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河南兰考,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焦裕禄,可是,对于兰考千千万万普通群众来说,提到焦裕禄,却不能不提张钦礼。
在千千万万兰考群众的心里,焦裕禄和张钦礼,恰如兰考的一对孪生兄弟,讲一个就不能逾越另一个,否则,就失去了生命的光彩。
2004年5月,在河南兰考,一场群众自发聚集起的十万人的送葬队伍,震撼了整个中原。
“来了,张书记的灵车来了。”
“老书记,我们来接您来了。”
人群中,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声“跪吧”,人们齐刷刷跪倒在路边,跪倒在升腾起来的尘埃里,跪倒在这片浸满了奋斗的汗水的厚重大地上。
灵车缓缓前行,人群痛哭流涕,原本半个小时就可以通过的街道,缓缓前行的灵车,走了整整四个多小时。
人们簇拥着,奔跑着,紧紧跟随着,只为了在人群里多看张书记的灵车一眼,只为了再多送张书记一程。
在历史的长河里,时间是没有记忆的,但是,广大群众是有记忆的,他们声声哭诉呼唤的张书记,正是出生于河南兰考的张钦礼。
岁月无情,时至今日,张钦礼已经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可是,千千万万兰考人民对于张钦礼的怀念之情,却丝毫没有消减。
据统计,在张钦礼的墓地周围,人们已经自发为他竖起了96块纪念碑,每一块石碑,都在无声诉说着兰考人民对于张钦礼的无限爱戴和深深怀念之情。
张钦礼到底为兰考人民做出了怎样呕心沥血的巨大贡献,才使得兰考人民对于老书记的这一片崇敬爱戴之情,从未消减,历久弥厚呢?
1、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
1927年出生于河南张庄村的张钦礼,15岁就参加了革命战争,是中共党员,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曾立下了很多战功。
1954年,兰封和考城合并为兰考县,张钦礼出任兰考县第一任县长。
在兰考,张钦礼的突出政绩有目共睹。
1958年秋,为了兰考民众的切身利益,张钦礼亲自到北京,辗转找到周总理,汇报了当地浮夸风的真实情况,周总理听完张钦礼的工作汇报,眼里泛起了泪光,对张钦礼深情地说道,你是全国两千多个县中,第一个向我反映真实情况的县长。
然而,也正因为张钦礼有直言劝谏,为民请命的精神,他也曾被免职,下放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62年底,当焦裕禄出任兰考县委书记的时候,张钦礼才得以官复原职。
焦裕禄来到兰考,听说了张钦礼的感人事迹,查明真相之后,极力帮助张钦礼恢复官职。
从此后,张钦礼就成了和焦裕禄并肩战斗亲密的战友。
当焦裕禄出任兰考县委书记的时候,兰考县正在遭受“三害”(风沙、内涝、盐碱)的肆虐。
在严酷的自然灾害面前,兰考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带领兰考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兰考县成立了“除三害办公室”,张钦礼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治理“三害”规划。
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张钦礼和焦裕禄一道,带领干部群众查风口、治沙丘、排内涝,不辞辛劳,深翻土壤,治理盐碱地。经过短短一年多风里来雨里去的辛勤劳作,兰考县原先恶劣的自然面貌,终于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这一年多一点一滴变化的过程中,以张钦礼和焦裕禄为代表的广大干群付出的奋斗的汗水和与天斗的拼搏精神,大家是有目共睹,且人人称颂不已的。
2、人人腿上无汗毛
昔年大禹治水,古书记载说大禹是:“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大禹治水的辛劳之极,可以想见。和大禹治水一样,张钦礼和焦裕禄一道带领兰考干部群众治理“三害”,同样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大禹治水是腓无胈胫无毛,张钦礼和焦裕禄“除三害”,一样是“腿上无汗毛。”
原来,黄河之水,从喜马拉雅山一路汹涌而下,穿过无数荒漠与高原,挟带了大量泥沙,这些数不清的泥沙,和着黄河之水,在张钦礼和焦裕禄这些广大干群的腿上一遍遍刷过,无情带走了他们腿上原先结实健壮的肌肉,甚至连腿上的汗毛也一并粘连冲刷了下来,最后混入了滚滚黄河水中。
天长日久,经年累月,双腿长时间浸泡在泥水之中,汗毛被冲刷掉了,没有了汗毛的保护,腿上的皮肤一日日粗糙起来,一日日暗淡起来,到最后,每个人的腿上,都是皲裂一片,累累的伤口一片。
伤口结了痂,痂又被泥水冲刷掉了,如此日夜反复,最后,每个人的腿上都与汗毛绝了缘,最后终于人人都落了个“腿上无汗毛”的境地。
这样的经历与事实,说起来好笑,可是,细细思之,却又让我们为他们的付出深深震撼,深深礼赞。
仅仅就这一件小事,张钦礼和焦裕禄等广大干群的牺牲和拼搏精神,就足以让我们无比崇敬。
1964年5月14日,长期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因病逝世。
失去了最亲密战友的张钦礼悲痛万分,但是,当他想起焦裕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牵挂着治理沙丘的难题,当他脑海里一次次浮现焦裕禄拖着病体,忍受着肝癌带来的巨大痛苦,一遍遍到村头,到河边,到田间查风口、探流沙、看水势的高大身影的时候,张钦礼知道,他不能痛哭,现在,还不是他要痛哭的时候。
只有继续带领兰考广大干群一道努力奋斗,取得“除三害”的最后胜利,才是他告慰焦裕禄的时候,才是他可以痛快哭一场的时候。
3、万民有口皆是碑
1965年底,新华社记者穆青来兰考调查采访。
怀着对焦裕禄去世的无比痛苦和深深怀念之情,张钦礼向记者详细介绍焦裕禄带领兰考干群治理风沙的详细经过,并带着记者来到张庄,亲眼查看焦裕禄生前带领群众开挖的沟渠、深挖的盐碱地。
望着眼前的一幕幕,张钦礼眼前再次浮现焦裕禄弯腰劳作的身影,不觉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同行的记者穆青被深深感染,流泪道:“我参加工作28年了也没有哭,这次被焦书记的精神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是咱的宝贵财富,我们要重新报道焦裕禄。”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宣传焦裕禄的长篇通讯稿,迅速在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在通讯稿里,张钦礼被称为焦裕禄的亲密战友。
在特殊的年代,张钦礼在毛主席、周总理的保护下,于1973年担任开封地委书记兼兰考第一书记,再次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治理风沙,继续完成焦裕禄未竟的事业。
苦心人天不负。
1973年至1977年,是张钦礼带领兰考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四年,四年里,全县共治沙造林19万亩,占沙荒面积的80%,共治理盐碱地22.7万亩,占盐碱地的86.3%。
从此后,“风沙、内涝、盐碱”这三大害,再也不能在兰考为非作歹了。
1973年秋,省委书记刘建勋等领导人花了五天时间考察兰考,沿途看了兰考的路、河、桥、闸、林、田,看到昔日的荒凉不毛之地,变成了百姓安居乐业的鱼米之乡,不禁感慨万千。
此时,距离焦裕禄去世,已经过去近十年了。
这是战天斗地的十年,这是豪情满怀的十年,这是心愿达成的十年。
当张钦礼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可以告慰焦裕禄的在天之灵的时候,张钦礼哪里知道,数年后,还有一场长达十三年的牢狱之灾等着他。
1979年,商丘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张钦礼有期徒刑13年,罪行之一就是挖空心思捏造焦裕禄事迹,欺骗全党,欺骗全国人民。
历史进程的纷繁复杂曲折往复,三言两语,难以说清。
2001年,已经古稀之年的张钦礼带领家人前往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
在毛主席的塑像前,沐浴着冬日微薄却温暖的阳光,抬头仰望毛主席的高大形象,想起了革命战争岁月的烽烟滚滚,再也难以抑制内心复杂情感的张钦礼,一下子跪在了毛主席的塑像前,痛哭失声。
2004年5月7日,77岁的张钦礼在郑州离世,按照其生前遗愿,骨灰送回家乡兰考安葬。
此时,张钦礼的亲属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10万兰考群众自发为张钦礼送行。
那一天,兰考人民饱含泪水,从四面八方赶来,加入到十万兰考人民组成的长长的送葬队伍中。
大家跪着哭着,一遍遍诉说着内心深处对他们的老书记的崇敬爱戴和深深的怀念感恩之情。
今天,在兰考,有两处出名的墓地,一处是焦裕禄的,一处是张钦礼的。
千千万万的兰考群众仰慕焦裕禄的崇高人格,感叹张钦礼曲折的人生历程,更感恩他带给兰考人民的幸福生活,自发祭拜他,为他献花,为他扫墓,为他立碑。
正是:苍天有眼欲落泪,万民有口皆是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