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不久耶伦老太太对着我们指手画脚,她反复强调中国倾销、出口过多和体量过大,挤压了他们的生产和出口机会,使他们只能当消费者。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做不了生产者,你们心里没点数吗?你们有这个能力吗?产业空心化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是你们觉得玩金融能拯救世界,与我何关?
在耶伦的发言中,始终只出现了三件事:第一,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使出口无法成为唯一的增长点,意指中国出口占比过高;第二,减少产能过剩对中国有利,也有助于减轻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压力,意在让中国减少出口;第三,中国在高精尖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的崛起,威胁了西方本土产业的发展,要求中国不要在这些领域快速发展。这些关键点无一例外都在强调一个主题:你中国发展得太快,体量太大,导致别人,尤其是西方国家,失去了以往的利润空间。
他们会骂你衬衫体恤产能过剩吗?
他们会骂你牙刷牙膏产能过剩吗?
他们会骂你玩具娃娃产能过剩吗?
他们只会骂你钢船铁甲飞机产能过剩!
他们只会怪你激光卫星产能过剩!
他们还会怪你光伏新能源产能过剩!
他们最终会一直骂到你芯片核弹产能过剩~
为什么啊?是因为中国生产的袜子衬衣玩具这些东西,他美国就没打算生产,你哪怕倾销世界老美都懒得多看一眼!
而中国生产的电池、光伏和电动车,未来的芯片,高科技这些都是美国计划生产并计划在技术上领先全球的。
所以他们急了,他们疯狂的炒作,只要开会就来一波,只要开会就来一波!
说到底就是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国。
其实美国不断输出这样的论调,只有一个目的,想让我们自己去产能,最好是让我们学苏联!
自工业化进程在全球开启后,如何消化工业国家的庞大产能,就成为了决定全世界命运的关键抉择。二战之前,各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产能已经过剩,而全球市场又远未充分开发,英国则紧紧把持着殖民地市场不放开。在这种背景下,德意日等工业国无法承受国内市场的狭小,如果不把工业产能向外倾泻,将会导致严重的本土内爆。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美苏英等国在二战期间为了击败德意日等国,进一步加大了自身工业产能的爆发式增长。到1950年左右,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欧洲的工业产能再度恢复,全世界再次陷入了产能过剩的状态。按道理说,此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完全是有可能的,要么是苏联摧毁美国,要么是美国摧毁苏联。双方在欧洲剑拔弩张。
然后就进入冷战,双方各自发展,美国以共同的贸易规则扩张了全球市场,并慷慨地把这个市场开放给所有西方盟友。这也是战后欧洲、日本、韩国迎来高速发展阶段的主要原因。
而苏联则效仿美国,形成了一个内循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消化过剩的工业产能。这也是战后苏联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然而,整体市场规模远不及西方世界,这就导致了除了苏联本身实力大幅提升外,其他国家的发展并不像预期的那么迅速。
1980年代东欧剧变的本质,其实就是东欧国家不愿意再参与到苏联阵营的内部循环中,而是希望能够加入西方的全球分工体系,提高自身的比较优势。一旦失去了苏联阵营的内部市场,东欧国家的工业产能立刻无处消化,大量工人失业、工厂倒闭,内部矛盾迅速激化。
这时,西方世界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苏联庞大的工业产能一旦找不到海外市场,将会释放到哪里?按照历史经验,苏联肯定是会选择向外输出矛盾,把过剩的工业产能甩到别的地方。没错,就是战争,就是世界大战,这才是美国真正害怕的!
然而,苏联竟然选择了一条连西方都未曾预料到的路——它是唯一一个选择内部解体,强行去产能,并完全承担这个代价的大国。
这条大胆的选择让整个西方世界欣喜若狂,他们无限拔高戈尔巴乔夫的历史地位。
而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我认为真正的症结不在于产能过剩,而是国内消费市场的极度萎缩。仅美国的3亿人口其内需规模就能超越拥有14亿人口的东大。内需不足,迫使东大不得不依赖出口来维持就业,否则失业率将居高不下。然而,国际市场并非无条件开放,想要打开局面必须在其他方面作出让步,进行必要的利益交换。如果不愿意妥协,西方国家就会设置各种障碍,比如反倾销调查和关税上调,让你处处受限。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能如此强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封闭的经济体系和丰富的资源,减少了对西方市场的依赖,能够更从容地建立内循环经济。
东大的建制派深受工业党思维影响,过分强调生产而忽视消费。如果不改变这种顽固的观念,对西方市场的依赖也将无法瓦解。此外,东大国人的思想也必须改变,不能再受清教徒情结的束缚,不应仇视富人花钱。事实上,富人的消费是推动第三产业繁荣的重要力量,能够促进二次再分配,提高普通人的收入。相反,如果仇视富人的消费,他们只会把钱花在国外,造成整个社会的损失。请记住,应该仇视腐败而非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