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丨伍冰玉

编辑丨蘩垶

图片丨来自作者和网络

媒体或从业人士称现在已成为疫情后越野跑大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越野跑中。社交平台上“人生首野”、“越跑越野”、“上山吃席”成为热门话题,脱口秀演员小北已经将自己参加12km越野跑作为素材体现在表演作品中。

越野赛的举办地点通常选择在具有挑战性的自然环境中,赛道设计经过如竹海、茶园、雪山、森林、古长城甚至河流、沙漠等,这些地点提供了丰富的地形和自然障碍,增加了比赛的难度和趣味性。参赛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耐力和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以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和挑战。同时,面对变化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海拔、大雨甚至大雪等,在赛事中依据个人状况及时应对、调整。

当更多人进入到山野跑道,这也为自然环境造成巨大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野赛道垃圾激增

曾有文章指出,在2022年崇礼越野赛结束后,三夫赛事组委会最后估计了一下,从山里捡出来的垃圾,差不多有1.5吨。

笔者完成过从25到100公里之间不同距离的若干场越野赛事,平时也会在三峰、西山等跑山。

天气转凉的秋天或初冬,笔者周五会收拾次日去京郊三峰的越野装备,越野包上始终挂着一个黑色的小网兜,带可调节的拉扣,那是参加某次汇跑组织的越野赛,领物时赛前包里赠送的物品,用于收纳跑者在山中的垃圾,自行携带下山,笔者觉得这个小物品很实用,又体现了组委会的用心,好几年了,把小袋子洗了又挂上,一直在循环使用。

笔者在山里越野跑,见得多的垃圾是揉成团或乱折的纸巾,已经干枯的湿纸巾,易拉罐、饮料瓶、矿泉水瓶,饼干、牛肉干包装袋、方便面纸盒等,还有在耐力运动中使用的盐丸袋、能量胶袋、一次性雨衣等,琳琅满目,触目惊心。

除了垃圾桶旁边垃圾最多,越野跑的垃圾还有位置上的特色:挂在树枝上,躺在草丛里,躲在石头堆里,立在扶手栏杆上,或许扔掷者认为:没有扔在山中的主路上,就不算扔垃圾。

在城市、在公园,有市政服务与公园管理配套,能及时全面组织人力、物力清理垃圾。在越野赛中,短短几天时间大量人员的涌入与奔跑,势必带来平时数倍的垃圾量,同时因为山野地貌海拔起伏大,面积涉及范围广,存在清理难度高,无法及时全面组织人工清理,甚至存在管辖权模糊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野中的一些运动食物饮料垃圾。

这些废弃物品因垃圾类型和在自然环境中降解条件有所差别,对环境的破坏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往往因为短时间不可降解,进而影响土壤质量,破坏植被生长等。

一些在越野中常见垃圾的自然降解时间,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环境污染研究以及中国垃圾分类政策数据举例如下:

纸类‌:2~5个月。条件适宜时(湿度、温度适中)分解较快;有涂层的纸张(如广告纸)分解时间较长。

果皮:1~6个月。苹果核2周,香蕉皮2个月,橙皮6个月。

塑料‌:塑料袋200-1000年;塑料瓶450年以上;泡沫塑料,数百年甚至永远无法完全降解。

衣物‌:棉布 1~5年。天然纤维易分解,但若有染色处理或合成纤维混合,分解时间延长。

‌其他垃圾‌:烟头10-12年,铝罐80-200年,玻璃制品1000年-200万年甚至永不降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山野中随手扔的垃圾,不仅破坏大自然环境,也为山野中的动物带来影响。

“你随手一扔,我耗尽一生”,这个在朋友圈广为传播的文案,就是试图以乱扔塑料对小动物的伤害来告诫人们:也许是你一次随意的行为,将会为其他生命带来无尽的痛苦。

生活中在山野中的动物,往往是“所吃即所得”。野生动物误食山野垃圾,容易感染病毒甚至死亡。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往往会使野生动物的身体发生了难以察觉、对野生动物个体乃至群体产生重大影响的变化。对于部分动物来说,逐渐将食物垃圾、家畜、甚至人类的宠物变成了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赛道垃圾是选手责任还是组委会责任?

有人提出,越野跑中乱扔垃圾不仅是违法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也不道德。但这种观点在网络上遭遇到不同回应:在艰苦的环境中、人均资源紧张的条件下,个体的身心受到考验时,道德底线会受到考验。清理垃圾是组织方的责任,而不能以此要求参赛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赛事中曾有人表达:环保工人、护林员就是干这个的。这也成为一种理由:我是扔垃圾,但这是环保工人的分内工作。

笔者在2018年4月跑北京TNF50,赛道要穿过西山公园,看到一位跑者制止另外一名跑者扔垃圾,后者反驳说,这里是景区,有专人清理垃圾。这位跑者理直气壮的语气,让人印象深刻。

笔者专就这个问题和一些跑友交流,有时候是在比赛中,有时候是在日常训练时,大家给出的理由多种多样:

我缴纳了报名费,包含了赛事工作人员赛后清理赛道的费用,我扔在赛道上无可厚非。在城市马拉松里,在官方补给点饮水或者运动饮料后纸杯肯定随手扔掉,志愿者也会在丢弃纸杯达到一定数量后予以清理。

能量胶吃完,包装太粘手,我没法一直带着呀!

在CP站拿了个香蕉带着,路上我吃完了香蕉,香蕉皮也不能一直拿着啊!

越野跑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纸巾擦了汗、鼻涕、食物残渣等,我也没有办法一直放在口袋里啊!

看到路边好多垃圾,我扔过去,也是扔到垃圾堆里了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看出,越野中乱扔垃圾不排除有模仿与从众心理,在缺乏明确外部规则约束和指导的情况下,看到有人乱扔垃圾,觉得“多我一个不算什么”,可能会无意识地模仿这种行为。甚至不排除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未能有效地接收到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教导和示范,对于乱扔垃圾这种行为和现象熟视无睹,道德负疚感淡化,容易模仿和从众于不文明的行为。

在心理学中有“破窗效应”表明,如果环境中出现第一个垃圾,其他人可能会认为反正环境已经脏了,再扔一点也无所谓。这种心态可能导致赛道乱扔垃圾问题的持续和恶化。通过理解这些心理机制,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设计政策和措施来减少越野跑中乱扔垃圾的现象,同时通过舆论引导和组织各种活动增强越野跑者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不乱扔垃圾列入越野赛事规则?

越来越多的越野赛事组织方,除了注重采取减少垃圾产生的赛事组织举措,在赛前启动环保宣传以及对跑者的引导,对参赛选手行为做出了要求,违反这些规则的选手可能会面临严厉的处罚,甚至取消比赛资格,引导参赛者意识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可能会影响选手的个人声誉和形象,影响其未来参加其他赛事的机会以及个人在越野跑爱好者群体中的口碑。

为了减少越野赛道的垃圾产生,赛事组委会往往建立机制,约定惩戒,甚至让赛道上的跑者互相监督,互相提示。劝阻无果可以取证举报,提倡和号召参赛者遵守规则:遵守当地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越野跑赛事的规则。让每个参赛者意识到这是需要遵守和被约束的。

比如汇跑赛事将环保写入了竞赛规程,在“环保规则”中列明:选手集结检录时将对选手进行环保检查,严禁携带火种,一次性水瓶将被登记参赛号码,选手必须将其带回终点,拒绝遵守的选手将被取消参赛资格;补给站不提供一次性纸杯,选手不允许带走补给站内的饮水/饮料瓶、胶袋或易拉罐、一次性餐具等;严禁选手在赛道上丢弃垃圾,必须带至下一个补给站方可丢弃,被发现在赛道上丢弃垃圾的选手将会被强制终止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参加2023年香港“毅行者”,出发现场的工作人员发放能量胶时写上领物选手参赛号码,并强调关于不乱扔垃圾的提示。

汇跑除了制定规则,也为每一位选手准备了可循环利用的便携式垃圾袋,选手可以将使用过的能量胶等包装袋收纳其中,不在山林中留下任何痕迹。以此希冀“所有参与的选手,都能树立起认真、严肃的环保意识,并且将这种理念,带到即将踏上的每一座山峰。”

凯乐石崇礼100越野跑也在赛事章程中写明:严禁在跑道上乱丢垃圾,选手有责任确保自己将垃圾投进补给站设置的垃圾桶中;在赛道沿线随意丢弃垃圾被赛道工作人员发现或被举报者,您的参赛资格将被直接取消。

XTERRA太湖越野赛的赛事总监“小怪兽”(余勇)在一次记者采访中提到,每次赛道组布标时都会顺便组织志愿者捡垃圾。

杭州西湖跑山赛发放赛事包时,在能量胶上标注了号码和选手号码关联,如果发现在山中被丢弃的能量胶包装,可以溯源到参赛者。今年11月5日,组委会发布了一则公告,因在赛道上发现了两名选手参赛号的能量胶包装袋,因此决定予以两名参赛者取消成绩的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乱扔垃圾也可以成为越野跑者的自我要求

在越野赛事组委会对于乱扔垃圾的跑者做出给予经济处罚、取消参赛资格、影响个人声誉等多重约束的同时,不可否认,作为越野跑者,扔垃圾这种行为举止,无论在赛道上、在公共场合、在生活中,都是应该被斥责和制止的,也没有辩解的理由和借口。

目前国内的越野赛40公里及以下的短距离赛事增加,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大众跑者加入。在享受拥抱自由与自然的过程中,不乱扔垃圾也应该成为一种自发和克己要求。

跑道上不乏看到榜样的身影,崇礼越野赛有选手向组委会发邮件附上视频举报途中看到的乱扔垃圾的某些国内选手,在上传的视频中,同时可以看到外国选手一路捡拾参赛者扔的垃圾。

无独有偶,在八百流沙比赛中,来自尼泊尔的精英选手Sange一边在公路上奔跑,一边顺手捡了一路垃圾。当然,国内选手也大有在赛事中、生活中坚持环保和善举的选手。榜样的力量,会带动和感召更多越野跑者在山中不留下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的八百流沙,尼泊尔精英选手Sange首次参赛,他边跑边⼀路捡拾垃圾,又因错过打卡点又往返二十公里补打卡,最后仍获得全场第二名,感动无数人。

在越野跑中,对于乱扔垃圾的跑者也逐渐有了更多的温和劝说和引导提示,促使扔垃圾的跑者改变行为。

笔者今年参加11月初的阳羡100越野赛50公里组时,在一段爬升赛道上,目睹一位跑者站立路边休息,将康比特能量胶包装扔在地上,笔者经过时对跑者进行了提示,周围的跑者也愉快地喊着:山中不留垃圾,从你我做起!在这样友善的氛围和众目睽睽之下,这位跑者也捡起了草丛里的包装袋放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同样在这条赛道上,笔者还看到一位参赛选手在经过⼀段风景区赛道时,他看到在景区旅游的一家三口随意将橘子皮扔到石阶旁,便专门停下来指出这是不文明行为,对方也很快听从了跑者意见。随后这位跑者对一家三口表示歉意说:不好意思,因为我们经常在山里跑步,所以对在山里不要扔垃圾非常看重。

作为越野活动的参与者,越野跑者在训练和赛事前可以提前计划,为不乱扔垃圾的环保举措做好准备:比如事先了解越野路线、携带好环保餐具和环保垃圾袋,赛事前、赛途中、赛事后向身边的人推广不留下垃圾、带走山野垃圾的态度和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播“不在越野跑时乱扔垃圾”的理念从娃娃开始

越来越多户外品牌看到了越野跑活动的广阔市场,他们的品牌定位和使用场景也和越野跑本身有很多契合点,因此也开始发起和参与到净山活动中,如安踏、萨洛蒙、可隆等都发起过在山中清理垃圾的亲子活动、趣味徒步等。

XTERRA赛事还发起X-PLOGGING环保公益活动,即“边跑步边捡垃圾”。每参加⼀次X-PLOGGING活动或每参加了一场XTERRA赛事,组委会便委托中国绿化基金会在阿拉善沙漠地区种植⼀棵绿化树,以传播山野无痕的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越野赛都开始设立5公里-10公里的亲子距离项目,这也是普及户外教育的好时机,推广山野不乱扔垃圾可以从娃娃抓起,借鉴和创造更多活动形式,以丰富和有特色的方式进行。

短距离亲子越野活动中,可以安排比如参加一个关于动物、植物或者地理的知识讲座;进行一段徒步或者捡垃圾并做垃圾分类等,设置垃圾回收奖励活动,鼓励收集赛道上的垃圾,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如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在制止越野跑乱扔垃圾的行动中,活动组织方、发起者、参与者已经协力迈出步伐。山一直在那里,作为越野跑者,可以提高自我认知和能力,从自身做起,遵守赛事规则,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广环保理念,细流成河,保护和回馈热爱的山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稿、应聘兼职作者,请联系

trailrunner@126.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