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野心勃勃的剧集版《百年孤独》,延续这本1967年出版让全球读者沉醉50年的魔幻写实剧情:一部关于拉丁美洲迷人且残酷历史的宏大史诗。
这个地区长期被神话笼罩,这正是启发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原因。
克里斯多福·哥伦布在1493年致西班牙君主的信件中,生动描绘了神秘岛屿和长尾怪人,为魔幻写实主义奠定了基础。
模糊了事实与虚构的界线,而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全球推广这种文学风格的贡献最为显著。
如今,凭借其卓越的摄影、令人身临其境的场景设计、梦幻般的视觉特效,这部大胆的西班牙语剧集将其搬上屏幕。
终于得以改编
《百年孤独》的叙事不仅角色、情节和思想丰富,绝对不是浅薄的热带风情。
故事追随布恩迪亚家族的领导者 —— 表兄妹恋人荷西·阿卡迪奥和乌苏拉,讲述他们建立马康多这个虚构小镇的历程,灵感来自拉丁美洲独立后的历史。
随着世代更替,马孔多经历了宗教冲突、内战、独裁统治、观光业和美国帝国主义,这一切都反映在布恩迪亚家族的日常生活中。
Netflix的16集剧集,是这本已售出超五千万本小说首次获得正式改编。
之所以花这么长时间,主要是因为马尔克斯和他的儿子们,不相信任何电影能完整呈现这个故事,且他们几乎可以肯定是对的。
串流平台及其对延伸叙事的贡献,使得捕捉叙事的广度成为可能,甚至还能致敬作者写作风格。
马尔克斯小说中的角色很少对话,除了偶尔的爆发、观察或俏皮,主要通过全知叙事者那预言般的语调来活灵活现。
小说中,无论是荷西·阿卡迪奥还是乌苏拉,没有人诉说自己的感受。
但在剧集中,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角色在马尔克斯的世界中鲜活起来。
剧集对原著进行了精简和扩展。将书中纷杂、跳跃的时间线梳理得更清晰,以符合电视剧集叙事的需求。
剧集从故事一开始就解开马孔多的起源之谜,而原著是在第二章才逐渐揭示乌苏拉和荷西离开家乡的缘由。
在文化呈现上,剧集更加丰富细腻。
不仅停留在魔幻写实的表面,而是深入探索哥伦比亚的社会阶级、种族冲突和殖民历史。
服装、音乐、庆典仪式都成为传递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
总的来说,Netflix这部《百年孤独》虽可能不若原著那般异想天开,但它以自身方式展现力量。
它捕捉了书中的叙事和美学理念,并描绘了文化和殖民主义残酷冲突的令人信服且精确的画像。
编剧筛选情节
小说标志性的第一句话,在开篇瞬间被生动地呈现出令人心痛的哀愁:
「多年以后,面对处决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认识冰的那个遥远的午后。」
这个场景先预示未来,然后回溯至过去,呼应了小说对时间的神秘处理方式。
几乎完全按照原著一字不差地搬上屏幕,这既是对忠实读者的善意,也是对珍贵文学段落的动人演绎。
从那里开始,剧本通过简化书中纷杂且跳跃的叙事线,来诠释马尔克斯的文本。这使得剧集能呈现出观众在电视剧中惯常期待的清晰人物弧线。
比如,小说一开始马孔多已经建立,直到第二章才得知乌苏拉和荷西离开家乡的原因,仿佛马孔多的起源不那么重要。
而剧集则通过从一开始就解开这些谜题来梳理马尔克斯式的纷乱。
包括叙事的来源:不再将其保持神秘,剧集第一个场景揭示了叙事的由来 —— 一张用梵文写成的羊皮纸,逐渐被解码为马尔克斯的散文。
捕捉哥伦比亚的细微之处
小说中充满快速带过的旁白,暗示着整个其他世界的存在。
这部改编作品巧妙地利用这些旁白,避免了对拉丁美洲的泛泛而谈和奇幻的描绘,而是给出了一部牢牢扎根于哥伦比亚生活的史诗。
马尔克斯在小说中提到了里奥查市和结束哥伦比亚千日战争的荷兰条约,但他常常回避具体的地区性参考。
剧集中荷西和乌苏拉成婚之初,作者对烟火节的简单一笔,被转化为哥伦比亚民俗的生动重现。
第一集大约发生在200年前,描绘了今日被称为小公牛的表演团体。
舞者戴着公牛面具,随鼓声舞动 —— 烟火从一头按传统建造的巨大木制公牛的角上喷射而出。
拉丁康巴舞音乐 —— 可以将其视为哥伦比亚的萨尔萨舞。
再次勾起怀旧之情:场景中的乐队演奏着源自加勒比地区、体现原住民和非洲影响的小米笛。
这些细节在原著中都不存在,但绝对能令最挑剔的马尔克斯读者为之振奋。
婚礼的集体仪式与后来定义马孔多 —— 进而定义整部影集的孤独和腐败形成鲜明对比。
荷西·阿卡迪奥发表了一段为影集创作的令人动容的对白,向那些抛弃旧传统的人许诺新的开始。
「我们将建立我们梦想的地方,」他说,「一个没有人能为他人做主的地方。连死亡都不例外。」
探索阶级区别
在设计上,剧集借鉴了1850年代的一系列水彩画 —— 地志考察委员会的作品,记录了当时哥伦比亚各社会阶层的服装、举止和社会角色。
这些角色间存在深刻不平等,与种族和阶级紧密相连。 这种等级制度主导了早期拉丁美洲历史。
但在马尔克斯的小说中并未得到充分考虑。 即使是书中服装的细节也回避了这些区别。
然而,在改编作品中,从一开始服装就成为叙事的一部分。
布恩迪亚家族是欧洲和原住民血统的混血,当他们穿越锡耶拉马德雷山脉时,穿着安第斯地区用棕榈制成的披风,这种原住民用稻草织成的布料可以抵御雨水。
他们建立马孔多时的文化认同感在此得到更精确的捕捉:小镇最初的样貌与地志考察委员会的画作中的村庄相似。
一个令人震撼的早期追踪镜头,捕捉到五岁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赤身裸体(看起来仿佛从水彩画中走出),马孔多正忙碌着,似乎正迈向平等主义。
但随着欧洲引进的价值观 —— 以现代化为幌子 —— 开始改变布恩迪亚家族的身份认同。
荷西·阿卡迪奥将注意力从小镇的乌托邦愿景转向个人抱负,吉普赛人带来的发明使他陷入寻找黄金和制造战争武器的幻想。
赋予乌苏拉更多深度
影集对原著最重大的偏离,可能是它加深了我们对乌苏拉的理解,通过阐释小说中看似荒谬的情节:她害怕与表兄结婚会生下长猪尾巴的孩子。
在屏幕上,我们理解她的焦虑源于一个更大的道德困境:当性不再纯粹是为了生育,而是快感的一种,会发生什么?
在当时的拉丁美洲,女性被期待是母亲,而非性的主体,这种被强加的标准即便在影集的场景设计中也有所暗示。
圣母玛利亚作为殖民美洲最重要的象征,挂在乌苏拉的家中。她开始厌恶自己孩子们不经意间打破的性禁忌,而这些禁忌恰恰源于她自己的脚步。
当荷西逐渐走向疯狂,乌苏拉承担起维系家庭的更多责任,她离开马孔多寻找离家的儿子。
回来后,她以欧洲标准和材料为马康多带来文明 —— 穿着一件维多利亚风格的方格钮扣衬衫,完全遮盖身体。
她抛弃了原住民服装的影响,回来时还带着原住民仆人 —— 象征着更高的社会地位。
乌苏拉感到与社区、家庭、自我,日益隔绝。剧集中,这个过程比小说中更为渐进且深思熟虑。
这正是剧集的成就所在:它并未将马尔克斯轻快的语调误解为轻率。
编织在小说中的男性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和阶级主义并未被忽视,而是赋予了文化意义。
剧版《百年孤独》可能不如原著那般异想天开和大胆,但 以自身的方式展现力量。
它捕捉了书中的叙事和美学理念,描绘了文化与殖民主义间残酷冲突的令人信服且精确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