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科技+金融”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IEEE Fellow,无问芯穹发起人汪玉围绕话题“‘科技+金融’”的未来”展开高端对话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高端对话现场

以下根据对话摘录:

田轩: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进入科技与金融各要素深度融合的新阶段,特别是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源头创新与要素协同联动的更高要求,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仍有较大挖潜空间。这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全链条金融服务的衔接通畅度、金融资源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匹配度、金融产品供给充足度、市场包容强度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衔接度等方面。未来,将如何推动“科技+金融”的进一步良性循环发展?接下来,想请两位嘉宾谈一谈,您怎么看“科技+金融”的互相成就,良性循环?您认为哪些因素发挥关键作用?

马蔚华: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相互成就。我体会最深的是,科技是金融,特别是银行创新发展的重大驱动力。在我担任行长的近15年中,致力把银行当作IT企业来办,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银行创新。从历史上看,银行作为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金融机构,它的每一步发展都深受科技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催生了现代商业银行的体系的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投行和全能银行的兴起。然而,前两次科技革命并没有改变银行的形态,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银行的金融形态发生了变化。我记得马克思说过,假如没有股份,恐怕世界上至今不会出现铁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也说过,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一场金融革命。实际上,早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前,这项技术在英国就已经出现,但却没有真正应用。正是由于股份制、资本和银行的出现,工业革命才会发生,才让很多技术成为现实。

商业银行有两大功能,一是信用中介,二是支付平台。信息革命对银行功能的变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无论是信用中介,还是支付平台,本质上都基于信息的传输和交互。招商银行通过信息化、网格化,用少量网点实现零售业务的发展。我们率先推出一卡通,实现了从存折到银行卡的革命。当时,大多数银行的计算机都没有联通,无法实现数据共享。招商银行的网点虽然不多,但有了一卡通后,我们可以全行通存通兑,并且由此获得了储蓄存款的增长,这是仅凭网点数量难以完成的,只有通过网络化服务才能做到。后来,我们推出了一网通、手机银行,即便没有网点,也能让客户体验优质服务。从卡时代到网时代,再到云时代,招商银行通过两大APP获客,最终迈入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使招商银行今天成为“零售之王”,并跻身全球按一级资本排名前十的银行,这充分体现了科技的力量。

科技对金融有巨大推动力,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一个科技产品从研发、测试再到大规模生产需要的资金投入是1:10:100,因此金融对科技的支持至关重要。首先,股权投资对科技发展的起步非常重要,是“最先一公里”。美国科技发展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华尔街资本和硅谷技术的结合,风险投资投的十个项目,即便只有一两个成功,也可能覆盖其他项目的风险损失,这是商业银行无法做到的。

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要。以科创板为例,目前科创板共577家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达到9142亿元,总市值达到6.4万亿元,有效地支持了科技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门槛较高。当时,证监会设置较高门槛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但目前科创板总体运行表现平稳,可以适当降低门槛,对中小投资者更友好,比如对已经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的投资人,只需签署一个风险揭示书,就可以参与到科创板交易,让更多科技企业投资人受益。另外,银行和保险也要为科技产业提供服务,可以为科创企业设立专门的团队、专项考核办法,以及专门的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例如,招商银行推出了“科创贷”,专门服务科技企业。

科创企业除了股权投资,整个成长周期还需要银行和保险的支持。科技推动金融业的发展,而金融业则为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提供强大支持,二者相互依存,互相支持。目前我国金融总量约480万亿的资本中,银行占439万亿元,占据主导地位,整体表现出以间接融资为主。除了融资之外,科创企业从初创到成长的全生命周期,都需要银行的支持。从融资、支付结算到资产管理,整个成长周期都离不开银行的参与,许多科技公司与银行可以说是同呼吸、共命运。银行正推进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结合,现在银行抓住好的科技企业不容易,要紧抓不放,陪同全程,做好服务。

汪玉:从科学家的视角来看,金融与科技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始于科技,成于金融,兴于产业。科学家进行原创性创新,实验室实现这些创新,最终将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科技赋能金融,涉及到信息的传输、存储、显示和获取,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底层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加速融合。

同时,从学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看,我深刻感受到金融对科技的赋能。技术创新是对未知路径的探索,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失败概率高,因此风险投资对长期创新投入的支持至关重要。在中国高科技产业领域,将实验室的发现转化为产品,再将产品转化为商品,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风险投资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当前科技领域创新创业的特点表明,需要将概念具体化,才有可能进行融资。我们当时的成果转化企业,在产品没有形成规模销售的情况下,凭借团队的知识和创造能力,以3亿美元被收购。这说明虽然在中后期投资阶段,科技无形资产的评估非常困难,而金融在推动科技行业发展中能起到关键作用。

田轩:感谢二位的精彩分享,接下来这个问题是关于母基金以及银行业,在科技+金融中发挥的作用,想请马理事长谈谈您的看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科技贷款模式探索起步,经过40多年发展,我国科技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以银行为主力军的科技金融主体动力日益凸显,请问马理事长,银行业将在未来的“科技+金融”中发挥什么作用?与此同时,母基金在“科技+金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您能给我们也讲讲这个领域的问题吗,面临什么机遇与挑战?

马蔚华:母基金产生于上世纪80、90年代,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年了,母基金的发展可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可以培养耐心资本、支持企业创新与转型。近年来,我国母基金从2012年的首个引导基金发展到如今的千亿级产业基金,发展迅猛。但同时母基金也面临一些机制上的问题。一是考核的“紧箍咒”,我接触过一个项目,跟一个省里的投资公司老总谈,他说我的项目很好,未来前途很看好,但是我们不能投,我们现在考核的是当年的业绩,要实现当年的业绩就不能投早、投小了,很遗憾不能投。二是容错机制,投资本身面临各种不确定的风险,目前要求较严,出了错要追责,缺少一些容错纠错的容忍度。三是退出机制,股权投资的募、投、管、退的全流程中,退出环节最为棘手,这主要是由于IPO渠道过于狭窄,并购市场刚刚复苏。同时,S基金也是退出的一种很好方式,在美国已有30年历史,而我国S基金近十年才开始发展,目前规模约千亿。上万亿的政府引导基金等待退出,需要大力发展S基金市场。

从总体来看,中央最近出台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对母基金发展前景看好,尤其是“五宽一高”政策逐步明确,这对母基金的发展无疑是利好消息。地方实践中,“合肥模式”大家都比较看好,围绕“1+3+5”的产业政策体系搭建了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基金体系,基金总规模超3000亿元,形成基金丛林。合肥每天催生5家高新企业,如果这一模式推广,全国的母基金发展将进一步提速。

现在科技创新,特别是AI赋能,是大势所趋。AI将改变人类自己,并赋能千行百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也是科技革命,也离不开AI。所以各种基金都在争先恐后地投科技项目,但是赛道太少、太窄的现实问题也摆在了眼前,如何在细分领域更深度投资成了摆在投资人面前的现实问题。科学家论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引导平台,推动走细分领域的深入合作与发展。从现在来看,无论是母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发展,我们都充满了信心,要充分发挥金融对科技发展的推动力。

田轩:那么下一个问题给到汪教授,汪教授既是学者,又是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想请您从学者和科技公司创始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谈谈您对“科技+金融”的看法,作为科技领域的学者,您认为“科技+金融”应该重点朝着哪些方向迈进?作为科技公司创始人,您希望看到“科技+金融”实现怎样的双向奔赴?此外,作为学者,创办科技公司有哪些优势?

汪玉:科技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平台支撑和团队合作。早期的大额投入已成为重大科技进步的一个典型特征,在天使投资之前,资金需求非常大,而且不能仅依赖国家支持。

以清华大学为例,一些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得以实现,部分原因是得益于大的平台背景。一开始,科学家可能并不了解他们的技术可以用于创业。举个例子,得益于良好的交流平台建设,一位老师看到产业方来电子系招募人员,通过招募宣讲会了解到人工智能芯片在特定硬件上实现人脸识别的能力是非常有市场的,并被风险投资团队鼓励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成立公司。同时,科学家通常专注于科学研究,而不了解如何将技术原型转化为产品,再将产品转化为商品,这需要凝聚一些具有企业经验的人,投入大量时间来完成。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层面也同样,我的个人体会是应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与他人合作。这对于高校,尤其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技术做到极致并不足以保证成功,还需要能够团结学术共同体。在系里,20%的老师专注于理论研究,将资金转化为知识,而80%的老师则专注于工程实践。重要的是找到那些热爱学生、具有创新力、凝聚力和团结力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够与其他教授一起培养人才。

此外,我曾在斯坦福大学学术交流半年,感受到了那里良好的生态系统:科学家、学生、创业者、大公司、投资人和银行都聚集在同一地区,彼此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如果我们今天要讨论“科技+金融”的相互促进,还应该努力缩小这些参与者之间的距离。

田轩:关于“科技+金融”的未来,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蓝图与遐想,科技创新、金融进步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比如11月中旬在广东珠海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就给全球展示了我国科技的实力,而科技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金融的助力。想请两位嘉宾结合国内外“科技+金融”的发展情况,分别谈一谈您对“科技+金融”未来发展之路的畅想。

马蔚华:“科技+金融”的融合会在各个层次展开:第一,全球的金融中心都在变成“金融+科学”双中心,这是这几年明显出现的。例如,纽约通过降低纳斯达克的盈利水平等条件限制,吸收更多科技企业,同时也通过吸引高端科学人才提升竞争力,据说欧洲许多科学家流向了美国。第二,一些科技企业设金融投资部门、基金或财务公司;而许多金融企业则更加科技化,设立科技公司,成为科技领域的参与者。第三,随着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银行未来将会发生变革。金融服务将会无处不在,像自来水一样即开即用。提供金融服务的将不完全是人,许多岗位将逐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银行本质上是一个高质量数据公司,数字资产将会凸显价值,甚至可能超越金融资产。银行的信用创造模式也会发生变化,信息不对称的减少将颠覆传统信用模式。未来的银行形态一定超越现有的想象,进入全新的AI时代发展阶段。

汪玉:我认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三个融合层面:

一是生态融合,学校中的科学家拥有的生产资料通常少于产业界,要实现两者的整合,需要金融的支持。这包括鼓励企业和国家对早期科技创新进行更多的投入,是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步骤。

二是人才融合,我们需要培养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或者反过来,从科技领域转向金融领域的人才。这种跨界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基础。

三是组织融合性,探索新形态组织的建立是一个有趣的课题。例如,一些组织可能起初是非盈利性质,随后逐渐转型。在中国如何建立这样的雷德(RED,Research, Education, Development)组织,不是一个人一次性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全面尝试和实践的过程,这涉及到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的融合。综上所述,未来在生态、人才和组织三个层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融合和探索,以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清华金融评论》编辑部、科学企业家®承办,云南省国有金融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合作伙伴。

关于《清华金融评论》

《清华金融评论》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业界紧密相连的沟通桥梁和研究成果对外的宣传平台,是专注于经济金融政策解读与建言的智库型全媒体平台, 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清华金融评论》编辑部编辑,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运营,2013年11月正式创刊,每月5日发刊。

文字丨论坛组委会

编辑丨兰银帆

审核丨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