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i,我是胖胖。

最近,胖胖呢,扯一扯这互联网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你说,现在二极化对立思维真的是到处泛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尤其是不缺傻鸟和坏鸟。

连鲁迅先生和胡适先生这两位大家都被拉出来搞对立了。

今天刷到一条推文捧鲁迅踩胡适,明天又一条推文捧胡适踩鲁迅,然后评论区就一堆骂。

胖胖就纳闷了,咱普通人,老百姓,看文章学点东西不行吗?

非得站队、分个胜负?

要知道,就我们,放在历史的长河里,也不过就是史书上“岁饥,民相食”里的“民”,或者“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的“农夫”。

普通人,这蝼蚁,史书里往往就一两句话就概括了,寥寥数语,估计还没半张纸的数量。

既然如此,要这第一视角代入干嘛,大部分人充其量就是小卡拉,何必跟着这些带节奏的自媒体上纲上线,非要分个高低优劣呢?

那很多这种“捧一踩一”的对立,其实是自媒体为了制造流量刻意设计出来的套路。

因为对立能吸引争议,有争议就有流量,而网民,在这些博弈里,不过是被自媒体利用的一颗棋子罢了。

那胖胖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

胖胖的态度就特别简单,作品摆在那里,喜欢谁的观点就去读,读了能有收获就好,根本没必要争个高低。

胖胖小时候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多,因为在之前的课本里多嘛;

四五年前开始看一看胡适先生的书,也觉得胡适先生讲得很有道理。

其实,这两位大家都有道理,胖胖认为都直击了很多痛点,观点各有独到之处。

我们可以来分析他们两位大概的说法。

鲁迅先生认为呢,那个时代的落后根源在于人本身:无知、奴性,遇到“包青天”就只会跪。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吧?直指个人的愚昧和懦弱。

而胡适先生则认为,问题不在于普通人,而是既得利益者为了守住自己的利益,设计出不公平的社会规则(这里为了成功发出,胖胖改动了一下词语),将人驯化成无知、顺从的状态。

那他会觉得,如果有良好的规则和教育,普通人完全可以成为理性且有能力的个体。

换句话说,鲁迅先生在批评“人不行”,而胡适先生认为“人本来可以行,但规则让人变得不行”。

二者看似对立,但其实是从不同角度切入问题。

那么到底谁的说法会更接近真相呢?

胖胖的看法是,这两位先生说的,其实是一个“因果关系”。

社会规则和个体素质相互影响,无法割裂来看。

胡适先生提到的是“因”——恶劣的规则塑造了愚昧的个体;

鲁迅先生强调的是“果”——被压迫的环境让人陷入懒惰、麻木之中。

从长远来看,规则的败坏会影响文化,而文化的沉沦又进一步塑造了麻木的群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举个极端的例子:

如果一个社会中九成是“神经病”,那么那一成正常人反而会被看成“异类”,甚至被送进精神病院。

这种规则的问题导致了“人”的不行,同时“人”的不行又巩固了规则的不合理。

所以,人和规则都有问题,二者结合一下,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咱们来梳理一下区别。

鲁迅更多是在痛心,痛心于人的麻木不仁,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而胡适则更乐观些,他认为愚昧是大环境导致的,不是人的本性,只要环境改善,人还是有救的。

听起来似乎两人观点对立,但仔细一想,他们其实是在不同层面讨论同一个问题。

鲁迅关注个体觉醒,胡适更注重环境改变。

但问题来了——如果当时制定社会规则的人本身就是愚昧的呢?

这不就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无解循环?

不过换个角度想,这种循环其实并不绝对。

对咱们作为后来者而言,“鸡和蛋”不必纠结,因为它们都是用来吃的,我们吃就完事了。

那回到现实,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失去了“包青天”——那个替你做主的人,而一切都需要自己承担,自己做主,你会怎么选?

说实话,多数人可能估计都会手足无措。

毕竟从来没自己做主过,哪儿知道怎么为自己负责?

但这并不代表人天生无救,只是需要时间和引导。

试想,一个人如果能开始尝试一点点为自己做主,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能力,这就是觉醒的开始。

慢慢地,个人权利意识、自主意识都会发芽。

这样的改变可能很缓慢,但从历史的长河来看,这就是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

再说到现在互联网的信息茧房,算法让每个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彼此看不到不同的观点,这本身就阻碍了思想启蒙。

如果互联网不带任何偏见和价值过滤,每个人都能接触到更多元的信息,经过自己的筛选和思考,那么许多人是完全有机会觉醒的,不会被互联网的信息流裹挟。

所以问题也不只在于人“愚昧”,也在于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流是否足够真实、多样和自由。

所以,胖胖今天本意还是想说,别总把人对立化。

说到底,我们这些人啊,不过是既得利益者背后的背景墙而已。

能从书里读出点自己的感悟就挺好了,非得搞个非黑即白、你死我活的对立,图什么?

那些黑鲁迅的、黑胡适的,甚至现在黑莫言的,大概率根本没读过他们的书。

他们看过吗?不一定。

只是自媒体牵着鼻子走,牵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真的读书思考过?

可能性不大。

咱作为普通读者,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自己有用的,有感悟的就拿来用,简单,省事。

胖胖自认为是个蝼蚁,还不够资格去点评那些文学泰斗。

历史也不会因为一只蝼蚁的评价写上长篇大论。

所以啊,你说,很多争来争去的事情,说白了就是瞎操心、瞎较劲,还有人以此为乐。

你说,这乐趣到底在哪儿?

说到这儿,胖胖又想起了《让子弹飞》最后的一个镜头——杀四郎攻碉楼,张麻子发现鹅城百姓的问题:“我明白了,谁赢他们帮谁。”

是“谁赢他们帮谁”?还是“他们帮谁谁才会赢”?

所以,鲁迅没错,胡适也没说错。

可这世上真有那么多的张麻子吗?

还是说更多的人只是随波逐流,谁强帮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