠送给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以示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周总理将这棵代表友谊的菩提树苗转交给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养护。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都十分重视,精心养护,使之生长茁壮,枝叶茂盛。每当有国内外高僧前来时,植物园的这棵菩提树都会受到高僧们的顶礼朝拜。
"文革" 动乱期间,植物园人员流散,这棵菩提树也被迫离开植物园,流离失所。值得庆幸的是,有心人悄悄地把它藏起来,并用心管理,使之大难不死。十年浩劫之后,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四处寻找这棵菩提树,先后访问了几十个园林单位,几经周折,才最终把它找回来,经过植物园职工的精心养护,这棵菩提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那么为何又说“菩提本无树”呢?这是指一种佛教修行的一种最高境界。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弘忍让弟子都写一首偈子来选拔衣钵继承人。大弟子神秀公认有修行,他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而扫地僧人慧能禅师看到后也写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二者相较,高下立分。
六祖肉身
神秀的意思是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慧能则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后,担心弟子的安全,便在晚上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
度门禅寺(神秀道场)
但是神秀并不是一个嫉贤妒能的高僧,后来神秀创立了禅宗的北宗,唐朝女皇帝武则天曾跪拜神秀,封神秀为国师。神秀这时显出一个高僧的修养,推荐慧能,慧能婉拒了。不过,二位高僧努力宣扬佛教教义,南宗、北宗共同把佛教推向一个辉煌时代。
所以菩提也可以理解为树,是名称之树,也可以理解为非树,为智慧、觉悟。就是指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也就是佛经里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为“无上正等正觉”。
还有要注意的是现在市场上有销售菩提子的,菩提子乃西藏语bo-di-ci之果,而非指菩提树之果实,产于雪山附近。其树属一年生草本,春天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呈穗状;夏秋之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俗用为念佛之数珠,故称菩提子。
菩提子
佛教和儒教、道教并列中国三大宗教,在千百年的演化过程中逐步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已是中华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们从佛教经义中吸取了太多的养分,菩提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世人都能充满智慧 ,能够明心见性,大彻大悟,那么,世界会更加美好。
2018-1-18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