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文强|文

这是一件事关你我的大事,或许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显眼,但终究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越来越难以从医院这个渠道买到进口药。

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有人说,这个趋势是理所当然的,它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任何负面作用,真的是这样吗?

刚刚过去不久的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正式开标并产生中标结果。439家企业递交材料申报778个不同品规的产品,最终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这其中涉及了62个品种,覆盖了慢病、肿瘤、精神疾病等领域,其中外资药企几乎大溃败。

从最终拟中选结果来看,似乎“卷”、“惨烈”都不足以形容这次集采。

如叶酸片最低中选价格为0.0289元/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最低中选价格为0.034元/片,氯化钾注射液最低报价为0.16元/支。

间苯三酚注射剂最低拟中选价格为0.22元(规格:4ml:40mg*1支),较最高有效申报价2.8805元降幅达92.36%。

降糖药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单片报价已不足0.2元,较最高有效申报价1.4906元降幅在90%左右。

客观讲,我一直对药品行业是持敬畏之心的,治病救人,它容不得你有半点含糊,但是看到这些低到还不如一瓶水的药,还是心存疑虑。

《南方周末》的采访的一位东北药企代表或许代表了当下的一个现实,不中标活不了,中了标也难活,原因是同品种报出的最低价“可能买原料都不够”。

今年,第十批集采设置了两大规则。规则一是入围企业价格符合“单位可比价”≤同品种最低“单位可比价”1.8倍。规则二是复活机制,即按规则一未获得拟中选资格的有效申报入围企业,若接受按规则一确定的同品种最高拟中选价格,则可获得拟中选资格。

这意味着,一旦企业申报价超过最低报价1.8倍就要出局。

竞争何其惨烈。

这也直接导致很多原研药企不得不放弃了集采,从而放弃了医院端的市场。

国家医保局介绍,通过集采,大批过专利期的经典“老药”,全部由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企业供应全国。在减轻群众“老药”费用负担的同时,腾出费用空间为支持新药纳入医保提供条件。

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似乎距离这个初衷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就拿慢病来讲,这是一个很多家庭都无法逃避的问题。慢病的审核非常严格,获得“资格”后还会接受定期回访,且每月定期定量供应名录内的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家里老人用的一款降压药是拜耳的拜新同,后来这款进口药被替换成国产仿制药,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差别很大。但你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因为拜耳的拜新同你根本就开不出来。‍‍‍‍‍‍‍‍‍‍‍‍‍‍‍‍‍‍‍‍‍‍‍‍‍‍‍‍‍

这种现象在近几年越来越多,一大批进口药被剔除出名录,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进的国产仿制药。前段时间,我的一个杭州朋友曾经写了一篇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疗过程,非常虐心,他的孩子在医院根本用不到辉瑞的阿奇霉素。具体详情可参考文章(那些逐渐消失的进口药……)

这是朋友的真实经历,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正在和即将的经历的。进口药在慢慢地“消失”,我的医生朋友也早就在讲这样的现实,未来国产药会逐步替代进口药,这是一个大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疗效能平替吗?这恐怕是一个长久的命题。其实,进口药并没有真的消失,它只是不再那么容易飞入寻常百姓家罢了。

我曾就就这个问题详细问过一位医疗系统的朋友,她说以目前中国药企的技术水平,生产一款仿制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特别是近些年药企在技术提升方面还是非常显著的。但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无休止、无底线的降价,甚至降到连成本都无法覆盖,就很难保证终端药品的效果。毕竟,原料采购,提纯,工艺……每一项都有固定的成本‍‍‍‍‍‍‍‍‍‍‍‍‍‍‍‍‍‍‍‍‍‍‍‍‍‍‍‍‍‍。

降低普通百姓的医疗成本,这个大方向没有问题,一方面要求药企大幅降低终端售价,一方面又要保证最基本的疗效,这似乎很难两全其美。

何况,药品这类特殊商品并不同于一瓶矿泉水、一件衣服……它不能简而化之地停留在讨价还价的层面。

无论如何,以极低价格的国产仿制药平替疗效更好的进口原研药,都不符合这个行业最基本的逻辑。

有人会说,这样做会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负担,说实话,我对这个观点持一点不同意见,至少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这是个伪命题,我不可能为了省钱而选择疗效差的药品,而且,从实际的支出来看,目前家庭用药的支出是明显上升的。

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家里的老人需要用一款治疗肺癌的靶向药,以前的报销比例是药品全价的将近90%,改革后的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你必须自费20%,剩余80%才会按照医保报销比例支付,这样算下来,每年要多支付8000元左右。

而一些住院的患者,也会因为一些必要的支出,会从自费药房里购买,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药占比”的问题,也就是一些必要的医疗开销并不完全体现在你的单据上,虽然账单“漂亮”了,但实际支出并没有减少。

毕竟很多进口药在医院端已经消失了,不是医生不给你用,而是药房根本就没有。这并不是医院简单的“一刀切”,而是一些条条框框让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

还是应该给大家一个选择的余地吧?毕竟一款药的效果好坏,病人最清楚,而不是那一纸一致性评价;毕竟花钱看病,还是消费者埋单,而不仅仅是医保。

对了,想起那年的一个小事,Paxlovid是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一款特效药,那年曾经问过一个在辉瑞工作的家人,试图通过这个关系给老人备一点,得到的回复是,这款药被管控了,他们内部也是拿不到的。

可能,我们是不配吃进口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