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即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他因采用“崇祯”作为年号,而被后世广泛称为崇祯帝。

崇祯在位期间,铲除权宦,勤于政事,力图中兴明朝,挽回王朝的衰败局势。

然而,面对后金的不断入侵、天灾的接连不断以及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崇祯帝虽屡次更迭内阁辅臣,提拔众多将领,企图通过人才调整来扭转局势,但最终仍未能挽回败局。

崇祯十七年,当李自成的军队逼近北京城下时,崇祯帝朱由检选择以自缢的方式,悲壮地殉国身亡。

那么,这位竭尽心力欲重振大明、却最终未能如愿的崇祯帝,在面临生命终结之际,究竟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宜的呢?

此刻,就让我们共同翻开历史的长卷,仔细查阅那份尘封已久的崇祯遗诏原文:

朕自登极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帝的遗诏,既是末代皇帝的个人绝笔,也是他对命运、臣责、国危、民安的反思,体现了崇祯帝在王朝末路时的复杂心境。

崇祯帝开篇即以“朕自登极十七年”一语,简练地点出他长达十七年的统治时间。

同时,面对亡国之境,崇祯帝坦承“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既认识到自己德行有亏,又反思自己勤勉不足,这些过失招致了天怒人怨,终致“逆贼直逼京师”,国家危在旦夕。

然而,崇祯帝随即锋一转,直指“然皆诸臣之误朕也”,将明朝衰败的部分责任归咎于朝臣的失职与误导,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臣子们的深深失望与不满,甚至夹杂着一丝怨恨。

面对自己的最终命运,崇祯帝悲叹“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表达了无颜面对列祖列宗的愧疚之情。

于是,崇祯帝决定“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以此举动,表达对国家灭亡的无尽自责与痛心。

在遗诏的最后,崇祯帝表现出了作为皇帝、君父的仁爱一面,他留下“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遗愿,体现了他宁愿自己承受一切,也不愿让无辜的百姓受到一丝伤害的仁爱。

从遗诏中不难窥见,崇祯皇帝并非一位典型的昏庸之君,相反,他内心深处怀揣着成为一位好皇帝的强烈愿望,并始终以此高标准来鞭策自己。

然而,崇祯皇帝的性格中确实存在着显著的缺陷,他过于多疑,难以坦然面对并承担失败的责任。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遗诏中归咎于他人的误导,对于自己的失败,他不愿正视并承认那是自身的责任。

*以上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见解,若您有不同观点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同名微信公众号【袁载誉读明朝】,我正在打造明史爱好者的万人社群,欢迎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